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分析

符明年

浙江新安国际医院314000

摘要:目的:探讨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采用不同营养方法对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为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56例肝胆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观察者和对照组均28例,对照组患者在外科手术后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恢复法,观察组患者在外科手术后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恢复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肝胆疾病功能恢复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进食时间等功能恢复情况明显要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观察组营养指数为(46.48±3.58)分,对照组为(44.89±4.12)分,观察组营养指数明显要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8.57%;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要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进行肠胃功能恢复过程中,合理有效采用肠内营养,能过很好的提高患者身体机能和恢复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产生,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应用。

关键词: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胃肠功能恢复;临床分析

肝胆患者进行外科手术后患者的肠胃功能发生絮乱情况,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恢复情况,提高了产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合理有效的改善肠胃功能,减少产生絮乱在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临床上目前常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1-2]。为探讨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采用不同营养方法对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特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56例肝胆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56例肝胆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观察者和对照组均28例,观察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33-52岁,平均年龄(43.2±4.1)岁;对照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33-53岁,平均年龄(43.4±4.1)岁。两组在性别和年龄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1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术后都采用十二指肠的下部插入鼻肠管进行营养输送,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恢复法,观察组在外科手术后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恢复法,所有患者在手术后,使用鼻肠管输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维持患者身体正常,然后输入温开水和相关营养混合液,第三天重复操作。采集患者血液样品,观察患者的血液成份含量和身体恢复情况。

1.2.2指标观察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肝胆疾病中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进食时间等功能恢复情况,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情况。疗效判断标准:显效:治疗后排气和腹胀等病症有明显好转。有效:治疗后排气和腹胀等病症有轻微好转。无效:治疗后排气和腹胀等病症没有好转或恶化。

1.3统计分析

将所采集到的数据全部录入excel表格中,应用SPSS12.0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用(±s)来表明计量资料的数据,用χ2检验表明计数资料,P<0.05时为表明差异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两组患者肝胆疾病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评分为(30.25±10.82)分、首次排气时间为(40.24±10.51)分、排便时间为(41.31±13.42)分和进食时间为(30.21±6.81)分;对照组分别为(48.24±15.45)分、(47.24±12.42)分、(56.21±10.26)分和(46.41±5.21)分,观察组的功能恢复情况明显要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见表1。

3.讨论

肝胆疾病是一种常见和高发类型外科疾病,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肠胃功能絮乱是肝胆病患者进行外科手术后的一种非常常见的并发症。手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进行麻醉和使用镇痛药物,进而形成了一些麻醉后遗症麻痹情况,进而引发患者的肠功能减弱,产生腹胀、停止排气和排便等状况,患者进行外科手术后如何恢复肠胃功能成为了重大临床课题[3-4]。

早期肠内营养是指患者进行外科手术后一天内及时进行相关营养物质的补充,加快恢复患者的正常生理状况和组织器官功能。患者进行饮食能过很好的刺激和激发肠膜进行蠕动,加快了肠道功能的恢复。早期肠内营养的营养物质通过肠道的吸收,提高了肠道的恢复,进入肝脏后,形成各种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成份,起到了肠道的保护功能,进一步刺激和加快了肠道了功能恢复。肝胆病患者进行外科手术后,肠道内部环境产生了絮乱,易产生肠道内部菌群失调,提高了并发症的可能性[5-6]。早期肠内营养能过很好的平衡菌群,提高了患者的恢复能力和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肝胆病患者进行外科手术后合理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不仅能够很好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产生,而且能够很好的提高患者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提高患者的恢复能力,起到早点康复的作用[7-8]。本研究选取56例肝胆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观察者和对照组均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恢复法,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恢复法,观察分析两组不同营养方式对患者的身体机能恢复能力情况。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进食时间等功能恢复情况明显要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观察组营养指数为(46.48±3.58)分,对照组为(44.89±4.12)分,观察组营养指数明显要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8.57%;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要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

综上所述,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进行肠胃功能恢复过程中,合理有效采用肠内营养,能过很好的提高患者身体机能和恢复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产生,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陶志宏.早期肠内营养对肝胆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10):35-36.

[2]王乃杰.早期肠内营养对肝胆外科手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影响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11(24):208-209.

[3]陆洪洋.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J].药学与临床,2013,7(11):131.

[4]马万里,郑丽,胡军红,等.肝胆患者外壳手术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临床观察[J].2014,33(1):86-86.

[5]李兰,陈立,黄瑞峰,等.直肠滴入通腑理肺汤对严重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胃肠功能调节作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2,19(4):209-212.

[6]代胜云,邵淑萍,张瑞风等.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3013.8(26):133-134.

[7]宋江丽.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4(5):811-811.

[8]周小力.胃肠外科的围手术期临床处理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恢复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5(10):1309-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