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对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探讨对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李玲玉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江苏 南通  226000

【摘要】目的:对肺栓塞患者的护理中施以综合护理,探讨该护理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纳入肺栓塞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评价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满意度指标及心理状态指标对比中,观察组患者数据更优,p<0.05.结论:肺栓塞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施以综合护理方式,患者在多种护理方式的干预下,心理状态良好,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该护理方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肺栓塞;综合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

肺栓塞为临床常见肺循环功能障碍类疾病,疾病发生与内源及外源性栓子堵塞存在联系,患者血液组织无法有效发挥功能,无法保持血液的正常供应,从而引发患者呈现恶心及胸痛等病理状态,严重患者面对死亡风险。相关研究表示,肺栓塞患者施以科学的护理措施将实现辅助的目标,从而改善临床的治疗效果。综合护理是护理人员采取多种专业护理措施展开的临床护理路径,从而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并提升护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纳入肺栓塞患者80例组作为研究目标,患者均在2017年2月-2019年1月入院治疗,对照组及观察组通过随机数字法进行划分,男患者人数为41例、女患者人数为39例,患者年龄在41-78岁,平均年龄为(64±2.58)岁,所纳入的患者同意参加本次实践,病理学及影像学分析符合肺栓塞标准。将精神状态异常及合并肝肾重大器质性疾病的患者排除,对比两组患者常规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用药指导及体征检查等护理方法,该方法为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根据临床资料及患者实际情况评估患者病情,指导患者生活及指导患者用药,定期巡查病房,为患者清理病房[1]

观察组患者施以综合护理方式。首先,为患者展开健康指导,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发病原因,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告知患者此类疾病的治疗及护理过程,患者明确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指导家属肺栓塞疾病的控制措施,从而防止发生严重并发症[2]。健康教育旨在使患者认知疾病,并提升治疗依从性。在溶栓过程中,护理人员需逐次告知患者注意问题,认知到问题产生原因,并及时展开自我管理或者通报,患者日常生活还需家属与护理人员的共同支持,若患者发生出血问题,告知患者家属不要惊慌,这是患者的常见问题,,护理人员需观察患者出血位置,并观察穿刺处是否存在瘀斑及淤血,评估患者是否可能发生颅内出血[3]

其次,为患者施以溶栓及抗凝护理,若患者为大面积栓塞,利用溶栓清除术干预,若患者为小面积溶栓患者,在干预过程中控制栓塞二次发病,溶栓过程中需要注意给药时间,并严格遵循用药原则[4]。在药物使用中观察患者的机体反应,着重观察注射及抽血中的患者机体变化。

再次,为患者施以心理疏导,肺栓塞病程长,容易出现各种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对患者病情加以关注,与患者展开交流及沟通,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使患者病情改善[5]。告知本院治疗成功的案例,并促使其与其他病友沟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告知家属关怀患者,使患者控制不良情绪,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心态。

最后,生活指导,护理人员为患者营造理想的病房环境,定期为患者更换床单,每天为患者开窗通风,可摆放绿植,为患者播放舒缓的音乐或者利用多媒体工具放映电视节目,使患者注意力转移[6]。与患者交流过程中调整患者不良生活习惯。饮食护理是综合护理的关键环节,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禁止患者服用辛辣及刺激性食物,保障患者摄入营养的均衡,患者可采取多食多餐的方式,但进食速度需放慢,并注重饮水量,防止患者便秘[7]

1.3观察指标

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评价患者情绪,分值高患者负面情绪严重。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患者在疾病治疗后对护理流程的认可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21.0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标准差利用±表示,t检验。计量概率利用%表示,卡方检验,p<0.0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焦虑及抑郁指标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指标对比

分组

人数

SDS

SAS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40

58.54±3.25

49.64±3.05

60.84±4.21

48.54±3.85

观察组

40

57.89±3.45

31.84±2.56

59.74±5.21

33.48±2.45

t

0.201

5.641

0.234

3.851

p

>0.05

<0.05

>0.05

<0.05

2.2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分组

人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40

14

15

11

29(72.5)

观察组

40

25

13

2

38(95.0)

7.440

P

0.006

3.讨论

肺栓塞发病率逐年递增,该疾病发病较急,病情进展速度快,患者发病后出现急性疼痛,表现为呼吸困难及焦虑不安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并未好转,发烧肺梗死的概率较高,患者生命体征变得不稳定。肺栓塞在治疗过程中溶栓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使患者疾病状态改善,治疗过程中可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提升治疗效果,使患者对治疗整体流程认可。在综合护理模式中,为护理人员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结合患者体征变化,为患者选择适当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提升病情恢复速度。肺栓塞患者在综合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得以缓解,使患者认可护理模式,患者在与护理人员的相处过程中,建立深厚的感情,对护理人员展开的护理措施持感激态度,护理依从性良好,患者在出现疑虑时会主动与护理人员交流,从而消除护患矛盾。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焦虑及抑郁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综合护理模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梁爽.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利伐沙班在急性肺血栓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8,42(10):1025-1026.

[2]陈金茹.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肺栓塞患者情绪状态、舒适度及依从性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8,31(14):181-182.

[3]吕娇,黄静.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栓塞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07):169-171.

[4]徐洪艳.综合护理干预对肺栓塞介入术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05):173-174.

[5]丁培琴.路径式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50):15+18.

[6]陶绪.综合护理干预在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4):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