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景观小品中传统文化的表达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24
/ 2

居住区景观小品中传统文化的表达探讨

孙敬敬 张本星

潍坊昌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潍坊市 261205

摘要:如何满足居民追求优美宜人的自然环境、提升居住舒适度和幸福感的需求,已经成为景观设计师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居住区景观小品中传统文化的表达做具体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小品;传统文化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居住区的要求已经不仅限于居住功能。景观小品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化的造型形式,在展现文化形式,彰显文化氛围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尝试对居住区景观小品中传统文化的表达进行分析,探讨两者的融合之路。

1居住区景观小品中传统文化的价值

首先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居住区景观小品作为传统文化内涵的承载主体,关系到传统文化的体现于传承。这些形式多样的景观小品能够让受众产生联想,为居民休闲活动的开展提供场所,发挥无形之中的感染与熏陶作用,并且能够使居住区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其次是对居住区居民文化体验的建构: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造型结构丰富多样,蕴含了独特的民俗风情与文化体验,将其引入居住区景观小品的设计过程中,能够打造风格独特的文化体验空间,丰富居住区受众的文化体验与感受。

2居住区景观小品中传统文化的体现

2.1景观小品、标志物、室外家具

雕塑、喷泉等景观小品是视觉中心的吸力源,柱廓、亭榭等标志物与座椅构成人们聚散的场所。居住区绿地面积有限,无法追求大公园那种景观繁多、步移景异的效果,要想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就必须在“精”字上下功夫。凤凰栖在这点上就做得较为的成功,在园林建筑运用上力求因地制宜,适地造景。在小品安置上,以一座小桥、一片新颖的铺装、一盏轻巧的园灯、一座构思独特的雕塑、一块有观赏价值的山石等点缀景观空间。它们体量虽小,但能体现出设计者的匠心独运。完善的公共设施和户外家具、标志物等对形成良好的活动场所必不可少,不仅是居住区环境的点睛之笔,还能让人感受诸多方便,体会亲切与关怀。座椅在室外家具中又占相当重要的位置,所以对座椅的放置在营造中国传统文化场所感上相当讲究。凤凰栖室外座椅布置在道路边凹型处的空间的边缘,能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便于人们休息停留,从而促成人们的交往。环形或半环形的座椅围合式,这样座椅便于老年人们不用扭动身体就能方便的交谈,更加适合有多个人参与聊天。凤凰栖宅前座椅就是围绕一棵古树设置,有观景的效果也对交往空间的中国场所营造起到了好的效果,并且利用树木的阴影区域设置座椅可以在炎热的天气里让老年人凉爽休息,围合的场所感的座椅使场所变得热闹,可以使老人不感到孤独寂寞。座椅应选用醒目、明快的色彩,但又要尽可能避免由于颜色炫目引起老年人焦灼不安的情绪;材质的选择凤凰栖小区基本选用木质材质,在冰冷的冬天,也会给人以人情味。

2.2传统色彩在居住区景观小品中的表达

传统色彩,如黄色、红色、原木色所象征的文化内涵有所不同,带给受众的视觉效应也有一定的差异。如黄色象征着龙的传人,有高贵、富贵之意,红色象征着热情、兴旺、吉祥,而原木色则大方、典雅,象征着回归自然的质朴风格。如在居住区地面铺装的过程中,可以以象征着沉稳的灰色为基调,用白色浮雕装饰地面,营造简洁明快的景观效果。

2.3儒家文化在居住小区户外活动空间的表达

首先是仁爱中庸——老年、中青年“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基础,是儒家道德体系的逻辑起点,儒家的“仁”首先以提升自身为要求,讲求克制、约束一己之私欲,为仁由己,再推己及人,由立己、达己到立人、达人,宽以待人,以“恕”之道,最终达到爱人爱物,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庸”思想中的“致中和”与“仁”的“天人合一”具有同一性,中庸所追求的中正、中和之道是使内心平和、淡然的修身之法,是实现“仁”的方法论,中庸在坚持着恪守、执守精神的同时,还要求人们能做到顺时而变,达到一种“恰到好处”,以慎独、忠恕、通权达变达到中和之美,实现至诚、至仁、至德、至和的道德理想。(1)老年人老年人在其成长过程,树立了一套自己的价值观、处世之道,在经历了人生众多的跌宕起伏,有着自成体系的生活智慧、处世哲学,对于人性、人际关系、人生追求都有自己的把握,针对老年休闲活动空间的景观设计,在儒家文化的表达上应选取更能展现出人生追求与最终理想的思想,应使其追求安宁、平和、乐观的心态,行仁爱、中庸之道,展现儒学中“大智”的状态。(2)中青年针对中青年时期的人群而言,也基本形成了基础的道德观念,更应注重培养的应是其为人、品性、心态上的哲学观、价值观,在中青年最常使用的运动健身空间和休憩娱乐空间中,应注重仁爱、中庸思想的培育,使其受到仁爱万物、至诚至圣精神境界的熏陶、浸染。其次是忠信廉耻——中青年“忠信”为儒家思想德性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两方面。“忠”为忠于内心的尽己,为人谋的尽心竭力,与人相处的忠心诚意,“信”为诚实守信,不疑不欺,恪守信用。忠信与君子的道德修养有着密切联系,主忠信、合乎义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的关键,守信是道德的敦厚,忠诚是道德的方向,“忠信”不仅是提升道德修养的方法,也是一种人际关系的保障、择友的衡量标准,在人际交往中,应选择志趣相同、品性一致的朋友,结交良师益友,实现人际交往、与人沟通的和谐关系。儒家廉耻文化中的“廉”指的是清正廉洁、正直谨慎、廉正宽厚,不敛不义之财,是为官者道德评判的标准。“耻”从耳从心,是一种从内心本源的情感,“羞耻之心,义之端也”,是人性的情感基础,强调做人要自尊自爱,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羞耻感是提升个人修养的有效途径,“行己有耻”,知耻知义,“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则不会做出有损人格,令自己感到羞耻的行为,则会促进激励、积极人格的形成。尽己尽忠,诚实守信,为政清廉,尚荣知耻,则可修善修德,刚直正气。注重忠信廉耻观的构建,对于塑造伦理文化,改善社会风气,传承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将儒家中的忠信廉耻文化运用于景观活动空间中,可以在居民日常的生活环境中进行品德教育的培养,以德教民,知耻懂礼,若每一位公民的道德修养均有所提升,则整个社会的公众约束力均会得到提升,则可以实现国家道德文明、现代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中青年是社会的精英人群,是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中青年的专业素质与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综合国力,也决定着民族兴衰,中青年时期虽然具有对世界的一定认知,但仍是人生中知识积累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段时期里,除了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提升创造力之外,还要注重正确价值取向与道德观念的树立,儒家忠信廉耻讲述了与人交往、为人处世的态度,对中青年的做人、做事均具有重要影响,只有将自身的道德修养提升了,才能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才能构建积极、向上、和谐的社会,才能使国家形象和国家地位有所提升。

结语

近年来,随着景观设计认知的不断丰富,传统文化在居住区景观小品设计中的表达日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作为悠久历史文化的沉淀,传统文化能够让受众产生强烈的亲切感与归属感,这一点正是景观小品设计所追求的。

参考文献

[1]孙得东,李卓冉.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35(5):75-77.

[2]陈敏.地域文化在社区公园景观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