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管理好班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3
/ 2

班主任如何管理好班级

普衍明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第二中学 653100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当一个班主任容易,当好一个班主任,管好一个班集体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1. “细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情,班主任要想管好一个班集体,除了靠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以制度去管理学生外,要靠班主任去细心做好每一件事情。教师的思想、行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班主任,影响更为直接。所以,班主任应该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样,才能给学生以良好的影响,做起事来也得心应手。我觉得班主任想管好一个班级就应该细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情,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凡是要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先做到,并且做得最好。这样,才能影响和感染学生,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诚心”去捕捉每一颗心灵,作为一个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级,就应当首先了解学生,诚心与他们交朋友,用心去捕捉每一个幼小的心灵,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想学生。特别是注重诚心与学生交朋友,要和他们谈心,学生有缺点,批评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同时批评学生要因人而异,讲究时机、地点与方法,不夸大、不讽刺、不挖苦,要诚心诚意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要求,不光要从自己的角度去分析,更重要的是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多为学生出主意,让学生觉得你是真心实意为他着想。要和学生平等相处,以诚相见,做到如师如友,亦师亦友。不要高高在上摆班主任的架子,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做个热心人,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要积极主动,诚心解决好。只要教师用心去观察了解学生,发现每个学生心灵深处的微妙变化,并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告诉学生,坦诚相见,这比直接把结果告诉学生收效要好得多。

  3. 用“爱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班主任应该用爱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班主任在工作中无论对人对事都要公正、平等,特别是对待后进生要真心实意,不要给学生一种“老师做个样子”的感觉。平等可以营造融洽,爱心可使枯木复苏,耐心可以修好“破罐”。班主任虽然不可能将自己的精力在同一时期平均分给每一个学生,但只要我们心中装着全体学生,用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就一定能够发现学生身上潜藏的智慧和创造力,挖掘出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

  4. “有意”放手让班干部管理班级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事务繁杂,既抓教学业务,又抓班级管理,有时还兼上其他班的课。这样一来,如果不选出一支好的班干部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是不行的。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选举班干部时一定要民主、公正、公平、公开,不能由班主任点名,委任班干部,这样做不能服众。选出班干部以后,人员分工要明确,各人有各人的岗位职责。各负其责又协调配合,共同管理好班级。同时班主任要放手让班干部去管理班级,要信任他们,鼓励、指导他们如何去抓班级管理。如果指导得好,班主任工作就事半功倍,班主任也就能抽出更多时间去钻研教材、传授更多的知识给学生了。

  5. “留意”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一个班几十名学生,各人有各人的个性特点。这就需要班主任平时留意观察、了解、掌握每位学生的脾性,注意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当今时代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既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又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因此,班主任平时要留意了解学生,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取得尽可能多的进步。总之,作为班主任的应时时处处以自己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感化学生,诱导学生,教育学生,关心学生,鼓舞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把学生培养成新一代“四有”新人,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良好班风的形成,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文化素质的提高,班主任作用至关重要。要把一个班级带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全面发展,毕业后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班主任必须具有"妈妈

心、媳妇的腿、婆婆的嘴",紧紧抓住爱、勤、导三个要素,创造性地劳动。

六、班主任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

作为班主任,不但要有管理方法,还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也就是思想定位。教育的目的不单单是教给学生知识,注重学生的成绩,让学生获取知识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能够健康成长才是最主要的。鉴于此,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一个“活”字,不过要活而不乱,不能放任自流。“活”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体现,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发展,所以教师不能统一要求学生,过分约束学生,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一个模样,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

七、班主任要关心、爱护学生

爱是师德的灵活。没有对学生的爱,就谈不上教育,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关爱学生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化学生,用真心、真爱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作为班级管理的引导者,要多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用爱去唤醒学生,用爱去唤起学生的信心。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要仁慈,用真诚的情感去影响学生,对待学生和蔼可亲,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因为良好的情绪可以调动人们的意志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素质得到提高。同时,还要关心学生,让学生树立亲情意识和爱心意识。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社会都能用一颗爱心去对待别人,在爱的氛围中健康、全面发展。  

八、班主任要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离不开自己的言传身教,如给学生布置工作,召开班会、家长会,给学生做工作等都需要教师的口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做一个品行兼优的好学生。不过,作为班级的引导者,不但需要言传,更需要身教。在整个班级工作中,教师要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先做好榜样。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就是他们的偶像,是他们最崇拜的人,班主任做到了,学生才会做得更好。加上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班主任对他们的影响更大,要想树立自己的威信,班主任就要起到榜样的示范作用。要求学生讲文明、讲礼貌,班主任先要规范自己的语言和行为;要求学生爱劳动、讲卫生,班主任就不能随便扔纸屑;要想让学生形成捡垃圾的好习惯,班主任看见垃圾就要主动捡起;要求学生不早退、不吃饭,班主任就要遵守学校各种规章制度。这就是所谓的班主任的身教。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如果班主任能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树立威信,那么班级工作就能顺利开展下去。可见,言传和身教一样的重要,只有把这两者都做好,在管理班级的时候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九、增强目标意识引导学生参与

班级管理的核心是目标管理,目标是学生的风向标,是衡量一个班级进步和后退的一把尺杆。学生时期是心理和生理变化较快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喜欢新鲜事物,好奇心较强,追求时尚,喜欢跟着感觉走,做事缺乏恒心和耐心。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都是生长在温室的花朵,有的学生还养成了任性、自私、懒惰、冲动等不良性格,做错了事情,还不听劝告,陷入迷惘的境地不能自拔,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冲突。为此,班主任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对症下药,及时引导和帮助,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目标。比如,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可以制定一个“学生一周品学表现表”,班主任要通过家访、电话、网络等和家长经常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实际情况,加强“双向”教育引导,同时利用每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评比,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树立典型,树立榜样,让学生形成目标和方向。这样,不仅逐渐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德,养成了文明行为习惯。

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如果不思进取就会被社会所淘汰。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参与性,班主任应该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奠定基础。比如,在选拔班干部的时候,要让学生公平竞争,通过演讲、辩论等形式确定最佳人选。这样选出的班干部在学生心目中更有威信,更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更容易说服学生,和其他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创设一个健康、和谐的班集体。总之,班主任要充分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管理者,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工作的积极性,为班级出谋划策,尽职尽责,使班级的各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另外,班主任还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公平公正,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把工作做“细”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