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图轨迹在作业区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0
/ 1

行图轨迹在作业区的应用探讨

高峰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气厂,陕西 榆林 718500

摘要:本文对行图轨迹在作业区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针对我们在日常井场作业过程中出现井位、井号不明和单井道路不熟悉以及井场外来施工队伍进场作业需要人员带路等问题,我们设想如何利用现有手机地图软件作业区巡井轨迹定位,在每一条轨迹上详细的标明了单井位置和巡井路线,然后将轨迹分享给了作业区需要上井口作业的每一名员工。使大部分员工以及外来施工队伍能通过分享的轨迹顺利的找到作业井场,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和物力的消耗。

关键字:行图、轨迹、气田、气井

前言

随着气田的发展,我厂的气井数量逐年大幅度的增长,作业区的单井数量也由以前的一百多口增加到两三百口,更有甚者达到五六百口井。气井数量的增加使得作业区区部特别是综合大班牢记单井井位成了一样繁重的工作,每天外出作业寻找单井井位显得格外重要。外来井口施工队伍找不见单井井位还需要作业区单独派人派车去带路。当出现险情应急人员对井位道路不熟悉也产生了极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设想如何利用现有手机地图软件记录单井道路轨迹,从而使作业人员能迅速找到未曾去过的井位。

一、现状调查

我们作业区的单井数量已有过去的一百六十多口增加至三百多口,今年还要增加五十多口。从去年单井数量激增至三百多口后,综合大班以及区部在寻找单井井位的时候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由于新井激增数量过多,相当一部分员工特别是一些年龄大记忆力差的员工不熟悉新井井位,每天外出作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找到需要作业的井场。

(2)2018年新增单井多为丛式井,每个井场少则三五口井,多则九十口井,大部分员工即使知道井场位置也不能明确的讲述清楚该井场有单井井口,每天工作单下发后需要通过井位图确认井场后才能出发到井场作业。。

(3)单井数量增加同时也意味着井场外来施工队伍数量也在增加,一般情况下,外来施工队伍都不熟悉井位,每次作业都需要作业区派专人专车去为施工队伍带路。极大的造成了作业区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二、制定活动目标

1、设定目标:

针对我们在日常井场作业过程中出现井位、井号不明和单井道路不熟悉以及井场外来施工队伍进场作业需要人员带路等问题,我们设想如何利用现有手机地图软件作业区巡井轨迹定位,在每一条轨迹上详细的标明了单井位置和巡井路线,然后将轨迹分享给了作业区需要上井口作业的每一名员工。使大部分员工以及外来施工队伍能通过分享的轨迹顺利的找到作业井场,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和物力的消耗。

2、目标可行性分析:

(1)小组成员为工作经验丰富,人均为大专以上学历,素质较高,对作业区日常工作了解很多,能很好解决实际问题。

(2)活动目标的确定,小组成员已经充分考虑到了活动的理论和实际因素,认为利用地图轨迹方法来对井场定位标记道路是可以实现的。

三、提出方案和制定对策

从现状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单靠作业人员记忆力来巡井很不方便,效率很低。为此,小组成员集思广益,畅所欲言,针对日常作业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

为此,小组成员集思广益,畅所欲言,针对日常应用中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

单井井场井位道路轨迹需要专人依照既定的规则专门制作;把《行图》、《两步路》等地图轨迹使用方法做成适合绝大部分人员能够理解的文字并进行相应的培训。

四、对策实施

(1)依照巡井次序安排专人巡井制作巡井轨迹,对于丛式井井场单井井号依照井场次序进行标注。

5ec4a4ccbedf6_html_2c1c819249869f20.jpg
5ec4a4ccbedf6_html_29f3136c425c86b6.png

(2)对于后期出现的新井位及时制作备份轨迹,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在依照轨迹制定方法在统一制作一次。

5ec4a4ccbedf6_html_e3701f8baac54d13.png
5ec4a4ccbedf6_html_1856ecdbc7309e88.jpg

(3)制作《行图》、《两步路》轨迹记录、分享、使用的方法。

五、效果验证

我们利用苹果手机专用地图软件《行图》对作业区三百多口单井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巡井轨迹定位,在每一条轨迹上详细的标明了单井位置和巡井路线,然后将轨迹分享给了作业区需要上井口作业的每一名员工。大部分员工以及外来施工队伍通过分享的轨迹都能比较顺利的找到作业井场,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和物力的消耗。

六、使用推广

经现场应用,课题小组发现利用手机地图软件制作巡井轨迹定位,在每一条轨迹上详细的标明了单井位置和巡井路线,作业区员工以及外来施工队伍通过分享的轨迹都能比较顺利的找到作业井场,从而有效解决了我们在日常井场作业过程中出现井位、井号不明和单井道路不熟悉以及井场外来施工队伍进场作业需要人员带路等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和物力的消耗。建议在作业区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