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护理对脑出血昏迷患者昏迷时间与家属满意度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1
/ 5

呼唤护理对脑出血昏迷患者昏迷时间与家属满意度影响

陈思思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探讨呼唤护理对脑出血昏迷患者昏迷时间与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呼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昏迷时间、家属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GC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昏迷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唤护理能有效促进脑出血昏迷患者意识觉醒,缩短昏迷时间,提升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呼唤护理;脑出血;昏迷时间;家属满意度

Effect of call for nursing on coma time and family satisfaction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com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all for nursing on coma time and family satisfaction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coma.Methods:Select 10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com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October 2019.Randomly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cal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The Glasgow coma score (GCS), coma time, and family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Result: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GC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coma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family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Calling for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onsciousness awakening of coma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shorten the coma time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families.

Key wordsCall for nursing; cerebral hemorrhage; coma time; family satisfaction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危重疾病,具有起病急、发病快、致残率及致死率高等特点[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脑出血致死率有所下降,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处于昏迷状态[2]。大量文献显示,脑出血昏迷时间与患者预后情况密切相关,昏迷时间越长,脑细胞损伤越严重,预后越差[3]。因此,改善脑出血患者的意识障碍、缩短昏迷时间对于患者预后发展至关重要。呼唤护理是一种个性化、人性化的神经刺激促醒疗法,通过多种类型的呼唤刺激,能有效调节神经元兴奋性,缓解脑细胞供氧、供血,改善大脑皮层抑制状态,激发其内在能力,进而起到重塑神经系统、加速患者苏醒的目的

[4-5]。国内有学者将其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临床干预中,被证实能有效促进神经递质释放及脑血流速度,缓解患者的昏迷状况[6]。而关于其在脑出血昏迷患者应用效果的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呼唤护理对脑出血昏迷患者昏迷时间与家属满意度的影响,以期为该类患者临床干预提供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37~78岁,平均(54.19±11.45)岁;出血部位:脑实质33例,蛛网膜下隙17例;出血量<50mL 22例,≥50mL 28例;治疗方式:内科6例,外科44例。观察组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36~76岁,平均(53.64±11.82)岁;出血部位:脑实质36例,蛛网膜下隙14例;出血量<50mL 25例,≥50mL 25例;治疗方式:内科7例,外科4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治疗方式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脑出血诊断标准;年龄40~80岁;出血部位为脑实质或蛛网膜下隙;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生命体征稳定;患者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有心肺肝肾等脏器严重疾病者;动脉瘤、血管畸形或双侧瞳孔散大固定者。

1.3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包括口腔、眼部、皮肤护理及营养支持,遵医嘱给予抗感染、吸痰处理,保持呼吸道畅通;生命体征及病情监测,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呼唤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3.1成立呼唤护理干预小组 由护士长、主管护师、责任护士组成,护士长定期组织培训会,培训内容包括呼唤护理的基本原理、方式方法、实施要点、注意事项等,培训后所有组员进行理论测试及模拟情景训练,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实施。

