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新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1

有关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新思考

王俊芳

(河北省魏县第四中学王俊芳)

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它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极具开放性。作文教学应追求真、美、新,从学生自身生活出发,作文教学要求真;从学生阅读出发,作文教学要求新;从学生实际出发,作文教学要求美,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应当十分重视作文教学,研究作文能力形成的规律,探索作文教学最优化的途径。

1探索是获得作文教学智慧的必由之路

生活是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文人合一是作文教学的价值追求。重视思维训练,使学生思维从闭锁规束走向多元创新;重视语言训练,使作文语言从俗语套话趋向丰富多彩;重视改革作文评估体系,从保守狭隘走向民主开放。故而,我们教师应充分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写作兴趣,着力培养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重视引导学生加强文化积淀,勉励学生不拘一格张扬个性,努力提高作文评改的实效性。

1.1让学生具有较持久的作文学习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核心任务是打消作文的畏惧感和顾虑,让每一位学生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使其主体地位得到尊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学生敢写,想写,爱写,对作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具有持久的学习动力。落实于具体的教学实践,则应该重视贴近学生实际,实施多种有利于写作兴趣发展的训练策略。如:先放后收,由俗入雅,由简入繁,由浩荡入纯粹;巧妙设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单项训练;进行作文游戏,适时激励等。

1.2激励学生思维创新。住进学生自主发展,自主探索,自主消化,变“我学写”到“我会写”,由“要我写”到“我要写”。故而,我们教师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创造性阅读,鉴赏;培养每一位学生的联系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求异性,灵活性与敏锐性。

1.3加强学生文化积淀。学生没有人生价值尺度,文章就没有灵魂;没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文章就没有底蕴;没有真正的生活感悟,文章就没有真情。因此,作文教学应将做人指导与作文指导相结合;应将阅读指导与作文指导相结合;应指导每一位学生关注生活,丰富人生体验,并正确地获得信息,使用资料,博览群书。

1.4勉励学生张扬个性。要张扬学生的个性,就要尊重学生观念的个性化,重视积极引导;尊重学生思维方式的个性化,提倡突破定势;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语言,欣赏其精彩的表达,使其呈现自主、真实、创新的个性化内涵。

1.5提高作文评改实效性。学生评改文章要建立在反复推敲,深入思考的基础上,使其更加明确写作要求,更加理智地反思作文的得失。而我们教师只需完成评改指导和典型评语,指导学生评改有计划的进行。首先,教师示范批改。其次,小组集体评改。最后,学生自评自改。

2加强各环节的实践性和开延性思维

作文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因而,无论什么都需要有新意,以最具色彩的教学魅力吸引学生。

2.1命题的要求。命题就是为作文训练确定题目。命题要适应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使命题具有适应性、迁移性、计划性、教育性、启发性,让学生有事可叙,有景可写,有物可状,有情可抒,有理可论。命题只有切合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学生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财源”滚滚。当然,命题的方式多种多样,可采用命题作文,自由拟题作文,情景作文,材料作文(文字材料,图画材料,音像材料)等。

2.2指导的科学合理性。指导是指命题之后对学生作文的指导。教师应进行创造性的启发指导,调动学生的活力,共同去实现作文训练的目标。

审题指导:审题,就是对作文题目进行认真审察和分析,全面准确的了解命题意图,按照题目的要求来写文章。审题时要使学生明确题目的限制与非限制,使学生掌握分析法、补充法、比较法等多种审题方法。

立意指导:立意指导就是指导学生根据题意,确立和提炼主旨,并围绕主旨构思成文。如何对学生进行立意指导呢?首先,要使学生懂得立意的重要性。其次,时学生明确立意的要求。即立意要健康、正确;立意要集中、鲜明;立意要深刻、新颖。最后,要教学生掌握立意的方法。比如:披沙拣金法、见微知著法、逆向思维法、纵横联系法等。披沙拣金法,就是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去发掘事物的本质;或从材料所具有的多方面的意义中拣选出最亮的闪光点;或从众多材料中概括并揭示出决定其价值的更深层的原因。见微知著法,就是从看似不起眼的“小”材料中,发现不同寻常的思想意义。逆向思维法,就是对文题或材料进行反向思考,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纵横联系法,就是立意时充分展开纵向或横向联想,使认识得以升华,主旨更加深化。选材指导: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是形成和表现主旨的基础。材料的质与量直接影响文章主旨的确定与呈现,材料选用得好往往会赋予文章以鲜活的生命力。在选材上要指导学生切旨、真实、典型、新颖。组材指导:组材指导就是指所选材料谁先谁后,何详何细,如何使之完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这是使文章凸显,思想内容得以完满表达的保证。在组材时,要让学生明确组材的原则,教会学生掌握常见的组材方式,使每一位学生养成列提纲的习惯。行文指导:行文就是进行书面表达,是学生把自己的构思成果物化为篇章文字的过程。行文显示着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力,直接决定着文章的表达效果。故而,在指导学生行文时,行文要简明生动,一气呵成,恰当得体,快速迅捷。在这方面,还可训练学生当老师,演练口才。修改指导:培养学生自己动手修改文章,不仅可以使文章越改越好,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作文态度,克服马虎大意和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以往那种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只指导作不指导改的作文教学,是片面的。而只有既指导“作”,又指导“改”,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比如:自读自改法,互读自改法,小组修改法,共读自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