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班级科学活动区域的建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7
/ 2

浅析幼儿园班级科学活动区域的建构

王佳颖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马鞍迎阳幼儿园 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在当前的教育结构中,幼儿园阶段逐渐被重视,其中又以各种思维的启迪和习惯培养为主要方向。科学活动区域的建构成为了新时期幼儿园教育的主要方向,为自主探索、科学精神和个性思维发展都又教好的推动作用。在幼儿园班级的区域建构中需要从多元化、实践性、开放教学三个方面进行,保证硬件和软件的统一,发挥出科学活动区域的作用,促使幼儿能够在快乐学习中掌握科学知识,有综合素质和科学精神的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活动区域;建构

前言:现在的幼儿园教育理念越来越完善,教育方向也从传统的单一文化教学转为多元的素质教育,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其中科学素养的培养主要依靠科学活动来进行,而科学活动区域的建构也就成为了教育工作的重点,构建优秀的活动区域能够让科学教学更为丰富,幼儿可以更好的接受和理解科学知识内容,愿意去做主动的探索,有助于健康成长,无论是学习的感受,还是各方面的素质都能得到不断地成长。

建立多元化科学活动区域

班级科学活动区域不是单一的区域角游戏,所以在建构上需要关注到幼儿的差异性,科学探究的多样性,所以要采用多元化,让幼儿在其中可以接触到丰富的科学探究内容。

准备丰富的科学发现工具

科学活动区域是让幼儿参与科学探究的场所,而幼儿的好奇心重,在区域布置上要发挥出幼儿的创新和好奇,准备丰富的科学发现工具,让幼儿能主动参与科学探究,并能相互合作和对比,增强科学教学的趣味性。比如用于观察使用的放大镜、固定三脚架等;用于测量的天平、尺子,记录用的纸笔;清洁用的水桶、抹布等。让幼儿在区域中可以利用工具去观察科学现象,做出分析,这对于幼儿来说就变成了一个趣味的活动,使其思维变得活跃,愿意参与其中。

建立班级植物探索的区域

在幼儿园的科学教学中,动植物的观察和了解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因为于生活息息相关,有助于幼儿建立科学的思想观察和了解生活,建立科学意识。所以,在科学区域建构中要建立植物探索的内容,让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随时观察和思考,亲身接触植物[1]。在方式上可以带领幼儿去共同创造,比如在春天带领幼儿共同去进行播种,这能让幼儿有兴趣去关注,在观察中也会更为积极。与此同时,幼师要基于植物做一些卡片,让幼儿的参与和植物的生长进行记录,提高幼儿的参与性,也让其主动的去总结,提高教学效果。

建立班级饲养观察的区域

一般幼儿园因为条件限制,所以对于班级科学活动区域中没有建立饲养观察,多用讲解来代替,但是这种枯燥的教育方式不能让幼儿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也不能实现兴趣的培养。在此情况下,幼儿园可以适当降低标准,在固定区域饲养金鱼、昆虫等容易成活的品种,让幼儿可以在区域活动中真实的观察,并且感受生命的重要。这样无论是教育意义,还是教学的趣味性都能得到保证。

建立实践性科学活动区域

班级活动区域建构中不仅要注重布置,还要关注到科学教学的实践性,让幼儿可以近距离的接触和实践参与。所以在区域建构中要对材料投放和实践过程做出重点安排。

依据科学活动投放材料

好的科学活动教学不是无目的的,特别对于幼儿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目的性,幼儿就将其当作游戏,而不去思考探究[2]。因此,幼儿在区域建构中要从幼儿的科学实践出发,对于科学活动的内容来投放材料,以引导幼儿的科学探究,保证科学探究的可操作性,也引发其探究思维,促使科学探究,验证心中所想。比如观察磁铁的正负极,这就需要两个磁铁,并且标准不同的方向,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感受到其中的不同,便于观察和发现。

建立整体性的实践流程

对于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想象力发挥,在科学区域的布置上,要实现充分,并且建立整体性的科学实践流程,使幼儿更好的参与,在其中获得快乐体会和科学意识。比如,先准备放大镜,让幼儿去观察植物的叶子、茎,然后再准备纸、笔、剪刀等,让学生依据观察进行自主操作,将观察实践化。这样即实现了趣味教学,也确保幼儿再科学活动区域中有了更为真实的科学认识。所以,对于班级科学互动区域的建构来说,也是需要灵活的去对待。

实施开放性科学互动教学

区域建构中硬件的布置和设计是重点,但是科学教学的软件也不容忽视,决定了幼儿在科学活动区域中的思维和参与度,是区域建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首先,在区域活动中幼师要允许幼儿提问题、说想法,不要限制幼儿的猜想和创新,使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有更为开放的想法,而随着实践和总结的进行,也就可以保证科学认识的形成。其次,还需要注重个体和集体的结合,让区域活动中的主体变成幼儿[3]。比如在区域活动中组织互动交流,说明自身的理解,培养幼儿的信心,然后进行集体性的想象创造,与生活实际联系,共同去设想,使科学走进生活,增加幼儿对科学的认识。通过开放互动教学的实施,班级科学活动区域的建构才能真正的完成,让所有幼儿都能理解和认识科学。

结论:总而言之,幼儿园科学教学要重视班级科学活动区域的建构,使幼儿有兴趣参与到科学探究中,提高教学质量。在构建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硬件设置的布置和设计,在软件的教学方式上也要进行相互的配合,形成一个整体的区域活动氛围,以此达到对幼儿的全面引导,确保教学的效果。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工具的革新,建构要与时俱进,及时做出更新,以保证幼儿在其中可以更好的接触科学信息,提高活动区域的趣味性。

参考文献

[1]马婷.浅析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J].才智,2019(36):67.

[2]张艳敏.科学活动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渗透刍探[J].才智,2019(34):75.

[3]刘加云.浅谈在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