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油的特性与制油工艺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07
/ 2

玉米油的特性与制油工艺的探讨

孙士奇

中粮生化能源(龙江)有限公司 黑龙江齐齐哈尔龙江县 161100

摘要】: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提高生活质量,玉米油作为高质量食用油,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其含不饱和脂肪酸 ,具有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重要作用。本文对玉米油的特性进行了简单论述,同时对制油工艺展开了研究,目的是为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玉米油;特性;制油工艺;探讨

玉米油含有维生素E与不饱和脂肪酸,易于被人体吸收,吸收率高达96%,其中,富含58%的亚油酸,其作为人体无法合成的脂肪酸,具有保健功效,而且还是奶粉中较为理想的油脂配料。由于食用油脂的要求显著提高,老百姓也开始重视食用油的品质。基于此,许多企业在深入挖掘玉米价值的基础下,不断创新制油工艺,为提高玉米油的销量。

1.玉米油的特性

1.1抗氧化性

将玉米油运用于多个领域,但稳定性保持不变,究其根源,是因为玉米油富含生育酚,虽然毛油含有的生育酚含量低于小麦油,但脱臭以后的玉米油,其生育酚重量达到0.078%-0.14%,而且大部分为一生育酚,大约占78%,另外,玉米油还富含辅酶,它同样具备抗氧化性。

1.2光稳定性

在光合作用下,叶绿素可以加快油脂氧化,然而,玉米油中不含叶绿素,故玉米油较为稳定。

1.3结构稳定性

脂肪酸随即分布的玉米油其氧化程度明显高于有规则分布的玉米油。这是因为玉米油含有的脂肪酸在甘三酯中有规律进行排列,而且口位脂化中的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7%,剩余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该种分布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2.玉米制油厂现状

我国作为玉米生产大国,大多数玉米被当成粮食或者是饲料,应用生产工艺提取的玉米胚芽中,脂肪含量大约为20%-54%,占玉米脂肪总含量的82%。众所周知,玉米油作为高品质的植物油,含有亚油酸、辅酶、淀粉、维生素E等。尤其是亚油酸,其得到广泛运用,当前阶段,已被运用到医药、食品、美容、化工等领域。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玉米油的品质。因而,为提取玉米胚芽油,应先提取胚芽。提取胚芽依照分离提纯的方法,也就是常用的半湿法与湿法。半湿法是指不使用温水进行浸泡,借助调质、脱胚、风选等提取出胚芽。该种方法的提取率仅为9%,脂肪含量大约为24%,纯度为55%左右。湿法是指处理物料前的加工方法,先用温水浸泡玉米,并研磨出胚芽、蛋白质等,进而获取高纯度的产品[1]。上述方法提取率大约为10%,脂肪含量高达32%左右,胚芽纯度达到87%。这表明上述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应做到取长补短。

虽然国内玉米资源相对丰富,依照提胚率8%计算,生产比例较小。依照含油率34%计算,制油率低于发达国家。据调查显示[2],国内玉米胚芽仍旧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加工能力亟待提高。

3.玉米制油工艺分析

3.1工艺流程

玉米制油常规流程如下:

玉米胚芽—干燥—轧胚—蒸炒—冷却—压榨—冷却-浸出-过滤—精炼

3.2玉米制油设计和实际运用

3.2.1干燥

通常情况下,采取“半湿法”提胚工艺时,只能提取出大约17%的水分,因而,需要干燥,将胚芽水分控制到9%。故使用管束式干燥机进行干燥,同时运用饱和蒸汽进行加热,压力不低于0.45MPa。当然,管束排气设备必须选取不锈钢材料。

在提取的胚芽中,包含15%的杂质以及玉米皮,一旦含量超标必然会直接影响玉米粕的成形,所以需要采取二道处理流程,去除率高达83%。在该流程中,需要使用振动清理器和循环吸风器,为有效清除轻杂与粉尘。至于清理筛,则选取筛网的上层四目,下层筛网选用十一目[3]。等筛下杂质皮以后,将其进行粉粹回收利用。