1.3.2实施方法 呼唤护理干预实施前,向患者家属介绍呼唤护理的目的、意义、实施方法及既往成功案例,取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主要方法为:①语言呼唤:护理人员将患者视为意识清晰的正常人对待,在每项治疗、护理过程中与患者进行亲切沟通,包括每日的问候关怀、操作前介绍操作目的及主要步骤、操作中给予鼓励、操作后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同时向家属传授语言呼唤方法及技巧,鼓励家属与患者多交流,通过呼喊患者姓名或昵称、诵读患者喜欢看的书籍、讲述美好往事、生活趣事等方式,给予语言信号刺激。②音乐呼唤:护理人员向家属询问患者喜欢的音乐类型,并将音乐下载至MP3中,让患者带上耳机欣赏。音乐播放时间为8:00~9:00、14:00~15:00、21:00~22:00,上午时段音乐应以欢快、雄壮为主,下午时段以婉转、柔和为主,晚上时段以安神宁静为主,每次20min;同时根据中国人生活习惯,在上午7:00~7:30、晚上19:00~19:30定时播放新闻;音乐与新闻交替播放,运用多元化声音刺激患者的听觉神经。③视觉呼唤:护理人员每天早、晚2次进行开灯、关灯各1min,连续5次;上午、下午2次用手电筒照射患者瞳孔,每只瞳孔照射5次,每次30s;进行以上操作时应拉下窗帘,确保病房内光线较暗。④嗅觉及味觉呼唤:指导家属在病房内摆放患者喜爱的水果及有香味的物品,并让患者嗅醋、香水等刺激性气体,每次10s,2次/d;进行口腔护理时,结合口腔冰给予味觉刺激,将蘸有酸、甜、咸溶液的棉签刺激患者舌头前端,可根据患者情况,使用柠檬、薄荷等增加味觉刺激。⑤触觉呼唤:护理人员指导家属在中午和晚上用温水给患者擦拭面部及肢体皮肤,每次3~5min,同时配合百会、曲池、合谷、足三里、风府等穴位按摩,并抚触头部、胸腹部、四肢等敏感部位皮肤,每次10min,3~5次/d。⑥肢体运动呼唤:给予患者定时翻身及扣背排痰,同时对肢体关节进行活动。正确摆放患者肢体,使其保持肢体、关节功能位,借助稳定器给予肢体被动活动,活动顺序是:先小关节,后大关节;动作尽量轻柔、缓慢,重点刺激容易发生痉挛的关节,以防静止性挛缩及关节僵硬,3次/d,每次3~5min。

1.4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干预1~7d、8~14d、15~30d、>30d昏迷情况,采用昏迷恢复量表(CRS-R)中文版[7]进行评价,量表包括听觉、视觉、触觉、运动、言语、唤醒度6个方面,最小意识状态为患者苏醒标准,低于此标准视为昏迷;②采用GCS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周后昏迷程度进行评价,量表包括语言反应、睁眼反应、肢体运动3项内容,总分3~15分,分值越低代表昏迷程度越高;③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进行评价,量表主要包括医护人员专业水平、服务态度、护理效果、健康指导4个维度,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0~5分,依次代表从“非常差”到“非常好”。总分0~100分,分为非常满意(>80分)、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3个等级,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或%表示,等级资料秩合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昏迷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平均昏迷时间分别为(11.36±2.51)d、(16.14±3.29)d,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同一时间段昏迷例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昏迷情况比较(`x±s,分)

组别

例数

昏迷例数 例(%)

1~7d

8~14d

15~30d

>30d

观察组

50

40(80.00)

24(48.00)

11(22.00)

3(6.00)

对照组

50

46(92.00)

35(70.00)

21(42.00)

10(20.00)

Z

7.904

P

0.001

2.2两组患者GC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GC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GC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GCS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GCS评分(分)

干预前

干预后

t

P

观察组

50

5.94±1.26

11.09±2.17

14.513

<0.001

对照组

50

6.08±1.21

8.57±1.94

7.701

0.001

t

0.567

6.122

P

0.286

0.001

2.3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家属满意度 例(%)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50

29(58.00)

20(40.00)

1(2.00)

49(98.00)

对照组

50

13(26.00)

28(56.00)

9(18.00)

41(82.00)

Z

6.032

P

0.005

3.讨论

昏迷是脑出血患者的常见症状,主要由脑干网状上行系统轴索损伤,造成神经冲动无法上传或皮质大面积损伤,皮层觉醒受到抑制所致[8]。长期昏迷会削弱机体各项生理功能,引发多系统并发症,增加致死率、致残率[9]。有研究发现,人体即使处于昏迷状态,在面对外界刺激时仍具有产生本能的感知能力[10]。现代医学认为,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脑组织中仍存在着部分结构或功能未丧失的细胞,如给予及时有效刺激,可促进大脑组织中侧支循环的建立,加快病灶周围脑细胞的代偿和重组

[11-12]

