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宽恕心理与心理健康关系及相关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8
/ 2

医务人员宽恕心理与心理健康关系及相关对策

戴瑢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八医院) 410100

  [摘要]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宽恕心理的状况及特点,探索医务人员宽恕水平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为缓解医患关系、提高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提出相关对策。方法: 应用宽恕水平、宽恕态度和心理健康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相关问卷,对 409 名医生、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宽恕心理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结果: 在宽恕水平上,医务人员不存在统计性别差异; 在宽恕态度上,女性医务人员显著高于男性; 工作年限 10-15 年和 20 年以上的医务人员比 10 年以下的医务人员的报复水平高; 儿科医务人员的报复水平显著高于内科、妇科和其他科室; 宽恕各变量与心理健康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变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 医务人员的宽恕心理有其自身的职业特点,并且与其心理健康显著相关,基于宽恕的视角可以从多个层面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医患紧张水平,保障医务人员心理健康。

  [关键词] 医务人员; 宽恕心理; 心理健康

  1 对象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于 2019 年 1 月至 3 月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江苏省和上海市的 4 家医院(甲医院为三级综合性医院、乙医院和丙医院为三级专科医院、丁医院为二级综合性医院) 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513 份,回收 417 份,回收率 81. 3%;除掉 8 份不合格问卷,其中有效问卷 409 份,合格率 98%。

  1. 2 研究方法

  采用《人际侵犯动机量表》和《宽恕态度量表》分别测量被试的宽恕水平和宽恕态度,采用《综合幸福问卷》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分量表以及单项目总体幸福感、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量表、《症状自评量表》的焦虑和抑郁分量表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测量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

  《人际侵犯动机量表》TRIM-12: 该量表在国内外普遍应用于测量被试的宽恕水平。采用 5 点计分,1 为“非常不符合”,5 为“非常符合”,分报复(5 个条目) 和回避两个因子(7 个条目) ,每个因子分别计算总分,分数越高表明报复或回避程度越高。求 12 个项目的总分,分数越高表明宽恕水平越低。我国学者陈祉妍等测试了这个量表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者通过网络测试了 1015 名 18-60 岁的被试,结果显示,TRIM-12 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 0. 87。

  2 结 果

  2. 1 医务人员的宽恕心理特点

  医务人员 TRIM-12 宽恕总分的平均分为 22. 90±8. 64,回避因子平均分为 15. 64±5. 72,报复因子平均分为 7. 26±4. 07;宽恕态度平均分为 27. 76±3. 89。在宽恕总分以及回避和报复两因子上不存在性别差异; 在宽恕态度上,女性(28. 00±4. 07)高于男性(27. 10±3. 33) ,F = 6. 30、P = 0. 01。不同工作年限医务人员在报复维度存在统计差异,工作年限 10-15 年和 20 年以上的医务人员比 10 年以下的医务人员的报复水平高1) 。不同科室的医务人员在报复维度也存在统计差异,儿科的报复水平高于内科、妇科和其他科室。此外,在宽恕总分、回避和报复以及宽恕态度上都不存在岗位差异、年龄差异和职称差异。

  2. 2 医务人员宽恕心理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医务人员总体幸福感平均为 6. 54±2. 25,工作满意度平均为 6. 07±2. 21,生活满意度平均为 6. 81±2. 07,积极情绪平均为25. 88±7. 20,消极情绪平均为 11. 85± 4. 97,抑郁的因子分平均为 1. 73±0. 62,焦虑的因子分平均为 1. 71±0. 65。总体上看,医务人员对生活的满意度高于对工作的满意度,并以积极情绪为主导,显示宽恕各变量与心理健康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各个变量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3 讨 论

  3. 1 医务人员的宽恕心理特点

  3. 1. 1 性别差异

  宽恕的性别差异一直是研究者争论的话题,即使是元研究也存在结果的不同,Miller 等人总结了 70 个研究发现女性的宽恕水平显著高于男性,但 Fehr 等人总结了 175 个研究发现性别差异并不存在。本研究发现医务人员的宽恕水平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是在宽恕态度上女性显著高于男性。也就是说,虽然不同性别的医务人员在受到具体的人际伤害后,对冒犯者的宽恕程度(包括回避和报复两个方面) 没有差异,但是相比男性医务人员,女性医务人员总体上对宽恕持有更加肯定的态度。