3.2.2轧胚、蒸炒以及压榨

在轧胚过程中,玉米胚片不超过0.3mm。但因为玉米胚芽的容重小,为提高轧胚水平,应选取相同规格的设备,并以600t/d计算,这样一来,只需四台便可以满足要求。

在压榨工艺中,蒸炒环节不容小觑,其会直接影响玉米胚芽的出油量。通常需要先将蒸炒锅的水分控制到15%,之后,进行蒸与炒,等炒至颜色变成深红色便将料放出,出料水5%左右,整个时间控制在50分钟,炒料温度不低于120摄氏度,蒸炒锅底夹层蒸汽压力不超过0.58MPa,边夹层蒸汽压力不超过0.47MPa[4]

辅助期间,熟胚的温度与水分必须符合压榨条件。辅助蒸炒温度通常为120摄氏度,水分大约为3.5%。选取榨油机时,应保证榨膛压力不能过低,将600t/d处理量作为计算,使用ZX32型压榨机,处理量85-110t/d左右,大约需要5台。

3.2.3毛油过滤

由于玉米毛油和菜籽、花生等毛油存在不同之处,玉米毛油富含淀粉,容易影响水化脱胶,容易被乳化混合在油中,只要和气体接触,就会成糊状堵塞设备。由此可见,毛油过滤同样会影响精炼成效。因而,需要采取卧式叶片过滤机或者是板框过滤机,都能取得一定成效。过滤之前,应依照实际情况,添加一定量的助滤剂,为提高过滤水平。等过滤结束以后,应立即清洗滤板。清洗滤板作为一项高强度的工作,也是最容易受到污染的环节,针对上述现象,需要合理运用CIP封闭清洗系统。该系统不需要拆除,只需移动装置便可

[5]。当清洗时,只需将清洗液倒入施加一定作用力,就能将油脂洗净。其中,清洗液为55摄氏度的稀碱液。

3.2.4饼冷却

一般饼冷却采取自然冷却或者是风机拔汽降温法,但自然冷却容易受到气候影响,稳定性低;风机拔汽降温法对密封提出较高要求,加上制作加工具有难度,降温效果不显著。所以,需要运用干燥冷却系统,让冷却风和颗粒物料逆方向运动,之后,物料会由下往上慢慢冷却,效果明显,而且还能缩短储存时间,提高降水率,不断提升工艺性能,使得整个流程具有连贯性。当然,在调试阶段,必须全面考虑胚芽纯度、含杂量以及是否影响榨油工艺。在清理工段时,必须密切关注风管的连接,调整好风量,全面掌握筛上物与筛下物的容量,因为会影响压榨成效。蒸炒期间,必须掌握蒸炒时间,尤其是温度与压力之间的关系[6]。出料时,应关注熟胚的颜色。榨油时,因玉米胚芽含淀粉与杂质,致使玉米油中出现较多颗粒,榨条排列显得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榨条间隔应随时调整,一般采取一定厚度的垫片进行调整。

4.结语

玉米作为一种植物油脂,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富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占65%,构成结构相对平衡。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油深受消费者青睐,为提高玉米油的产量和质量,应科学运用制油技术以及生产工艺,从而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白兴达,于双双,陈善峰.以NSI值为指标挤压玉米胚浸油工艺的参数优化[J].食品科技,2016,41(06):204-209.

[2]周治国,王立东,曹龙奎.超声波辅助超临界CO_2萃取玉米胚芽油工艺的优化[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4(20):31-33+37.

[3]张利军,张春辉,张晶,刘志虎.玉米胚芽压榨制油工艺的设计与安装调试实践[J].粮食与食品工业,2010,17(01):5-6.

[4]鲁曾. 玉米胚芽水酶法提油工艺的研究及其综合利用[D].山东农业大学,2017.

[5]王素梅,王璋.水酶法提油工艺对玉米胚芽油质量的影响[J].中国油脂,2013(04):18-20.

[6]李宏军,申德超.玉米胚膨化预处理浸油工艺的可行性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2(04):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