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重度痤疮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3
/ 2

中医辨证治疗重度痤疮的效果观察

方晶晶

杭州市临安区中医院 310000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治疗重度痤疮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重度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干预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皮损的影响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深在炎性丘疹及结节、囊肿皮损总数分别为(4.82±3.14)、(2.32±0.42),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治疗后有28例患者显示有效,占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两组差异较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重度痤疮,能够减少皮损影响,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重度痤疮;皮损;效果

作为临床中一种极为常见的皮肤科疾病,重度痤疮主要指的是大量炎性丘疹、脓包、结节等皮损为主的痤疮,多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容貌及心理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1]。中医学认为重度痤疮与饮食不节、肥甘厚味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治疗方面应结合患者的症形给予辩证治疗。研究收集我院60例重度痤疮患者的病例资料予以分析,对研究结果予以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重度痤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共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干预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为20~32岁,平均年龄为(27.5±3.6)岁;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21~31岁,平均年龄为(28.1±3.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罗红霉素(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68)150mg/次,2次/d,维胺酯胶囊(山东良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3137)50mg/次,3次/d,并给予他扎罗汀霜(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124)外用,1次/d,停留5~10min洗掉。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1)肺胃热甚型,组方为白花蛇舌草、丹参各30g,泽泻、山楂、黄芩、栀子、金银花、蒲公英15g,陈皮、半夏、瓜蒌皮、浙贝母各12g,白芷、桃仁各9g,甘草6g。(2)肝经热郁型。组方为白花蛇舌草、丹参各30g,泽泻、山楂、香附、川芎各15g,柴胡、赤芍、牡丹皮、陈皮、枳壳、桃仁、半夏12g,甘草6g,红花5g。(3)气阴虚损型。组方为白花蛇舌草、黄芪、丹参30g,泽泻、山楂、玄参、川芎、金银花、夏枯草各15g,生地12g,当归10g,甘草6g。采用水煎,1剂/d,早晚各1次。

1.3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2.0系统统计学分析软件予以统计学处理,治疗总有效率采用率(%)表示,采用X卡方值对组间统计学予以检验;计量资料均采用(5de61f7204454_html_c548ae206c2f047d.gif±s)予以表示,检验用t,以P值判断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当P<0.05说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皮损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皮损情况差异不大(P>0.05),统计学无意义;治疗后,干预组的深在炎性丘疹、结节、囊肿等皮损数量与对照组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皮损情况比较

组别

时间

浅在炎性丘疹、脓疱

深在炎性丘疹、脓疱

结节、囊肿、脓肿

干预组

(n=30)

对照组

(n=30)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22.26±13.65

8.02±4.24*

20.04±13.56

7.97±4.63*

18.46±11.62

4.56±3.24*^

18.03±10.53

11.54±6.47*

7.76±4.55

2.31±0.42*^

7.49±4.62

6.87±1.37*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比较 治疗后对疗效予以随访与评估,可以发现干预组显效22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93.3%,与对照组的70%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比较 (%)

组别

例数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干预组

对照组

X2

p

30

30

/

/

22(73.3)

16(53.3)

/

/

6(20.0)

5(16.7)

/

/

2(6.7)

9(30.0)

/

/

28(93.3)

21(70.0)

12.834

<0.05

3.讨论

中医对重度痤疮的治疗强调辩证原则,对于肺胃热甚型患者多伴随大便干结、口臭等症状,组方中的泽泻具有利水、渗湿、泄热的功效,有效缓解大便干结症状;山楂、栀子可清热,泻火,凉血。肝经热郁型患者多伴随睡眠障碍、心烦抑郁,女性还存在月经不调症状,组方中的柴胡可解热、镇痛、开郁调经;牡丹皮、陈皮能够清热凉血,活血散瘀[2]。气阴虚损型患者多表现为舌淡红、少津,黄芪、当归能够起到气血双补的作用,生地能够滋补肝肾。依据患者症形给予辩证治疗,疗效显著。研究中干预组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后皮损数量明显减少,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3%,体现其治疗有效性。综上所述,对重度痤疮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可降低皮损,促进患者症状改善,疗效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王欣, 王冰, 何代玉,等. 痤疮康复饮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6, 18(4):322-323.

[2]朱秀梅, 慕生枝, 黄亚川. 梅花点舌酊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J]. 陕西中医, 2016, 37(10):1385-1386.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