  3. 1. 2 工作年限差异

  本研究发现在年龄上不存在宽恕水平和宽恕态度的显著差异,但是不同工作年限的医务人员在报复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与本研究的假设不一致,也与以往的一些研究发现年龄较大的成年人宽恕水平较高结果不同。可能的解释是,由于医务人员相对普通成年人群日常经历的人际冲突和伤害相对更多,而且职业群体内关于冲突和伤害的消息、传言也相对更频繁,这些都会引起愤怒、报复意愿、敌意等等情绪。而且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这种效应是累加的,不仅抵消了由于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带来的豁达和宽容,而且使工作年限越长的医务人员宽恕水平越低。

  3. 2 医务人员宽恕心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本研究中宽恕与抑郁的关系相对焦虑更加紧密,抑郁与宽恕总分以及报复呈正相关,表明在具体的医患伤害事件中医务人员的报复动机越强、宽恕水平越低,其情绪上的抑郁水平越高,而抑郁是个体心理症状的主要指标之一,长期的抑郁会影响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宽恕态度与抑郁和焦虑都呈负相关,表明对宽恕持肯定态度与较低水平的抑郁和焦虑有关,这给进一步的教育和干预提供了依据。

  4 对 策

  4. 1 注重医院宽恕氛围的营造和医务人员宽恕意识的培养

  依据社会心理学中解释暴力和攻击行为的“挫折-攻击”假设,当人们遇到挫折随后产生愤怒等负性情绪,并且无法及时舒缓的情况下就会产生攻击行为。而仔细分析医院环境,既是一个充满了各种挫折的环境。疾病之于患者是挫折,医务人在繁重的工作中也经常受到挫折,这些都使医院比其他职业环境存在更多产生暴力和攻击的心理张力。在这种氛围和背景下,一旦医务人员和患者产生人际摩擦或者发生诱因事件,有时候可能只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不被信任或者尊重的感受,就会引起攻击和暴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攻击者还是被攻击者都是环境的受害者。所以,一方面医院需要给医患双方提供合理宣泄愤怒情绪的场所和机制,另一方面应在低强度和水平的攻击行为产生时及时引导双方宽恕,因为攻击行为本身会带来进一步的挫折感,引发“挫折-攻击”恶性循环和人群之间传导的连锁反应。

  4. 2 采用巴林特小组等方式及时对医务人员提供心理支持

  巴林特小组(Balint group) 是国际认可的用于各医疗服务领域医务人员的医患沟通技巧培训和建立相互支持系统的小组工作方法。巴林特小组通常由 6-12 名医务人员和 1 名经过培训的主持人构成,以定期开会的形式,针对医疗服务中正在经历的医患关系困难案例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医务人员可以理解病人,同时理解自己在医患关系中的愤怒、挫折感、无力感等消极和复杂的情绪,并且能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表达这些情绪并得到支持。这样不仅有利于医患关系的维护,也有利于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降低他们的抑郁和焦虑。

  4. 3预防性的进行医学生宽恕教育

  当今各种医患冲突事件对医学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有研究发现医学生对未来医患关系的忧虑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择业和就业,因此,有学者建议医学院校应该深入对学生进行医患关系的认知教育,其中宽恕教育应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宽恕教育是向个体传授宽恕知识,明晰宽恕的价值,增强宽恕意识,提升宽恕能力,并主动做出宽恕行为的影响过程。对医学生进行宽恕教育,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从另一个视角认识医患关系中的医方和患方的角色,了解面对医患冲突和伤害除了愤怒、焦虑和无助以外还能有其他的解决途径,有利于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其自身的身心健康,优化人际关系,促进形成和谐人格。

  [参考文献]

  [1] 王珂,朱伟,杨力沣,等.郑州市综合医院医务场所暴力与医务人员工作倦怠的关系[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5) : 39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