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主管负责制模式在骨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3
/ 2

护理主管负责制模式在骨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向霓

湖北省京山市人民医院,湖北省京山市 431800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骨科护士工作积极性并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几率,分析和探讨在日常工作中实施护理主管负责制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抽取60例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骨科工作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管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护理人员实施传统的管理办法,而观察组护理人员则采取护理主管负责制,对比和分析两组的护理质量。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对照组在护理质量(明显不如观察组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主管负责制应用到骨外科护理人员的日常管理,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而且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护理主管负责制模式;骨科病房管理;应用

引言

近年来,骨外科病房的患者数量呈显著上升的趋势,护理任务越来越重,护理人员始终处于紧张忙碌的过程中,为了减轻这种日益严重的超负荷工作任务,提高病房的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预防各种医疗事故的发生,我国近年来一直在探讨实施护理主管负责制的价值,通过护士长的领导并在科室设立1为护理总管和2位护理业务主管的责任制模式,临床实践应用效果显著。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工作拖沓且繁杂,多数时间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临床研究报道显示,我国自从实行护理主管负责制以后,骨科病房的护理工作秩序良好,护理人员在主管的领导下工作有条不紊,在减轻工作任务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服务的质量。为了进一步验证护理主管负责制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该院对骨外科60例护士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结果。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60例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该院骨外科工作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护理人员年龄20~36岁,平均(25.3±5.5)岁;工作时间1~12年,平均(4.5±0.9)年;受教育程度:职业中专16例,大专文化水平18例,大学文化水平16例;职称:3名副主任护师,10例主管护师,20例护师,27例护士。所有护理人员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人员配置、技术熟练程度方面比较无差异,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比较相当。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而观察组则采取护理主管负责制,具体为:①护士主管人员筛选:岗位不同则要求就有差异,护理主管人员首先对学历具有一定的要求,必须为大专以上学历,工作时间不低于8年,而且以往工作表现良好,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事事以患者利益为主。护理业务主管要求学历在大专以上,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具有护师以上的职称,对工作认真负责,业务理论知识扎实。②选拔过程:整个选拔过程通过自主报名、资格评审、竞聘演讲及民主测评四个环节。具体来说,凡科室内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均可填写报名申请书,并组织个人材料进行上报,然后经过科主任和护士长对报名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人员准备竞聘演讲,最后由科室工作人员对候选者进行测评,选出条件最佳的人员。③工作职责分析:不同工作岗位的人员有不同的工作任务。护理总务主管主要负责整个科室的药物调配和轻度,控制药物的成本,对医疗设备定期进行消毒,保证其正常使用,对科室内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进行分配,保证特级护理和基础护理都能落实到位,提高护理质量;护理业务主管则主要承担科室内日常的工作交接,做好相互间的换班和分配,对出现的紧急情况能够及时作出处置,对危重患者能够及时采取。整个护理主管进行分组,并对每组的主管任务进行明确,以此提高工作效率。④工资待遇:承担工作任务不同,其奖金系数也存在差异,护理主管系数可适当增加。

1.3评价指标

依据该院制定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对骨外科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其中护理质量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文书书写、实践技能及病区管理四项内容。

1.4统计方法

将获得的资料分析整理,运用SPSS11.0的统计学软件处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用χ2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文书书写、实践技能及病区管理)和对照组相比显著提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重要一员,护理质量的好坏和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期间康复程度密切相关,而且也对医患关系和矛盾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护理人员属于临床护理工作的直接执行者,他们直接面对患者与家属,其专业技术的高低、言行举止是否得体都对其护理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实施护理主管管理责任制,骨科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医院也得到同行的认可,在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同时减少了各种医疗纠纷的发生,使科室的护理团队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此次研究显示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文书书写、实践技能及病区管理)和对照组相比显著提升。这充分显示了护理管理责任制及有利于科室护理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通过两组对照证明护理管理责任制是切实可行的。护理管理责任制在科室里形成了二级管理制度,即既通过护理长的一级管理,又使得主管的二级管理能够参与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对患者进行轮班制,能够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的漏洞,保证护理安全。主管人员通过临床护理能够了解患者的病情,并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来实施不同级别,提高护理质量,而且护理人员能够根据科室情况及时进行协调,保证人员配置最优化,提高工作效率。实施护理管理责任对护理人员积极性有极大的调动作用,使工作人员的服务变被动为主动,满足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同时通过护理服务增加了护患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预防了各种医患矛盾的发生。实施护理主管负责制后,主管人员严于律己,起到带头作用,对调动科室人员工作积极性意义重大,而且促进了科室人员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其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完善自我,更好地为患者提高护理服务。而且报道显示,实施护理主管责任制后,科室的低耗材料支出显著减少。科室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节约使用,提高了医疗用品的利用率,在降低各种成本消耗的同时增加了科室的收入。

结语

在主管责任制的管理下,实习生和进修生来科室学习,对护理的本质有了深层次的了解,不仅能够学到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为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奠定了基础。总之,在骨科实施护理主管责任制,有利于提高科室的护理质量,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极大地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亚玲,聂丽芹.护理主管负责制在骨外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