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1-14
/ 2

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盛鑫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龙固镇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中心 江苏徐州 221613

摘要:生态养殖技术是一种绿色的、无公害的先进养殖技术,带来的风险低、受益高,有效提高了养殖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在科技的支持之下得以快速发展。笔者对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如何发挥生态养殖技术的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生态养殖技术;养殖;应用

1现状及生态养殖技术必要性概述

我国从事水产养殖业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确立了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水产养殖业获得了迅猛发展,虽实现了自给自足,水产品出口总量大于水产品的进口总量,但是我国目前水产养殖业大部分地区仍然沿用传统养殖技术,只注重水产品的数量和规模,难以有效保证水产品的质量和品种,很难对水产养殖进行全面管理,容易造成水产品、水资源的破坏,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现状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推广生态养殖技术。生态养殖技术更侧重于“绿色”原则,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对传统养殖技术的补充。注重水产品的质量与品种,并且也关注养殖环境,同时也突破以往的手工操作方法,为水产品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以推动水产养殖行业的稳定发展[1]。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保证水产品的质量和品种,还可以有效避免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在养殖过程中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选择科学的养殖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也可以提高养殖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生态养殖技术要点分析

2.1、苗种的选择

合理的选择苗种是水产养殖最为关键的工作之一,对于之后的养殖收益以及养殖周期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选择苗种时,优先选择个体健壮、抗病性强的苗种。另外,为了实现最大化的养殖环境效益,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一定要禁用抗生素等违规药物,尤其是在苗种的培育上,一定要强化对幼苗的质量检测,合理控制其培育温度,确保培育出健康、优良的水产品幼苗[2]。

2.2、选择颗粒饲料喂养

传统饲料中含有太多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的物质,这些物质通过各种载体积累和扩散,影响环境和人体。因此,养殖者应尽量选择绿色、生态、无污染的颗粒饲料,注意饲养方式和饲养间隔,避免投喂量太多,过剩影响水质;投喂量太少,水产品营养不够。在保证饲料质量的前提下,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位置、投喂一定数量的饲料。坚持“四定”、“四看”原则,“四定”即是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关键的是定质,即饲料要新鲜、优质,这是提高鱼体疾病抵抗力的重要一环。“四看”指的是看季节,看实际情况,看水色,看摄食活动。饲料的规格要同水产物的生活习性相匹配,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从而为水产物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条件[3]。

2.3、疾病预防与防治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水产品疾病会影响其生长质量,滥用药物会破坏水环境。因此,对水产品疾病应坚持有病治病、无病预防、防重于治的原则,养殖期间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对养殖水体杀菌、消毒。而药物应用也要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标准,科学选择药物,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各类药物的合理配比、用量以及科学的给药方式,才能够提高疾病防治的效率,在有效解决水产品疾病问题的基础上,又能够保证水产品的健康成长。遵循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从而达到疾病及时根除及减少水环境破坏的目标。

3、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3.1、完善水体生态系统

通过饲养各类水中生物来构建与完善生态养殖系统。水中生物主要包括绿色植物和异养生物等,绿色植物能够提供一定的营养,促进水产品生长。而异养生物能够起到分解作用,水产品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垃圾,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异养生物分解垃圾能够保障水产养殖业稳定发展。以水产品为核心来分析生态环境,通过与其他生物相结合来形成生物链以完善生态系统,绿色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水产品所产生的垃圾也能够被绿色植物或者异样生物分解,促进资源合理再利用,以保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3.2、优化水产养殖体系

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生态养殖技术,需要科学地选择优良水产品品种,以保证养殖质量,同时还需要对水产养殖的环境进行优化,最后还需要保证饲料的质量。具体来说,优化水产养殖体系就是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实际应用。

根据养殖水产品的食性和生活习性合理搭配水产养殖品种,优化组合各品种的放养规格和比例合理;

选择生长快、抗病力强、适应市场需求的养殖品种;

优化水产养殖体系,为水产品的生长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水生态系统。水产养殖水产品的生长需要足够的氧气、温度和良好的水环境,通过加大对生态技术的利用,可以为水产品提供足够浓度的氧气、适宜的温度以及优质的水环境,从而保证水产品的健康成长。从某种意义说,一个养殖水体含氧量决定了这个水体的鱼产力,如果氧气浓度不够,可以通过利用增氧设备加大浓度。

3.3、改善养殖设备、养殖技术

生态养殖过程中出现的污染严重的问题,与其缺少科学的养殖设备与技术是分不开的。首先,部分养殖者难以进行高效的养殖管理,需要在养殖场的建设或者运行之前采购先进的处理设备。其次,给养殖者提供专业的生态养殖技术培训,使养殖者对专业知识有全面的认识与学习,从而提高生态养殖的专业性及普及化。通过对养殖设备及技术的改进与完善,能够极大地降低经营成本,并提高养殖者的生态环保意识,形成科学、规范的生态养殖的模式,从而防止不合理的生态环境破坏。

3.4、控制水体环境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做好水体环境的控制是重点。在养殖过程中,水体环境会不可避免地遭到一些污染,针对水污染,养殖者要掌握合理的控制和治理方式,确保水体环境的生态平衡。

要根据养殖水体的承载力确定放养密度、数量、品种规格和放养比例,不能过密,放养量不能超过水体的承载力并在水体的自净能力范围内。

要保证水产养殖期间水体环境中各项生态指标的平衡,一旦水体环境中出现了微生物超标的现象,对水生生物的生长造成较大影响,因此一定要对此提高重视,及时采取治理措施,采用生物药剂降低微生物的数量,同时还要对水生养殖水产品实施用药处理,及时避免养殖水产品受到的侵害,否则微生物会很快打破整体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

综上所述,生态养殖已经成为我国养殖业发展的趋势,为养殖者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在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的背景下,水产品消费增长率水平一直保持增长势头,水产养殖行业依然是比较好的投资项目。基于养殖业发展要求,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是必然的发展过程。我们要通过优化产品生态结构,提高水产品质量,丰富市场的生态供给,促进渔业经济更加的持续稳定、绿色生态、健康高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志奇.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养殖中的应用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9(14):173.

[2]林佳民.浅谈绿色生态技术在渔业养殖中的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9(14):177.

[3]孔维祎,刘双.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养殖与饲料,2019(05):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