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智能化工程安全防范系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7
/ 2

浅析建筑智能化工程安全防范系统

郑东东

安徽省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近年来,现代化建设迅速,建筑智能化建设的发展也突飞猛进。计算机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安全防范系统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工程安全防范系统的协调运行,真正达到智能化与一体化,使各部分建筑设备的安全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工程;安全防范;系统

引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对智能化建筑形成了较高的要求。结合当前现状来看,建筑智能化已经成为当前建筑行业的整体趋势。建筑智能化系统作为智能建筑的核心所在,其设计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分析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及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针对安全防范系统的综合论述

建筑智能化工程安全防范系统是以安全的保障为主要目的所建立的系统设施。一开始的建筑安全保卫工作是由安保人员完成的,甚至有些现代化的大楼为保障安全效果增加了安保工作人员的数量,不仅导致资金的投入量增多,而且安全防范工作不能得到实时高效的开展。震惊全球的美国9.11”事件令人痛悟,于是安全防范迅速成为关注的焦点。所谓安全防范就是保障人们在生产、生活和一切社会活动中的人身、生命、财产和生产、生活设施不受侵犯,防止侵害行为的总称。建筑智能化工程安全防范系统的广泛应用,主要涉及以下方面:防盗窃报警、出入门禁监控、电子实时监控、访客对讲、管理车库等。以上统称为安全防范保护系统,或者简称为安保技术。从广义方面讲,还包括火警报警装置以及消防联动控制的装置。

2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设计单位缺乏掌握管理设计精髓。同时设计单位受到传统建筑思想影响,导致设计内容不够系统性。不同建筑工程建设要求存在差异。设计单位本应该根据实际要求优化设计事项。不过,单位并没做到这一点。另外,管理设计时间不同步。主要表现在,设计单位主要根据施工设计内容,构建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系统。若是重要的管理要点未被纳入施工设计内容,就会影响系统实际应用价值。

2.2缺乏全面系统的规划理念

虽然大部分建筑企业认识到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但是这些企业欠缺系统规划观念,降低实际管理效果。主要表现在,提出了一些无依据的管理观点,管理目光相对短浅,管理事项并没有囊括所有阶段的建筑工作等。与此同时,由于技术人员专业素养不佳,他们往往只是简单的堆加技术,不利于建筑单位规范管理建工作。

2.3智能化工程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管理工作不到位

目前,智能化工程管理行业标准不健全,导致素养不高的人员进入管理队伍,进而诱发一系类管理问题。除此之外,由于缺乏构建明确权责管理机制,智能化工程管理人员不能及时的完成自身工作。若是工作出现问题时,他们容易推卸工作责任,影响最终建筑工程管理效果。

3优化措施分析研究

3.1提高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建筑智能化工程对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对较高。若是工程管理人员仅仅凭借传统经验管理工程,就可能影响施工人员充分发挥自身价值,降低施工效率。因此,建筑企业需要组建优质的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人员队伍,促进建筑事业可持续发展。在应聘时,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全面地考察应聘者素养。包括,职业道德素养、信息技术素养、管理能力、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对于已经跻身于管理队伍的人员,要在日常生活中开展培训教育的方法,保证他们深入学习先进的智能化管理知识,以便满足建筑工程管理需求。时代在发展,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体系不断地发生变化。工程管理人员有必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丰富自身管理知识,以此更好地灵活地应对管理工作。

3.2认真对待调试与试运行工作

建筑智能化系统是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管理人员通过应用建筑智能化系统可以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在构建建筑智能化系统之后,相关人员为保证系统运转水平会就开展调试与试运行工作。若是在调试与试运行过程中发现系统问题,就需要改进、完善系统。为提高系统调试与试运行水平,企业会选择综合素养较高的调试人员负责该项工作。由于调试与试运行的时间较短,系统问题不能充分反映出来。因此,要适当地延长调试与试运行时间。

3.3安全监控方面

与建筑工程传统的安全监控方法相比,基于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安全监控模式的优势体现为:这一模式可借助系统的核心功能,自动识别安全风险,进而保障建筑的整体安全水平。例如,在办公建筑的门禁系统中引入建筑智能化系统后,可于完成既有人员信息的前期录入工作后,调动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安全监控功能,禁止系统中未包含信息的外来人员进入建筑内部。此外,建筑智能化系统安全监控模式还能通过对各类传感器的应用,及时识别异常烟雾(火灾)等安全隐患,全面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从引入建筑智能化系统前后的安全监控工作对比来看,引入前,建筑的进出安全管理、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多需要专业的人员完成。这一模式虽然可保障整体安全水平,但整个过程耗时耗力,效率低下。而引入建筑智能化系统后,安全监控管理工作的人力资源消耗可得到良好节约,同时,安全隐患的识别及时性也可得到保障。由此可认为,于工程中应用建筑智能化系统十分必要。

3.4来访人员对讲系统

在楼梯单元口安装来访人员的对讲系统,用户可根据可视对讲装置与联防人员进行相应的沟通工作,主人可通过分机的控制进行防盗门的开关,增强安全可靠性。通常对讲系统有两种:普通的对讲系统和可视对讲系统,两种对讲系统拥有不同的功能要求及价格定位,可以根据小区的安全性要求选择合适的安全系统。家庭报警系统的安装工作作为建筑安全防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无线遥感进行计算机系统的统一控制管理。在住户室内进行安全报警系统的安装工作,并与小区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关联,一旦住户发生危险事件,直接启动报警系统,物业人员及时进行处理或者直接向当地警方报警。

结语

总而言之,科学技术的全面创新与快速发展,智能化建筑的建设深受人民的喜爱。因此,安全防范系统优化等级是衡量智能化建筑安全标准的重要依据。在进行建筑智能化工程安全防范系统防护工作中,需根据建筑的安全风险程度进行不同等级的安全系统的装配工作。在进行系统的安装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安装理念,全面完善建筑智能化工程安全防范系统。有备,永远无患,目前智能建筑配备合理、先进、完善的安全防范系统,防患于未然仍然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海光美.建筑智能化专业可行性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施——以课程《安全防范技术》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23):247~248.

[2]赵佩剑.智慧城市的网络化及其在金融界中的应用[A].天津市电子学会.第二十七届中国(天津)2013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天津市电子学会:天津市电子学会,2013.

[3]本刊编辑部.山东提高检测能力积极开拓市场——访中国赛宝(山东)实验室/山东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副院长刘春旺[J].智能建筑,2008(12):9~11.

[4].感想·感谢——IB中国行走近国标推动智能建筑行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主题论坛回顾[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7(9):10~36.

[5].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标准》等四个设计与施工资质标准的通知[A].核工业勘察设计(2006年第3期)[C].:中国核工业勘察设计协会,2006:12.

[6]朱葛.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3(10):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