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的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3
/ 3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的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李文静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漯河

462000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的提高,因此需要注重高校教育工作的创新与重视,在高校市场营销课程中需要不断的提高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而保证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一些企业而言,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更需要进行深化变革,以市场为突破口,特别要加强市场营销模式的创新,合理地应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以实现市场营销水平的提高,进而带动企业经济的新发展。而如何进行市场营销模式的创新就成为关键点,论文就其市场模式创新策略进行探究。

Abstract: At presen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in our country, the emphasis on education is constantly increasing.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nnovation and attention of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ode in the course of market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ensure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For some enterprises, it is more necessary to deepen the refor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media, taking the market as a breakthrough, especially strengthen the innovation of marketing mode, and make rational use of self-media platforms such as WeChat and Weibo,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marketing, and then promote the new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economy. How to carry out the innovation of marketing model has become a key point, an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novation strategies of the marketing mode.

【关键字】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以赛促学;教学模式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arketing; promote learning by competition; teaching mode

1 引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经济活力之源,也是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转型的升级之道。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这为我国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纵深发展指明了方向。在高等教育方面就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实践、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 职业院校企业经营管理课程性质与教学设计思路理念

2.1 课程性质

《企业经营管理》课程面向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属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通用技能平台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它的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即:具备建立企业组织、市场营销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现代企业管理的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课程教学设计理念

《企业经营管理》课程设计理念是知识与技能并重,依据不同类型企业对知识技能的不同需求,以及结合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对企业管理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参照助理经济师、经济师工商管理类专业技术要求,突出企业管理职业技能培养。该课程共设计了六大模块。分别是:企业的创建;企业的组织设计;企业的营销管理;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3 创新创业视角下传统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3.1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存在缺失

近年来,“创客空间”、“创业咖啡馆”、“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大高校,大学校园中弥漫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气息。然而,目前高校对于创新创业的推动更多出于教育主管部门的推动,创新创业相关人才培养方面普遍存在着追求短期效果的倾向,具体体现在培养方式方面存在知识体系碎片化、技能方面僵硬化。传统的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大多强调网络营销相关理论,并未将创新创业进行有效的融合。尤其创新创业作为一种长效教育机制,其思维和意识培养尤其重要。目前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在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方面存在不足,这阻碍了学生对网络营销精髓的掌握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3.2 网络营销课程重理论轻实践

从学科特色上来看,网络营销尤其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在教学角色扮演上,其他学科多数教师为“主角”,学生为“配角”,网络营销课程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是“导演”,学生是“明星”。然而,目前网络营销教学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学生的网络营销实践操作能力。导致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脱节,成为“两张皮”,因此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需求,更不能为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发掘新的价值创造模式。不难看出,网络营销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创新创业背景下对学生网络营销实践教学的需要。

3.3 师资队伍的局限性

近年来高校中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师来源多为应届博士毕业生,他们在完成学业后直接进入学校工作。这些老师的生活和学习场景多为校园,其典型特征是理论基础扎实,科研功底好,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即缺乏企业网络营销实践的历练。因此,在网络营销课堂教学上,授课教师难免是以讲授概念和理论为主,尽管会运用一些案例分析,但是由于缺乏现实的网络营销实战经验,案例分析也难免陷于皮毛讲解。此外,更有部分网络营销课程教师并非科班出身,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缺失,使得他们很难胜任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因此,由于教师的实践经历和专业出身,其教学效果很难满足双创背景下对学生网络营销理论知识充盈和实践技能训练的双重要求。

3.4 现有的考核方式不合理

传统的网络营销教学中,对学生的成绩考核通常是根据“考勤+课堂表现+期末考试”。这种考核方式更多侧重于期末考试成绩,可能会驱动学生死记硬背网络营销教材中的概念和理论知识点,而忽视学生运用网络营销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企业现实问题能力的培养。就网络营销这一课程学科特点而言,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创新创业时代背景下的要求。此外,这种考评方式也无法真实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过度的基于理论考核,会削弱重视实践教学老师的教学动力,可能会引发相关教师更加陷于理论教学为主的陷阱。

4 高职校市场营销课程的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改革

4.1 创立企业

了解创业者需要具备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知识面、管理能力等,以及提高综合素养的途径;掌握寻找创业的机会,进行项目分析、评估,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机会。能够开展市场调研,进行行业产业分析,进行市场预测,财务分析预测,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熟悉选择企业的创立模式,特许加盟、经销、代理、合作创立等模式。实训项目设计:分析创业机会,模拟特许加盟,演练创立企业流程。

4.2 建立企业组织

了解个体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等企业形态构成及其特点;了解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服务企业等行业性质;了解单一企业、多元企业、经济联合体、企业集团、连锁企业等企业组合方式。熟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等企业组织形式,考虑选择企业类型的因素。掌握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登记程序,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登记程序,合伙企业设立登记程序。根据企业组织设计的原则,企业组织形式,能够根据不同的领域和行业以及筹资情况建立相应的企业组织形式,设计相应的组织结构。实训项目设计: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模拟登记注册,设计企业组织结构。

4.3 强化创新创业意识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创业能力的体现可能会延续在离开校园后的若干年,伴随着整个职业生涯。因此,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要注重系统性和长期性,尤其要注重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诚然,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并非要求每一位大学生都直接进入创新创业活动,而是旨在培养大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一种勇气和精神,只有在学生期间养成这种创新创业意识,整个社会的创新创业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构建全校性的创新创业公开课体系。公开课是大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一个重要入口,也是掌握创新创业基本理论体系的开端,其开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讲好当代创业者的成功案例以及本校校友的创业故事。耳熟能详的案例和校友的成功创业故事更具有传播力和感染力,榜样的力量会激励着大学生不断地投入创新创业相关活动中。

4.4 构建“理论—模拟—实战”的教学模式

鉴于网络营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实践应该成为整个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理论—模拟—实战”的教学模式比较适用于网络营销的课程教学。在理论教学模块,主要是讲授课程体系,构建学科思维。这一阶段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牢固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知识点和理论框架,树立学科思维,形成课程知识画像,为后期实践教学奠定坚实基础。在模拟教学模块,主要是开展仿真试验,模拟实际工作情景。通过模块化运作和岗位角色模拟来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网络营销实践中可能存在问题的能力。

5 结语

实际上,新媒体的诞生与应用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这一趋势下,相关企业就需要把握机会,明确新媒体的重要作用,加强与市场营销工作的融合,不断地创新市场营销模式,寻求新的营销渠道,从而使得资源渠道得以拓宽,实现经济利润的增加。另外,对于企业的发展也起到很大的提高作用,从而保证企业自身竞争实力与占有力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喜权.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7(6):78-79.

[2]李刚.新媒体的营销环境与营销策略的创新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9):162-178.

[3]邱懋迪.基于新媒体环境的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分析[J].农家参谋,2018(6):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