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方式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5
/ 2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方式探究

黄聪宾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医院 362300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在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患者(n=80),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40例。实验1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2组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方式,对两组患儿护理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式,实验2组的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护理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实验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方式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方式

缺血缺氧性脑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越来越多的儿童患上了缺血缺氧性脑病,严重影响了小儿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由于缺血缺氧性脑病会对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伤害,严重影响了儿童器官的发育,并对患儿的身心成长产生了严重的影响[1]。因此,对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与护理成为了儿科医护人员急需研究的问题。我院选取80名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其中一组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就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方式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患者,以8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过医学检测之后诊断为缺血缺氧性脑病;排除精神、心肝肾功能存在障碍的患者,所有患者对涉及的药物均无过敏反应。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实验1组(n=40),年龄在1-14天之间,男22例,女18例;实验2组(n=40),年龄在2-13天之间,男21例,女19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本次研究均经家属同意配合。

1.2方法

实验1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血压、心率以及呼吸频率等、用药护理、健康教育等。

实验2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做法如下:(1)由于患者需要用到保温箱,护理人员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应按时使用专用消毒液对保温箱进行消毒处理,同时保持病房的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对进出病房的人员进行消毒,防止病菌入侵,同时,输液时要控制输液速度,及时对患儿口腔分泌物进行清理[2]。(2)患儿吸吮能力较差,不能进行正常饮食,护理人员要对患儿进行喂养护理,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儿可以通过鼻饲喂养或者胃管点滴的方式进行喂养,让患儿能够保持正常的营养摄入。在喂养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面色以及呕吐情况等,避免由于喂养不当造成患儿窒息。(3)由于缺血缺氧性脑病会影响患儿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患儿的体温调节能力比正常幼儿要低,因此,要格外重视体温偏低且常规治疗后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体温的患儿,需要注意的是,保温箱的温度要逐步提高,避免短时间内温度上升导致患儿出现肺出血的症状。(4)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治疗中,给氧治疗最为关键,血氧分压过低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而血氧分压过高会使氧自由基浓度过高,增加患儿出现脑血管痉挛的几率。因此,在护理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血氧分压,同时控制二氧化碳分压。

1.3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为治疗后患儿的体征、临床症状小时或改善;有效为治疗后患儿的体征、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出现恶化为无效;同时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4统计和分析

将收集的数据用SPSS 17.0进行统计和分析,计算型指标以例(n/%)表示,x2检验,计量型指标以均数±标准差(x±s)描述、t检验。P<0.05标识两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情况。

结果显示,实验2组的患者经过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总效率高于实验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情况[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1组

40

16(40.00)

18(45.00)

9(22.50)

34(85.00)

实验2组

40

28(70.00)

9(22.50)

3(5.00)

37(92.50)

X2

7.2727

4.5283

5.1647

5.1647

P

0.0070

0.0333

0.0230

0.0230

2.2 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情况。

结果显示,实验2组患儿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其护理满意度高于实验1组的患儿,P<0.05,见表2。

1 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情况[n%]

组别

例数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实验1组

40

18

10

12

28

实验2组

40

39

1

0

40

X2

14.1176

P

0.0001

3 讨论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如果不及时给予治疗,会严重影响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甚至会造成新生儿的脑死亡,致残率以及致死率非常高[3]。如何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用何种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怎样能够提高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恢复率成为了医护人员重点研究的事情。研究显示,对患儿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儿的治疗效果,提高患儿的护理满意度。

我院选取8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经过综合护理干预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以及满意度均高于常规护理方法,P<0.05。

综上所述,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方式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王菲.早期康复性护理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4):190-192.

[2]王慧.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1):117-118.

[3]李棵棵.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5):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