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改良式固定方法与常规固定方法细菌培养的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3
/ 2

留置针改良式固定方法与常规固定方法细菌培养的对比研究

1 朱小娇 2 熊天慧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中医院 610000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改良式留置针固定方法与常规的固定方法细菌培养结果,为改良式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穿刺成功后,留置针导管送入血管17mm,对照组(n=100)采用医用透明敷料按常规固定方法,实验组(n=100)采用先用无菌胶布固定针柄,再用医用透明敷料进行固定,两组患者留置针时间≥72小时 ,拔针时用无菌拭子采集留置针针眼周围皮肤标本及导管前段,进行细菌培养,比较其皮肤采样与导管前段采样细菌滋生率。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细菌滋生率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无菌环境下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进行操作,并经留置针固定方法改良,可有效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避免细菌滋生。

关键词:留置针;改良式;固定方法;细菌培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呼吸内科2018.3-2019.6月收治的慢阻肺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纳入标准:①选择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②两组患者病种为慢性阻塞性肺病。③穿刺局部皮肤无感染。排除标准:①免疫力低下的患者。②留置针留置时间不足72小时。③留置时间范围内各种原因更换透明敷贴者。④各种原因所致透明敷贴下渗血明显者。对照组患者男 62例,女38例,年龄分布51~70岁,平均年龄(60.52±9.48)岁,平均病程(6.92±1.04)d。实验组患者男61例,女39例 ,年龄分布53~70岁,平均年龄(61.58±8.42)岁,平均病程(6.74±1.08)d。均采用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 24G×19mm/Y—G留置针,两组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本次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性强。

1.2方法

1.2.1固定:试验组与对照组均采用医用无菌透明敷料(6cm*7cm)进行固定。固定方法如下:对照组:待留置针导管送入血管 17mm后,一手固定导管针,另一只手退出针芯,取出透明敷贴,以穿刺点为中心,无张力粘贴无菌透明敷料,延长管U型固定,与穿刺点平行,肝素帽高于导管尖段,记录留置日期、时间、操作人员姓名,为拔管提供依据;实验组 :待留置针导管送入血管17mm后,先用一条无菌胶布(医用无菌胶布或输液贴)固定留置针针梗处,再按上述方法固定透明敷料。

1.2.2标本留取方法:①留置针皮肤标本:拔针前于针眼局部2cm内皮肤用湿润的无菌拭子采集标本→放入无菌营养肉汤试管 中→放入细菌培养箱中培养、震荡后取1毫升加入营养琼脂培养基中→阳性结果鉴定加计数②安尔碘消毒穿刺处皮肤直径5 cm ,拔出留置针,用灭菌剪刀剪下近心端的2~3cm→放入无菌营养肉汤试管中→放入细菌培养箱中培养、震荡后取1毫升加入营养琼 脂培养基中→阳性结果鉴定加计数。

1.3观察指标 通过送检标本实验室检查结果,观察两组细菌培养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将统计数据输入SPSS数据库,计数资料两组疗效比较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内比较用x2检验,组间比较用P检验。

2.结果 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均进行皮肤及导管前段采样,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有7例皮肤采样监测到有细菌滋生,对照组有8例皮肤采样中监测到细菌滋生,对比不存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针尖采样均无细菌滋生,详见表1:

1 两组患者皮肤、导管前段采样细菌滋生率对比 例(%)

组别

采样例数

皮肤采样

导管前段采样

细菌滋生例数

细菌滋生率(%)

细菌滋生例数

细菌滋生率(%)

实验组

100

7

7.0%

0

0%

对照组

100

8

8.0%

0

0%

x2

-

0.072

1.001

P

-

0.788

0.001

3.讨论

随着留置针的广泛使用,如何延长留置时间成为护理学界一个新的课题[1]。我们通过文献查阅、对比、分析,认为留置针套管送入血管适宜的长度(送入17mm,外露2mm),可以降低血流动力对导管的影响,使留置针导管进入血管的部分紧贴血管壁的概率大大减低[2-3];医用透明敷料固定前,先用一条胶布固定留置针针梗处,使导管与针梗连接处不容易折转,不会出现因折转而导致滴入不畅,确保液体顺利输入,从而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但留置针透明敷料内固定一条胶布,是否会增加感染机会,仍受到广大临床护理人员的质。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细菌滋生率为7%,对照组患者为8%,表明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皮肤、导管前段采样细菌滋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两组患者均存在一定数量细菌滋生,因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穿刺时,务必要在无菌环境下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来进行操作,对患者的皮肤应严格消毒,并定期观察患者留置针有无脱落及周围皮肤是否出现红肿、痛痒等现象,一旦出现异常 ,立即给予处理措施,以最大限度降低细菌滋生率,避免患者出现感染情况。同时,在使用留置针为患者进行穿刺时,应选择合适的穿刺深度,在确保液体顺利输入的同时,最大程度将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延长[4-5]。

综上所述,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进行穿刺,留置针常规固定方法与改良式固定方法细菌滋生率无明显差异,证明改良式留置针固定方法不会增加感染的几率,且此固定方法可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局部渗漏、肿胀、机械性静脉炎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仇巧巧,留置针导管送入静脉长度对置管时间的影响探讨[J].大医生,2017,2017.05.101:167、169

[2]蔡燕玲改进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D].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7,4(8):77-78.

[3]林灿英,吴奇福,林爱端,等 . 外周静脉留置针不同置管长度对留置时间的影响 [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4):111-112.

[4]赵丽群, 田斌, 贺艳, 等. 心血管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细菌定植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3 (4): 98-100. 

[5]朱冰, 邹自英, 龚扬彬, 等. 静脉导管留置针临床感染致病菌及危险因素分析[J]. 四川医学, 2009, 30(3): 40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