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4
/ 2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思考

郭西宁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江苏省南京市 210029

摘要:目前,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很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对质量的重视,采取有效监督管理措施,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探索新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做好质量监督工作,全面提升水利工程整体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管理意识

引言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运行管理过程中,应该构建完善系统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积极创新质量监督管理方法,不断明确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以及职责,整体提升质量监督管理成效,依托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保障整个质量监督管理的全面客观以及权威系统性。

1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的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质量问题,当一项水利工程的质量没有问题时才能放心投用。因此,对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有了对水利工程质量的监督环节等于是给水利工程的质量管控镀上了一层保护壳,对于发挥水利工程的真正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在对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上,能够保障施工建设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国家的基础水利建设项目工程,从深远和大局的角度出发更关乎到社会国家的经济发展。其次,有了质量监督工作可以减少或是预防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这样可以节省因质量问题而投入的更大成本,减少水利工程的后期的维护费和重修费,真正使水利工程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1]

2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现状

2.1缺乏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从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实际情况分析,尚未形成系统的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往往难以实现对质量监管工作的指导。这一问题的出现,与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目标不够清晰,部分工程施工工期紧张,为了在工期内竣工,从而导致工程建设质量无法保证等因素相关。比如,一些工程在控制施工进度工期工程中,现场施工与合同约定不属于同一套文件,导致工程建设严谨性不足,质量监督管理措施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

2.2监督力度不足

水利工程点多、面广、量大,客观上造成了对部分工程质量监督力度弱、频次少的现象,无法满足全面控制工程质量的需要。在实际质量监督过程中,监督机构仅是受水行政主管部门委托进行检查,缺乏履行监督管理责任所需要的权力,监督指令不能有效贯彻执行,从而影响到了政府监督的权威性,降低了震慑力[2]

3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优化策略

3.1 全面推进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优化改革

首先,在具体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要求各层农业服务中加大对专业质量监督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与引进,最大程度上保证水利工程建设单位以及质量监督管理单位,可以切实履行自身的监管职能。其次,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要求质量监督管理单位保证相关控制工作的落实,强化对关键部门以及相关隐蔽工程的跟踪管理与巡视。比如,全面落实现场签证制度,保证监理部门在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职能的发挥。最后,联合当地政府部门,加大对施工单位的管理以及监督力度,促使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可以满足要求。

3.2 创新质量监督管理方式方法

为了在解决质量监督管理职责落实不到位这一问题的基础上,强化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效果,创新质量监督管理方式方法十分关键。综合分析本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现状,应该从适当增加管理经费投入力度这一角度着手,同时,配备足够的专业管理人力资源,合理加大对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达到促进质量监督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打造出一支具备超强业务能力和高素质水准的监管团队。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具体要求,明确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的内在规律,基于现行的规范与标准,出台针对性强、内容规范以及符合实际的质量管理条例,将其作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的指导方针。

3.3 加大质量监督信息化程度

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历时长,涉及面广,难度大。目前还仅限于依靠专业人员的抽查,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和管理的需要,迫切需要现代化的监督手段。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的过程。信息化建设可以为提高工程质量监督效率和透明度、实施工程质量动态管理提供重要手段。积极推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信息化,将更加便于实施工程质量行为全过程的监督[3]

3.4 实施科学高效的第三方质量检测与管控

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践中,为整体提升质量监督管理的成效,有效规避可能存在的利益媾和问题,应该聘请具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由他们来开展权威系统的质量检测。依托于这种第三方质量检测工作,能够整体提升质量检测的权威性、准确性与客观性,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质量监督管理的成效。因此,水利工程的项目部门应该依托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水利工程建设以及运行等进行多元化的检测。比如协同第三方机构采用突击检测的方式,既能够提升检测长效,也能够发现常规监督管理难以发现的问题。

3.5充分提升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履职意识

一方面,在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应该切实强化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配置,按照实际的质量监督管理任务以及工作范围等,科学配置专业化的质量监督管理人员。部分监督管理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素养,在实践过程中存在走过场的行为,难以精准高效地发现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质量监督管理的成效。因此,积极实现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创新,应该不断优化监督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还应该着重提升监督人员的职业操守。不少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在工作实践中,存在利益媾和的问题,或者以权谋私的问题。因此,整体提升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职业精神,整体优化他们的履职责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各方面阐述,希望能为我国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上提供参考方案,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稳步前进,共同服务好国家的基础项目建设,服务于人民。

参考文献:

[1] 吕兴祥.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工

程建设与设计,2019(13):288-289+292.

[2] 周益.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珠江水运,2017(5):92-93.

[3] 杨卫强. 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创新的思考[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