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有哪些护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1-13
/ 2

盆腔炎有哪些护理措施

曹芳

宜宾市叙州区观音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宜宾 644604

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盆腔腹膜及子宫周围结缔组织的炎症。慢性盆腔炎通常是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而致,该病的发病时间较长,难以治愈[1]。细菌逆行通过输卵管、子宫到达盆腔导致感染。盆腔炎在妇科疾病中较为常见,该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该病可分为急性盆腔炎与慢性盆腔炎,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给家庭及社会构成一定的威胁。

一、盆腔炎的发病因素

1.产后、流产后感染

分娩后产妇体质相对虚弱,宫颈口因常有恶露流出,未能及时关闭,宫腔内有胎盘的剥离面,或分娩时导致产道受损,或产后过早进行性生活,病原体进入宫腔内,极易造成感染的发生;药物流产、自然流产过程中,阴道出血时间较长,或是有组织残留在子宫内,或是人工流程操作不当,无菌操作不严谨等原因导致流产后感染的发生[2]

2 近期卫生不良

若不注意经期卫生,使用不干净的护垫、卫生巾等物品,经期采取盆浴、经期性交等均可导致病原体进入子宫,引发炎症。

3 相邻器官的炎症蔓延

女性生殖器官与阑尾、腹膜等器官相邻,在出现阑尾炎、腹膜炎时,炎症可直接蔓延至生殖器官,从而引发盆腔炎症。另外在患者患有慢性宫颈炎时,炎症也能经过淋巴系统循环,造成盆腔结缔组织炎症。

二、盆腔炎临床表现

盆腔炎大体可分为两类,慢性盆腔炎与急性盆腔炎,临床表现具体如下[3]:①慢性盆腔炎主要是因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或患者免疫力不佳,病情迁延而导致,主要表现为小腹坠胀感、疼痛,一般在劳累及性交后加重。月经不规律,因病程时间较长,甚至一些女性会出现精神萎靡、失眠、全身不适等症状,长时间难以治愈,可能会发生输卵管妊娠、不孕等症状,对女性的生命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②急性盆腔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小腹疼痛、阴道分泌量增加,腹痛时间较长,在性交后、活动后加剧。病情严重的患者会伴有高热、寒战、食欲减退等症状。月经期间发病者,会表现为出血量增加、经期延长。若伴有腹膜炎、盆腔囊肿的形成,可造成呕吐、恶心、腹泻、腹胀、大便急迫等不能解净等消化系统反应。急性盆腔炎症进一步发展会造成败血病、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腹膜炎等,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

三、盆腔炎护理措施

1 隔绝各种感染路径,保障会阴部清洁、干燥、每天晚间使用清水清洗外阴部,做到一人一盆,不可用手清洗阴道内部,不能使用过热的水、肥皂等对外阴进行清洗,以免破坏会阴部内环境失衡。盆腔炎患者大多伴有白带分泌增多,性质相对粘稠,因此需勤换洗内裤,尽可能避免穿着紧身,化纤质地的内裤。

2 在月经期间或阴道相关手术后,阴道有出血状况,切勿开展性生活,避免盆浴、游泳、蒸桑拿浴等,月经期间勤更换卫生巾,在月经期间女性机体抵抗力相对降低,极易造成细菌侵入的状况,引发感染症状。

3 临床诊断为亚急性盆腔炎、急性盆腔炎的患者,应严格根据医嘱进行积极的治疗,在卧床休息时,尽可能选取半坐卧位,有助于炎症局限化及炎性分泌物的排出[4]。慢性盆腔炎的患者不宜过于操劳,注意劳逸结合,合理性生活,从而避免临床症状加剧。

4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白带的分泌量、质地、颜色及气味,白带分泌量增加、质地粘稠、颜色黄,有腥臭味,显示患者病情加重,若白带颜色由黄色转为浅黄色或白死,分泌量逐渐降低,气味趋于正常,提升病情逐渐好转[5]

5 亚急性或急性盆腔炎患者需保障大便通畅,并时刻注意大便的性状,若是大便带脓,或是伴有里急后重感,需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治,避免盆腔囊肿破溃,造成肠壁受损,引发急性腹膜炎。

6 有部分患有慢性盆腔炎的患者,稍微感到不适,就自行口服抗生素,长时间的服药,会导致阴道内部菌群失衡,从而引发阴道分泌量增加,白带性状呈白色豆腐渣样,在此阶段,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诊治,排除霉菌性阴道炎的可能。

7 盆腔炎的患者应注意日常饮食,应加强营养的摄取。在发热期间,饮食应清淡且易消化,对高热的患者,可给予西瓜汁、梨汁、苹果汁等,但切勿冰镇后饮用。针对白带分泌量大、颜色黄、质地粘稠的患者,饮食上应禁食辛辣、煎烤油腻的食物。小腹疼痛、怕冷、腰痛的患者,应在饮食上加以红糖水、姜茶、桂圆肉等温补的食物。

8 发热的患者在退烧的过程中,一般出汗现象较为显著,在此阶段需注意保暖,保障身体干燥,勤更换汗湿的衣裤,避免吹空调或直吹对流风。

9 嘱咐患者重视妇科疾病的筛查,定时进行宫颈检查,早期发现炎症,并加以积极的治疗措施。盆腔炎进行彻底的治疗,避免病情加重。积极治疗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疾病,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适当的进行运动,加强免疫力,保障身体健康。

10 使用抗生素药物的患者,需要严密观察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用时注意小腹疼痛症状是否缓解、发热症状有无好转、阴道分泌物的量及性状等。另外在服用抗生素后72小时内,应前往医院就诊,确立临床体征情况是否改善

[6],例如腹部反跳痛、压痛降低。子宫肌附件压痛缓解等。若是特征无改善,应进一步进行诊治,重新进行评估。针对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感染的盆腔炎患者,应在治疗结束后的1个月及3~6个月对病原体进行复查,保障病原体清除殆尽,无再次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铁英,卢国友,李英等.妇女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发病率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4,20(6):987-989.

[2]徐翠珠,汪红英,张苗苗等.盆腔脓肿术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发生率及易发因素探讨[J].中国医刊,2015,50(9):85-87.

[3]姬海云.盆腔炎(PID)的常见致病因素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7):35.

[4]赵生莲.盆腔炎致病因素及临床治疗分析与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0):61-62.

[5]陶晓华.慢性子宫颈炎和盆腔炎的病因及临床护理对策[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6):210-211.

[6]吴诗华,陈英,咸敏等.妇女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发病率临床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8,5(29):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