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骨转移患者镇痛效果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5
/ 2

疼痛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骨转移患者镇痛效果的研究

黄和煦  张晓璇  邱丽嫦

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 广东 深圳 518067

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骨转移患者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晚期肿瘤骨转移患者68例,将6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68例患者均放疗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使用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研究组没有出现极重度疼痛患者,而对照组出现3例,且研究组重度疼痛患者少于对照组。由此可知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骨转移患者的镇痛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对疼痛的应对信心,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疼痛护理;肿瘤晚期;骨转移;镇痛

疼痛是肿瘤骨转移疾病中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持续性钝痛,进行性加重,夜间明显,表现为严重的“破裂性疼痛”。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日常活动,甚至可能因疼痛或骨折而瘫痪或瘫痪。因此,复杂的骨转移疼痛机制,疼痛部位的多样性,晚期肿瘤患者的全身功能障碍给疼痛管理带来了很大的考验。因此,研究疼痛护理干预对于控制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晚期肿瘤骨转移患者68例,将6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68例患者经病理学确诊为肿瘤晚期,经X线、CT、核磁共振成像及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检査证实为骨转移,同时伴有明显的局部疼痛。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使用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研究组男患者21例,年龄44-68岁;女患者13例,年龄49-66岁,其中肺癌8例,乳腺癌9例,肝癌6例,胃癌10例,鼻咽癌1例;对照组男患者23例,年龄43-71岁;女患者11例,年龄49-56岁,其中肺癌11例,乳腺癌8例,肝癌5例,胃癌9例,鼻咽癌1例。

1.2方法

1.2.1一般护理

对于不能进行离床活动的骨转移肿瘤患者,有必要进行深呼吸练习,避免沉积性肺炎,进行皮肤护理,保持身体周围清洁、干燥。按摩压迫部位,帮助患者自身清洁卫生,防止褥疮的发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膀胱洗净,定期更换尿液引流袋,帮助关节活动和肌力训练。保持帮助病人进行适当的肢体运动,保持脊柱生理弯曲,促进患肢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功能下降。 除了注意防止跌倒和防止跌倒的疼痛外,还要防止病理性骨折。

1.2.2疼痛护理

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疼痛特点:局部持续性钝痛,一般夜间较白天明显,活动时疼痛明显。因此,患者应尽量休息,尽量减少患者疼痛,尽可能完成护理操作,并让患者学习放松的方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合理设定睡眠时间,睡眠前不得过度活动或观看刺激性节目。按照医生指示给予镇痛剂,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规范,准确掌握药物种类,用量和时间,避免患者痛苦。要求在用药时,要坚持及时用药的基本原则。止痛类药物主要作用于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选择性抑制和缓解各种疼痛,减轻疼痛而致恐惧紧张和不安情绪疼痛的药物。包括以吗啡为代表的麻醉性镇痛药和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在解除患者痛苦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患者在服用止痛类药物后,疼痛会有所减轻。镇痛效果因人而异。

1.2.3日常教育

指导患者每天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快乐精神,骨转移患者因转移部位疼痛可导致胃肠功能下降,食欲不振。根据患者的日常饮食习惯对患者制定个性化营养物质,日常可为患者提供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食品。鱼汤,肉汤,新鲜水果,蔬菜等等。定期对患者进行上门指导,定期组织患者和家属进行护理知识讲座,进行专业护理知识传授。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行t/x2进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4观察指标

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级,分为四个等级,可以少许行动不需要镇痛类药物定为轻度疼痛,行动不便需要少许镇痛类药物定为中度疼痛,使用镇痛类药物仍感到疼痛定为重度疼痛,镇痛类药物对于镇痛起不到效果定为极重度疼痛。对患者的疼痛数据进行收集。

2结果

通过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对比情况来体现采用疼痛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骨转移患者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下表。

1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的疼痛程度情况比较[n(%)]

组别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

总人数

研究组

21(61.7)

9(26.4)

4(11.7)

0(0)

34

对照组

14(41.1)

11(32.3)

6(17.6)

3(8.8)

34

p

0.016

3讨论

绝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病情发展到晚期会出现骨转移现象,伴随严重的骨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2]。疼痛是一种官能性或实质性的感受,被视为人类第五大生命体征,随着对疼痛认识的加深,人们逐渐意识到疼痛对于人体健康具有严重危害,WTO强调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人权[3]。对恶性肿瘤患者应当重视疼痛护理干预,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宗旨,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疼痛程度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次护理中,用不同程度的疼痛分级来表达患者的疼痛程度,能有效的为患者进行评估从而制定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方案,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探索消极情绪的源头,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增强患者对病情痊愈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疼痛护理干预对于晚期肿瘤骨转移患者的镇痛,护理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王翰,陈辉,熊源长,肿瘤骨转移疼痛管理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9,25(11):859--862.

[2]潘翠针,苏树娟,采用氯化锶护理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3):334-336.

[3]吴利军,动机性访谈的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伴癌性疼痛患者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9,27(4):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