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24
/ 2

浅谈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

刘和平

成都石室蜀都中学 生物组,四川 成都市 邮编 611730

摘要:显微镜的熟练使用高初中实验学习中占用重要地位,通过不断学习和练习,掌握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以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操作能力。

关键词:显微镜;调焦;低倍镜;高倍镜

0 引言

显微镜是观察细胞、组织等微小结构的实验工具,在生物学的学习中,初中教材中观察草履虫、口腔上皮细胞、叶片的横切面结构、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蛔虫卵;高中教材中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脂肪的鉴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等等实验中,必需要使用显微镜,所以对显微镜的熟练使用就成了实验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并且显微镜的使用知识也是高考大纲的实验能力的要求。

1 显微镜的结构

进入高中生物学教学时,学生由于经过了两年的生物学学习间断时期,对显微镜基本上都忘得差不多了,所以首先要用挂图或实物来演示显微镜的结构及其作用。

初中教材中的显微镜结构示意图,最好打印出来给每个学生一份,讲解并要求学生记住各个结构的名称和各自的功能,特别要注意强调:1、粗、细准焦螺旋作用是使镜筒上升或下降,从而调节焦距,使物象清晰。2、镜头分目镜和物镜,目镜离眼睛近,所以叫目镜,没有螺纹;而物镜离观察的物体近,即载物台上方的镜头,有螺纹,要旋紧安放在转换器上。3、遮光器上的孔叫光圈,可调节光线进入镜头的多少,从而调节视野的明暗。4、反光镜有平面和凹面,凹面可以聚光,增大视野的亮度。

2 显微镜的使用

2.1 取镜与安放

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

2.2 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2.3 低倍镜观察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实验者的眼睛应当看物镜头与标本之间,以免物镜与标本相撞)。

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2.4高倍镜观察

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至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2.5 收放

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简,取下玻片标本。

将全部镜头取下放回镜头盒中。

将镜筒缓慢降至最低处,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放入箱子中。

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3 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3.1对光的技巧

许多同学对光时,眼睛先对着目镜,两手调节反光镜,调节起来费时费力。最好的方法是,先眼睛注视物镜,调节反光镜,当看到光线照到物镜镜头时,再用眼睛对着目镜观察并细微调整。

例题:(2004上海)2.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 D )

A.目镜 B.物镜 C.光圈 D.反光镜

3.2 在低倍镜下调焦观察的技巧

经验告诉我们,调焦清晰的情况下,低倍镜头距离载玻片1cm左右,高倍镜头距离载玻片1mm左右。因此,低倍镜下调焦时,两眼注视物镜,将镜头降到离载玻片大约0.5cm时,眼睛再注视目镜,调节粗准焦螺旋,缓缓升起镜头,直至物象清晰。如果两者的距离明显远高于1cm,则要重新操作。特别要强调学生注意,眼睛看目镜时,镜筒只能上,不能下,以免损伤物镜和玻片。

3.3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观察的技巧

在高中教材第一册18页中,明确写到使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的具体方法是:转动转换器,让高倍物镜正对着通光孔;将细准焦螺旋轻轻向反时针方向转动,让镜筒略微上升,大约转动半圈,就可以看清楚了。

低倍镜视野相对大,便于找目标且易调节,防止镜头与装片相碰。强调高倍镜下调焦时,是不能动粗准焦螺旋的。调节细准焦螺旋已经超过2、3圈以上时,或物镜头距离载玻片远超过1mm时,只能回到低倍镜下重新再来。

如果这样都观察不到目标,则要检查一下显微镜等装置,是否是物镜没旋紧;永久玻片是否颠倒;低倍镜下是否没找准目标,是否调焦清晰;镜筒是否滑丝,自然降下等问题。

3.4 实像和显微镜下物象的位置关系,以及如何移动

在初中显微镜的使用时,就要求学生将写有“上”字的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变化,从而得出物象和实像的位置关系。这时要讲清楚,两者是相互水平旋转180°而进行变化的,最好用一本书放在黑板上,中心用手指按住,加以旋转以表示转换关系。

5e01890ad51f7_html_d51c5c6a27ada3e5.png 题:右图为黑藻细胞的细胞质环流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则实际上,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是( B )

A .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B .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C .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D .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搞懂了位置关系后,就可总结出规律,显微镜下,要将视野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应该同向移动,即在那方就朝那方移动。

3.5 放大倍数的问题

放大倍数;也称放大率。物像的大小对物体大小的比例叫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该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和体积。如目镜是5×,物镜是10×,放大倍数是50倍,即将1毫米放大到50毫米,若是面积则放大了50×50毫米2

例题:在显微镜为10×10的镜头组合下,看到视野中一条直线上有8个完整细胞,则当放大到10×40的镜头组合下,可最多看到多少个完整的细胞?(A)

A .2个 B .3个 C .4个 D .16个

3.6镜头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学生使用的显微镜的镜头,目镜有5×、10×、16×三种,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物镜一般有10×、40×两种,与目镜相反,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因此,学生很容易高混淆。为了理解记忆,请看以下例题。

5e01890ad51f7_html_9861837bd56a16e9.gif 例题:如图所示,1、2为物镜长度,3、4为目镜长度,5、6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切片间的距离,哪种组合情况下,显微镜下的光线最暗,看到的细胞最少:( C )

A.1、3、5 B.2、4、6 C.2、3、5 D.1、4、5

从上题图5、6可以看出,5镜头离观察的物体近,6镜头离观察的物体远,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6镜头距离越高,看的范围越广,细胞数量越多,目标也越小,放大倍数就小;而5镜头正好相反。因此就可以理解判断物镜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从而区分目镜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4 总结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失败并发现问题,尽量独立解决,再加以适当的指点,掌握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以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操作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明霞.提高电子显微镜使用效率的方法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

[2] 袁海峰.数字化显微镜及其使用方法. CN104391371A[P],2015.

[3] 李叶,黄华平等.浅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使用技巧[J],现代科学仪器, 2014.

[4] 申海燕.浅析加强生物显微镜维护与管理的方法[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作者简介:

1、姓名:刘和平(1987.11),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学士,成都石室蜀都中学,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生物教学与应用等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德源镇胜利北街1号,邮编:61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