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滴入鼻饲与间歇鼻饲两种方法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3
/ 2

持续滴入鼻饲与间歇鼻饲两种方法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孙冬英

上海市第五康复医院 201600

摘要目的 通过滴入和注入两种方法的临床对比,寻找出比较理想的鼻饲方法。方法 将80例住院鼻饲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间歇鼻饲的方法,观察组采用持续滴入鼻饲的方法,观察2周 ,记录2组患者胃潴留、反流误吸、吸入性肺炎和腹泻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胃潴留、反流误吸、吸入性肺炎和腹泻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滴入鼻饲方法是安全、可行的方法,不良反应小,因此临床上建议采用持续滴入鼻饲。

关键词:持续鼻饲,间歇鼻饲,并发症,护理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鼻饲患者80例,男56例,女24例,年龄65-93岁,平均(75±5)岁,随机分成2组,每例患者均有2-6种主要疾病,主要以脑梗死后遗症、脑萎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为主,其他疾病为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意识障碍、疾病种类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性别 年龄 意识障碍 疾病种类

男 女 [(X±s)岁] 有 无 中枢系统 其他

对照组 40 27 13 74.63±5.26 17 23 39 1

观察组 40 29 11 74.96±4.98 15 25 38 2

方法

1.2.1 观察组 选用的是flocare(复尔凯)一次性使用肠内营养输注器直接接到患者胃管上,用输液泵进行输注,输注速度由20-40ml/h开始,逐渐增加至80-100ml/h。天凉时使用加热器。

1.2.2对照组 选用推杆式灌注器抽取肠内营养液进行手工分次分量推注。每次推注量200-250ml,推注时间15-20min,间隔时间3h,夜班停一次。每次推注前应回抽有无鼻饲液潴留,推注前后均用30ml温开水冲洗管道。两组患者均采用肠内营养液(TPF)1500ml。

1.3 评价标准[1]

1.3.1 反流误吸的判断标准 鼻饲过程中发生呛咳、憋喘、呼吸加快、口唇紫绀。口腔或鼻腔中有鼻饲液残留物。

1.3.2 吸入性肺炎的诊断 患者体温有明显上升趋势,血样检测白细胞总数发生改变;出现浓痰;经气管吸出物发现细菌病原体。

1.3.3 胃潴留的判断标准 空腹8h以上,胃内残留食物仍〉150ml

1.3.4腹泻的诊断 排便次数超过3次/天,粪便量大于200g/天。其中水分超过粪便总量的8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反流误吸、吸入性肺炎、胃潴留和腹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例(%)

项目   例数   反流误吸   吸入性肺炎   胃潴留    腹泻

对照组  40 10 (25.0) 8 (20.0) 13(32.5) 6 (15.0)

观察组 40 2 (5.0) 2(5.0) 5(12.5) 3(7.5)

X2值 6.27 4.11 4.59 4.26

P值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3.1 反流误吸的原因及护理

中老年因组织结构发生退行性改变, 神经末梢感受器反应迟钝,咽及食管的蠕动能力减弱,容易导致老年人的吞咽功能障碍,并发生误吸;体位不当,胃管深度及胃管内径大小也易引起反流误吸。延长胃管置管深度及鼻饲时抬高床头,可以减少胃食管反流。鼻饲时抬高床头30度-45度,使胃内食物通过重力作用进入小肠,促进胃排空,防止食物反流而发生误吸

[2];选择内径小,柔韧性好的鼻饲管置入胃内延伸7-10cm,使胃管前端在胃体部或幽门部,则注入的食物不易反流。

3.2 胃潴留的原因及护理

患者在应激状态下胃粘膜缺血缺氧严重,蠕动及排空速度减慢,营养液易在胃内残留[7],应用持续滴入鼻饲可均匀将鼻饲营养液输注胃肠道,使营养物质与胃肠道充分接触,延长消化吸收的时间,确保营养物质有效地被胃肠道黏膜吸收,可避免间歇鼻饲过多过快引起营养液在胃内潴留。

3.3 腹泻的原因及护理

鼻饲后腹胀腹泻发生原因多为灌注的速度太快,营养液浓度过大,温度过高或过低,刺激肠蠕动增强,临床表现为患者大便次数增多,部分排水样便,伴或不伴有腹痛,肠鸣音亢进[3]。另外,护理人员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灌注各环节造成的外源性污染,也可减少腹泻发生。鼻饲液温度一般为37摄氏度-42摄氏度,冷时加用恒温器控制温度,以保证肠内营养液所需的恒定温度,使胃肠道能逐渐适应。护士应密切观察是否发生脱水, 肠鸣音,排便次数、量、颜色和粘稠度,做好记录,加强口腔护理,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引起肠道感染。

4.结论

综上所述,肠内营养泵被应用于鼻饲营养供给当中是一个重大的里程碑[9,经过临床的实际观察证实,使用持续滴入鼻饲进行肠内营养,可保证营养液稳定的浓度、温度、速度及渗透压,可有效减少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参考文献

[1]黄瑞英朱小燕,王妤.持续泵入鼻饲与间歇鼻饲两种方法并发症的观察[J].广东医学 , 2012, 33(10):1524-1525.

[2]曹俊杰.持续鼻饲泵泵入对脑卒中致吞咽困难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2, 21(33):3697-3697.

[3]郭艳.标准化管理程序在ICU鼻饲患者营养液降低腹泻并发症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 , 2015, 34(24):3369-3372.

第 3 页,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