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探索——以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2
/ 2

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探索——以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罗唤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市  401331  

摘要:就业指导课是高校大学生公共必修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学生认为最为实用的课程之一。随着当下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就业指导课教学也应当随着时代发展的新形势进行改革。目前就业指导课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实际求职、就业的需要,探索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尤为必要。

关键词:高职高专 就业指导课 教学改革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中国社会和百姓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与高职院校学生能否顺利就业、走向社会密切相关。当下各学校为了提升大学生求职就业能力,均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在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实现自我认定,理性而全面地评估自己,精心设计职业生涯规划。1

一、就业指导课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分析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实践性很强,且其最核心的教学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掌握一定求职技能或职场能力,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为今后的个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2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全称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学分为1学分,课程类型为公共必修课,授课对象为学校各专业大学生。目前就业指导课所使用的教材为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职高专教育“十三五”精品规划教材《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医药卫生类)》。此教材共计八个章节,分别为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职业与职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求职的准备、求职的方法与技巧、求职与就业权益保护、入职指导及创业知识与实践。在学校大多数专业课程授课计划中要求课程在教学周16周内完成课程教学(以医学美容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就业指导课共16学时,分单双周进行授课,授课班级每两周有一次就业指导课)。目前,学校就业指导课的考核方式为开卷考试。学生成绩由平时考勤、课后作业及模拟面试三大部分组成。课后作业主要集中在求职信的撰写、简历的制作、职业规划书的设计三个板块。模拟面试主要考察学生在求职过程的实战技巧和求职准备,包括求职材料、仪容仪表、礼仪礼节、自我介绍、问题回答等环节。

2.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学时限制课程实际育人目标

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就业指导课课时总量不多,在全部教学周中实际授课时间短,这导致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严格按照使用的教材授课就会出现因教学学时不够而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现象。为此就业指导课将所有教材内容压缩为四个模块即模块一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求职前准备、模块二求职的方法与技巧、模块三求职与就业权益保护、模块四职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内容的压缩,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的要求,但是在培养大学生实际就业能力、就业准备的效果上确出现了“打折扣”现象,影响了最终的实际育人目标。

(2)课程学习与学生所处不同年级的学习需求衔接不够紧密

由于医药类专业理论课多、实训课多,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开课过程中,学校在大学一、二年级都有开设就业指导课,这样就存在部分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刚入校后就接受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而此时大学一年级新生对就业发展、职业规划及课程的重视程度均无法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在就业指导课教师的访谈中发现:教师普遍认为实现就业指导课的最佳效果及学生最理想的课程学习状态就是在即将进入实习就业、要参加大量双选会的学期中,即大学二年级阶段;此时学生通过一年的专业学习及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已经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自主萌发出对求职就业的兴趣,具备了主动学习就业知识的心态。

在对不同年级授课对象的访谈中发现,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普遍对课程内容中职业生涯规划感兴趣,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普遍对课程内容中求职的准备(求职材料的准备:简历、面试礼仪与技巧)、求职与就业权益保护感兴趣。而在一二年级课程教学计划上确普遍没有体现不同年级的教学侧重点。

(3)授课教师理论教学与实际就业工作衔接不够紧密

当前学校就业指导课的授课教师主要为人文教研室的专任教师及学校行政岗位的兼课教师,在所有教师的构成中,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大学生就业工作、就业指导经历,对于当前新形势下医药类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就业现状、医药卫生行业的发展、用人单位的人才选拔机制、面试的具体环节及要求等方面均存在实际接触过少或了解不深的现象。这导致了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理论教学与社会发展现状相脱节的现象出现。医药类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性及就业要求,在实际就业过程中不同行业的人才选拔机制和方式不同,如果将同一种就业求职要求运用到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上,会影响后期学生的求职就业表现。

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路径

1、完善学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要真正实现和达到就业指导课程的教育教学目的,在课程的开课课时设计上要进行调整和优化,保证开课专业和开课班级能够接受完整的就业指导课教学、将教材中的实际内容充分在课堂上讲解和体现,通过完善课时,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参与实践课程,增加每一位同学课堂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能够真正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只有在学时充足的情况下,教师才能更更好的更详细和具体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学生也才能有更多学习参与、提升自我能力的机会。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应该适当考虑学生在不同年级对课程学习的主动需求性,尽可能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在调整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课学期,让学生在最希望接受就业知识的阶段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达到就业教育的事半功倍的目的和效果。

2、调整就业指导课教学考核方案内容

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实用的课程,就要合理的调整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考核方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将重点多侧重在学生实际的动手、动嘴的能力上,让学生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的过程中及时通过考核的方式让学生早发现自身的问题,早解决问题,从而避免在真正的求职就业阶段错误、问题层出不穷,影响学生顺利就业。

3、提升就业指导课教师自身素质与能力

要全面提高就业指导课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就要让就业指导课教师真正走下课堂、走进学生,了解专业发展、了解行业现状需求。教师在授课前一定要做专业授课的个性化指导准备。个性化指导要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课件、讲义都要有所体现,才能提高指导的专业针对性。3结合自己所教授班级的专业,提前了解专业就业发展,行业招聘动态,这样在具体的理论授课过程中才能更精准的指导学生、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在教学以外,就业指导课教师应多参加和了解校园双选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了解当前的招聘模式、用人要求。在教研活动环节有条件的情况下应邀请就业主管部门老师一起参与就业指导课教研活动,及时了解最新的就业政策、就业理念,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

1参考文献:

?孙千峰,吴雪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视角下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措施探讨[J].长江

丛刊(下旬刊),2017(9):168—170.

2周玉.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与对策[J].文教资料,2017(8):172—173.

3陈欣婷.高校就业指导课实效性提升途径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4):120-121

作者简介:罗唤,1983年11月,男,汉族,硕士研究生,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