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患者体液渗出期临床护理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2-03
/ 2

烧伤患者体液渗出期临床护理探索

张妍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 968医院

摘要:烧伤早期,由于烧伤局部炎性递质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导致血管内液向第三间隙渗透,这段时间称为体液渗出期。体液渗出的速度一般以伤后6~12小时内最快,持续时间多达伤后24~36小时,可延至伤后48小时或更长。因此,烧伤患者体液渗出期护理在临床中至关重要。

关键词:烧伤;体液渗出期;护理

烧伤早期,由于烧伤局部炎性递质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导致血管内液向第三间隙渗透,这段时间称为体液渗出期。体液渗出的速度一般以伤后6~12小时内最快,持续时间多达伤后24~36小时,可延至伤后48小时或更长。因此,烧伤患者体液渗出期护理在临床中至关重要。

1 主要护理问题

(1)体液不足 与大面积烧伤,创面大量渗液致低血容量有关。

(2)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热力、化学、电流等侵蚀有关。

(3)舒适的改变 与烧伤组织严重水肿和渗出,疼痛、肢体活动受限等因素有关。

(4)有窒息的危险 与吸入性损伤后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坏死、分泌物增多有关。

(5)自我形象紊乱 与面部烧伤后毁容、家庭关系失调等因素有关。

(6)潜在并发症 感染、肺水肿、脑水肿。

2 护理目标

(1)休克期得以平稳渡过。

(2)未发生窒息或得到及时处理。

(3)患者自述不适感减轻或消失。

(4)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5)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或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3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烧伤往往是意外发生,容貌的改变及功能障碍,财产损失及治病费用,使早期烧伤患者表现出惊吓、恐惧、担忧、焦虑等心理反应。护士应了解其心理反应及需求,给予同情、安慰、开导的同时,鼓励患者将痛苦说出来,针对不同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支持。并提供整形美容信息,消除患者不必要的担忧,激发患者对生命、对家庭的责任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做好患者亲人、朋友及同事的工作,以寻求到家庭、社会支持。

(2)一般护理

体位:大面积烧伤取平卧位,适当抬高头部;头面颈部烧伤,取高肩仰卧位,以开放气道,并利于充分暴露颈部创面;四肢烧伤者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注意四肢关节置于功能位;生命体征平稳后予以翻身,必要时上翻身床。

饮食护理:有休克症状时禁食禁饮;生命体征平稳后早期进食,从口服电解质液开始,逐步向流质、半流质、软食过渡;病情允许时,鼓励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等暂停进食,必要时予胃肠减压;口服营养不足对,可予静脉补充。

保暖:大面积烧伤后由予皮肤被烧毁,保暖屏障破坏,患者常感寒冷,牧需保持室温:冬天32~34℃,夏天28~30℃,湿度50%~60%;可使用红外线治疗仪局部保暖,或采用空调、暖气等调节室温。

留置导尿:置保留尿管,保持引流通畅;准确观察并记录每小时尿量、色泽及比重,间接判断血容量情况。

保持呼吸遭通畅:密切观察呼吸情况,每小时测量一次生命体征;遵医嘱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观察吸氧效果,注意用氧安全;必要对行气管切开。

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抗感染、抗水肿、利尿、镇静、镇痛、防应激性溃疡药物;肌内注射吸收簿碍,一般常采用静脉滴注;观察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镇静止痛药、利尿药应在补足血容景的情况下遵医嘱使用;老年患者、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浇伤患者及l岁以下的婴儿禁用镇静止痛药。

(3)补液护理

原则: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按时、按质、按量输入所需液体,防时松时紧;先快后慢、先晶后胶、先盐后糖、交替输入。

穿刺部位:一般采用表浅静脉穿刺,尽量远离创面;特大面积患者表浅静脉被烧伤,宜行深静脉置管或PICC置管;电击伤患者患肢表浅静脉大多栓塞,故不宜在患肢行静脉穿刺;四肢环行烧伤患者不宜在远端穿刺;经创面作深静脉置管的患者,24小时内覆盖置管处,以后改为暴露,局部涂磺胺嘧啶银;局部出现炎症反应应立即更换输液部位。

注意事项:全面了解24小时输液计划的总量、成分,计算每小时入量,特别注意第一个8小时入量;不能在较长时间内输入一种液体,或短时间内快速输入同一种液体;小儿输液时,尤其应警惕脑水肿、肺水肿发生;注意应以受伤时间开始计算,而非入院时间。

休克期体液:神志清楚、无烦躁、烦渴有好转。

复苏有效:心率成人在120次/分、小儿在140次/分以下、收缩压90mmHg以上、呼吸规则、无呼吸困无发绀。

监护指标:尿量成人在30~50ml/h,小儿lml/(kg·h),若有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者需在50ml/h以上,老年患者、心血管疾患或合并呼吸道烧伤者可稍偏低;周围循环良好、肢端温暖、毛细血管充盈良好;监测中心静脉压维持在8~12cmH2O 符合以上指标,则表明补液有效,休克纠正。

(4)创面护理

病室要求: 定时消毒、通风;同一病房最好安排同期或同病种患者;有条件应住层流病房,必要时重度烧伤患者安置在单人或双人病房;定期监测病窒空气菌落数。

用物:病床上用物需消毒后使用;床单、棉垫、敷料浸湿需及时更换。

保持创面清洁、干燥:躯体环行烧伤创面暴露疗法的患者,应每2~4小时翻身一次,防止创面受压潮湿,减少病原菌的繁殖;翻身幅度不宜过大或过快;浅度暴露创面经常用消毒棉签拭去渗液;包扎疗法者,渗液湿透外层敷料应及时更换。

4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肺水肿:严密观察有无呼吸增快、呼吸困难、胸前紧迫感、阵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等肺水肿表现;予以4~6升/分氧气吸人,并经20 0%~30%乙醇湿化后吸入(但毒性气体引起的肺水肿蔡用);遵医嘱应用脱水剂、强心剂、激素。

脑水肿:观察有无神经、精神症状以及肌肉抽动、昏迷、呕吐、眼球震颤、呼吸困难等表现;禁止口服大量不含盐的水分和集中一段时间内大量输入水分等;停止水分摄入,输入适量胶体;遵医嘱给高渗盐水水输入;吸氧;在纠正血容量的基础上给脱水剂:常用20%甘露醇量遵医嘱;镇静:必要时可用地西泮、苯巴比妥等。

参考文献:

[1]刘轶豪.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03):230-231.

[2]刘倩.论52例头面部烧伤患者临床综合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4,(09):54-55.

[3]李安梅,赵光英.大面积烧伤合并气道损伤患者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9):844-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