基于以上理论,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呼唤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昏迷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呼唤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意识障碍,缩短昏迷时间。通过给予患者语言、音乐、视觉、嗅觉、味觉等多方面的刺激呼唤,有效改善了昏迷所致的感觉障碍,提升了大脑皮质的潜在能力,改变其抑制状态,改善脑细胞的供氧、供血,恢复脑细胞功能,从而加快患者苏醒[13-14]。其中:语言、声音呼唤产生的声波刺激会产生神经冲动,沿着蜗神经传递到脑桥,激活脑干网状上行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利于神经功能重组及脑部功能重塑[15];视觉呼唤可通过刺激患者视网膜、大脑皮层,使患者产生视反应,强化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有助于网状上行系统轴索的重生和修复,形成新的神经网络,进而出现觉醒脑电波,唤醒患者;嗅觉及味觉呼唤通过刺激大脑皮层相应神经中枢,提升了大脑生物电活性,利于部分功能可逆的脑细胞恢复功能;触觉呼唤通过刺激患者的皮肤感受器,使机体分泌乙酰胆碱、酶等有益物质,调节脑部血流量;肢体运动刺激可以避免关节挛缩及肌肉萎缩,增加感觉传入神经系统刺激源,促进脑细胞的血液供应,利于功能恢复[16-1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呼唤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原因可能为:呼唤护理将昏迷患者当作意识清醒的正常人来对待,重视患者生理、心理双重需求,干预过程中充分尊重昏迷患者的生命价值及人格尊严,在实现个性化护理的同时体现了人文关怀,因此提升了家属满意度。

综上所述,呼唤护理能有效促进脑出血昏迷患者意识觉醒,缩短昏迷时间,提升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汤丽丽, 杨文梓, 孙亮.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相关护理结局的影响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27(4):445-447.

[2]郭娜, 冯江花, 于秀梅,等. 脑出血昏迷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治[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25(19):4453-4455.

[3]黄春敏, 孙剑虹. 基于脑性昏迷患者感知水平的唤醒干预对其觉醒意识及预后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 2016, 51(1):29-34.

[4]顾彩萍, 强荧艳, 李佳清,等. 语言呼唤联合音乐促醒方案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昏迷病人清醒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16, 30(28):3486-3490.

[5]曲虹, 周丽娟, 梁英,等. 早期呼唤对昏迷患者连续脑电图改善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 2014, 29(19):1783-1784.

[6]代自烽, 黄其林, 刘海鹏,等. 呼唤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的临床研究[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6, 15(4):397-402.

[7]张瑛. 中文版CRS-R量表信效度研究[D]. 杭州师范大学, 2013.

[8]贾杰, 陈希源, 于晓忠. 音乐疗法对脑出血患者意识障碍的疗效影响[J]. 陕西中医, 2013, 34(6):24-25.

[9]Shoar Z, Dunne C, Yorns W, et al. Diabetic ketoacidosi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alpha coma in an adolescent female[J]. Journal of Pediatric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2013, 26(5):561-564.

[10]F. Correa, V. Serra, B. Puerto, et al. OP07.07: Fetal cerebral hemorrhage: a multicentre case series and update of classification and counselling[J]. 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Gynecology, 2017, 50(1):69-73.

[11]刘艳, 顾宇丹. 感知唤醒干预对ICU脑性昏迷患者觉醒意识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 河北医药, 2018, 40(21):143-145.

[12]林海云,王春兰. 呼唤式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情况分析[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 19(1):123-125.

[13]曹丽, 彭粉花. 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对脑性昏迷患者觉醒意识及预后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 2019, 34(07):58-62.

[14]仲悦萍, 陈晓艳. 生物波治疗联合刺激性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中的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10):117-118.

[15]仲悦萍, 张云, 陈晓艳,等. 护士和家属实施感觉刺激对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比较[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 24(31):3793-3797.

[16]张留静. 味觉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的效果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 32(10):760-762.

[17]许红丽. 早期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促醒效果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4):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