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Ⅳ度喉梗阻并发张力性气胸患儿的护理

/ 2

一例Ⅳ度喉梗阻并发张力性气胸患儿的护理

茆丽丽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江苏淮安223001)

【关键词】喉梗阻;气胸;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小儿急性喉炎是喉黏膜急性弥漫性炎症,为小儿常见的急性喉梗阻原因之一,常发生于l岁~3岁小儿。其特点是起病较急。病情进展快,短时间内可因喉头水肿而引起喉梗阻,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1]。张力性气胸又称为高压性气胸,其裂口或伤口与胸膜腔相通,形成活瓣.空气只进不出,使胸膜腔内积气不断增多,压力不断升高。当积气挤入纵隔并扩散至皮下组织时,形成全身广泛气肿。产生呼吸和循环功能紊乱衰竭,甚至导致死亡[2]。我科于2015.3月成功救治一例Ⅳ度喉梗阻并发张力性气胸患儿,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患儿女,2岁,于2015年3月9日22:30急诊拟“呼吸衰竭、急性喉炎、Ⅳ度喉梗阻、重症肺炎”入院,入院时患儿经皮氧饱和度60%-70%左右,昏迷状态,呼吸费力,喉头水肿,立即予4.0mm气管导管在导丝引导下插管未成功,后予3.0mm气管导管在导丝引导下插管成功;呼吸机辅助呼吸,SIMV模式,RR20次/min,FIO255%,PEEP5cmH2O,潮气量88ml。血气分析:PH7.284,CO252.9mmHg,O241.8mmHg,HCO325.1mmol/L。血常规:WBC16.64×10∧9/L,血糖21.31mmol/L。予氢化可的松、甲强龙、泰能等治疗,监测血糖Q2H。于3月11日07:40,患儿忽然面色紫绀,呼吸频率增快,双侧颈部、前胸部饱满,触及握雪感,胸廓饱满,左侧明显,气管右移,左肺呼吸音消失,血氧饱和度(Sp02)<85%。急拍胸片后示:左侧气胸,皮下、纵膈气肿,肺组织被压缩80%一90%,诊断为张力性气胸。立即请胸外科会诊,予中心静脉导管于患儿左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有大量气泡引流出,无引流液;血糖波动在4.4-6.8mmol/L。3月14日胸片示:左侧少量气胸,两肺复张良好,两肺渗出性病变,左侧胸壁皮下气肿;血气分析:PH7.443,CO238.6mmHg,O299.3mmHg,HCO326.3mmol/L,予试夹管;患儿神志转清。3月15日停胸腔闭式引流,拔出中心静脉导管;停呼吸试机辅助呼吸,予气道导管内吸氧,氧流量1L/min。3月16日患儿呼吸平稳,无青紫,无呼吸费力,复查胸片两肺已复张,无气胸,予拔除气管插管。患儿呼吸平稳,进流汁无呛咳。3月20日治愈出院。

2.护理

3.1紧急排气的护理

患儿并发张力性气胸,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发绀,易出现心律失常甚至休克,原有呼吸衰竭症状加重。护士应当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确立时间即生命的意识,并知晓张力性气胸病情危急,短时间可危及生命。通知医师,立即处理。备好胸腔穿刺包及中心静脉导管;经胸外科医生会诊后在左锁骨中线与左侧第2肋间隙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排气,穿刺顺利,引流瓶内见大量气泡溢出。

3.2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患儿予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穿刺引流后,穿刺处予3M透明敷贴覆盖,可明确观察穿刺点处有无渗血;引流管予高举平台式二次固定。引流瓶放置在低于患者胸部的位置,液平面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处,挂于床沿,以免意外踢倒。摇高床头30°,使胸腔容积增大,以利于呼吸和引流。定时挤压引流管,一般每隔2h用双手向水封瓶方向挤压,防止堵塞;保持引流瓶的各个接头处连接紧密,引流管不可扭曲或受压,患儿翻身后应检查引流管的通畅情况,保证引流装置的通畅;严格无菌操作,引流瓶每日更换。患儿的症状得到了改善,病情稳定。胸腔闭式引流4日后患儿两肺复张良好,呼吸平稳,予拔除中心静脉胸腔引流导管,停胸腔闭式引流。

3.3密切观察病情

患儿床边心电监护,呼吸机辅助呼吸;密切观察意识、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等变化,胸部运动状态,有无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口唇、指甲发绀;并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血糖监测Q2H。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并记录引流瓶的水柱波动及气体逸出情况。

3.4气道护理

患儿入院后即予经口气管插管术,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患儿咳嗽反射减弱,纤毛运载系统受损,呼吸肌无力等原因,易造成分泌物潴留、堵塞气道、甚至导致原有肺部感染加重[3],护理上应加强气道管理,为避免增加气道黏膜损伤,结合监测血氧饱和度及听诊肺部呼吸音、痰鸣音指征,按需吸痰。该患儿建立人工气道后,从气道内吸引出大量黄色粘稠分泌物,而气管插管管径3.0mm,痰液粘稠,增加吸痰难度。吸痰前予0.45%NS+沐舒坦湿化后,吸痰前后给予纯氧吸入180S,予6F吸痰管吸痰,定时予患儿翻身、叩背、促进痰液引流,保持气道通畅。

3.5安全护理

患儿在机械通气时,为减少人机对抗,应用药物镇静,但药物剂量应用至最少,所以患儿仍有轻度躁动,为确保留置管道安全,给予患儿约束四肢,并2h放松1次;加强留置管道安全监护,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3.6心理护理

该患儿病情危重,置抢救室,家长24小时陪护。因张力性气胸的病情变化,导致家长焦虑感加重,情绪易激动,对医护人员不信任。医护人员首先以娴熟的技术对患儿实施抢救,待患儿病情平稳后,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到家长对患儿疾病认识仍不足,其该患儿随后血T细胞亚群检查示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当患儿病情突然变化时难以接受。医护人员及时向家长加强相关疾病知识讲解,同时,多与家长沟通,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取得家长信任及配合。患儿神志转清醒后,在治疗、护理时,以温和的方式对待患儿,如身体抚摸、拥抱、讲故事等,并时常表扬、鼓励患儿,使患儿产生安全感,主动接受治疗。在疾病恢复期,护士针对该患儿病情,对家长进行饮食、出院后如何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知识宣教,家长积极配合,满意出院。

3.护理体会

Ⅳ度喉梗阻及Ⅲ度喉梗阻经治疗无效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抢救[4]。该患儿入院时Ⅳ度喉梗阻,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因此,立即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做好气道护理,结合小儿生理特点,严密监测病情变化;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对患儿进行预见性的护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

机械通气两日后患儿发生张力性气胸,属于临床常见危急病症,若处理不及时会造成患儿生命危险。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有快速诊断和正确处理的能力。进行胸腔穿刺排气时,选用的中心静脉导管具有管径小、质地柔软、组织相容性好、局部损伤小、对胸膜腔刺激低等优点,并极少引起出血和疼痛,操作容易度与一般静脉穿刺差不多,一名医生即可进行床边操作[5]。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争分夺秒、迅速准确、密切配合,在较短时间内采取有效抢救措施,挽救病人的生命。

对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贯穿在整个护理过程,加强和家属的沟通,娴熟的抢救技术,细化的健康指导,对于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文婕,钱学全.小儿急性喉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778-779

[2]陆再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7.

[3]秦玉玲、黄顺、李晨.1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感染性休克患儿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2012.18(5):592-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