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动漫设计课堂教学实践与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3
/ 2

高职院校动漫设计课堂教学实践与创新研究

邱熠辉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惠州 516057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我国动漫产业也取得了很大成功,针对当前对动漫设计人才的需求,如何开展动漫设计课堂教学实践与创新是高职院校亟待思考的问题。论文结合动漫设计课堂的教学特点,就教学实践与创新提出几点建议。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China's animation industry has also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view of the current demand for animation design talents, how to carry out the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of animation design is an urgent problem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assroom teaching of animation desig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eaching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关键词】动漫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实践;实践创新

Keywordsanimation design;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 practice; practice innovation 1 引言

我国动漫产业起步时间较晚、发展时间较短,但是发展速度很快,潜力巨大,是当前重要的朝阳产业之一,在文化产业中的意义也越来越重要。随着动漫产业的发展,各大高职院校也纷纷开设动漫专业,成为培养动漫设计人才的主要阵地。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为有限,因此,在课堂教学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难以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2 动漫设计的教学特性

在高职专业设置中,动漫设计被分类在计算机学科下,这就注定了动漫设计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动漫具有艺术化的特点,而设计往往需要创意与技术的结合,在动漫设计教学中,教学特性体现最为显著的就是教学内容与VR技术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例如,动漫设计课中,《Unity3D》《Maya》《3dsmax》等三维制作课程,都需要学习运用3D数字化的知识,VR技术作为一种虚拟技术手段,在专业中与3D技术不谋而合,对于学生的学习思考与学业启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动漫设计教学中需要运用到VR技术,教学效果需要充分实现,就少不了利用VR技术完善传统的教学空间结构,例如,可以在游戏设计教学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完善教学案例的真实性,让每位同学“身临其境”,把教学示范内容逼真地展示给每一位同学观看,从而激发他对于学习的热情,利用VR技术唤起同学对于专业学习以及设计的丰富想象力。

3 高职院校动漫设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教学形式枯燥单一

目前,动漫设计课程的教学大多采用的单一枯燥的现场课堂授课的方式,较多的理论灌输以及老师教什么,学生做什么,无法变通的现象时常可见。较为常规的教学方式是以教程为基础,教程目录为导航,讲解教程上的基本实例。在这种单一教学模式下,动漫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理念相对落后,教师仅完成了动漫设计课程教学的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课程创新的实践、影视动画和互联网游戏产品的制作根本无暇顾及,不利于学生达到知、思、行统一,无法实现该课程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和创新的教育目的。

3.2 实践教学水平不高

虽然高职院校开设动漫设计专业已有一段时间,但是在课堂教学实践方面,现状仍不乐观。实践教学项目通常都按照单一课程、单一学科设置,专业整体性与综合性不足,不同课程之间衔接不紧密。在课堂教学实践的项目设置方面,主要是以各个知识点为主,而不是以市场实际需求为主,所以导致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并不相符。一些高职院校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不够明确,导致实践过程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另外,对学生获得相关的行业认证、资格证书等,也没有做出有效的引导和帮助。

3.3 缺乏对动漫设计审美思维的培养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动漫专业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地审美思维训练及相关的教学活动,导致学生在获取文化艺术知识的过程中,由于缺少系统性的课程启发,形成杂乱的审美意象。这些意象得不到及时转化,学生的审美思维就难以得到深入触发。一般情况下,审美思维的培养是在学习启发、分析思考、应用实践、反思总结等过程中不断完善的,逐步建立自身的审美认知体系。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做笔记、写心得、评说、讨论、项目实践等手段,有效培养审美思维模式

[1]

4 高职院校动漫设计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创新策略

4.1 课程内容模块化

利用“云平台”技术建立新的教学环境,在教学云平台中,把学校、老师、学生集中在云端,构建信息化的教学服务平台。从创意开发训练、设计思维训练、表现能力训练三个角度进行模块化的课程内容的设置,重视学生对构图色彩表现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知识的转换能力。对所有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使得教学设计更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Flash动漫设计课程分为四个内容教学:图像构图和色彩配比课程、动漫设计理论课程、动漫成品案例课程、动漫软件技能提高课程。同时,增加技能实践类课程在整个教学课程中的比例,更加重视理论课程与技能实践课程的转换。课程内容模块化可以让学生参与案例分析,从理论到技能实践加以学习,最终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所有的教学案例和课程知识点都可以存储在教学云平台上,同时,利用教学云平台系统可以给学生提供作业布置和作业批改功能,这样的教学模式更能够真正让学生掌握技能学到知识。

4.2 丰富实践教学方法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方法加以丰富,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如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工作室教学法等,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项目教学法中,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项目,作为实践内容让学生完成。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对工作流程加以体会,同时,检验和锻炼自己的动漫设计实践能力,对教学中的问题及时总结,从项目实践中获取经验和提升技能。任务教学法是将实践内容划分成多个子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多个子任务的组合,完成最终的整体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任务分工明确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也能锻炼培养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可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工作室教学法可采取学校与企业联合的方法,建立动漫设计工作室,由企业的技术人员、学校动漫专业师生组成,从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此外,教师还可以采取激励教学法,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适当激励,让学生能产生更大的信心和兴趣[2]

4.3 提高动漫设计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一,开设针对审美能力培养的拓展课程,将课程教学内容与专业技能课程结合。例如,在动漫画作品的赏析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要形成互动,有思考、有讨论。这样的过程性教学,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更深入,有效提升其审美能力。第二,审美能力训练课程要与其他专业技能课程结合起来。审美课程开设的课时和内容最好与专业技能课同步,目的是让审美能力训练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相衔接,让学生的审美思维在动漫设计实践中得到应用,形成思维向设计语言表达的转化。第三,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和持续形成的过程。因此,无论是专业理论课,还是专业实践技能课,审美能力教学理念应该渗透每一门专业课程教学。审美能力是进行动漫设计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一个作品艺术高度的决定性因素。第四,在动漫设计创作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形成个人风格倾向,这种风格是审美思维训练走向成熟的阶段性表现。我既要保持这种成熟的训练模式,又要帮助学生学会打破固定的审美品位,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拓展自己的审美眼界。审美能力提升的过程是螺旋上升、永无止境的。

4.4 运用MOOC,构建动漫设计网络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搭建MOOC平台,搜集国内外著名高校的教学资源,将其进行统一整合和优化放到MOOC平台,同时,还可以和其他高校或企业共建优势课程资源,结合企业需求一同研发的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实操课,将其发布到MOOC平台,建立教学资源库,多管齐下,整体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水平。MOOC平台不但充实了教学,还可以促进一线动漫设计教师为适应教改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习惯[3]

4.5 开展校企合作教学

实践教学下可采取校企双向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的真实工作内容作为学生实践的项目内容。高职院校还可营造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环境,根据企业实际岗位需求,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实践,让人才培养能更好地符合企业需求。校企合作能加强专业教师与企业的联系,使其积极到企业调研、顶岗等,提升实践经验,同时,了解人才需求,企业也可指派行业专家到校辅导教学,通过培训、讲座等方式,以指导学生实践。

5 结语

动漫专业设计具有创意新颖、造型逼真等特点。将VR等虚拟技术应用于动漫专业教学与设计中,可拓宽动漫设计发展的边界,丰富动漫开发的产品,提升教学效率。在动漫设计教学中应该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我国动漫事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汪辉进.高职院校计算机动漫专业VR教学创新机制研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7(3).

[2]顾广涛.论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人才创新性复合型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9).

[3]焦阳,钟建华.高职院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