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鑫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2

任南鑫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高菲 任南鑫

江苏省丹阳市中医院 江苏 丹阳 212300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癌前疾病,近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确诊患者越来越多,中医中药在治疗方面有一定优势。任南鑫老师认为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本病以肝胃不和、脾胃虚弱两种证型较为多见,治疗在疏肝和胃、健脾和胃基础上活血化瘀,临床取得了一定疗效。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任南鑫;治疗经验;中医药;胃痞

任南鑫为江苏省名老中医,对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有丰富的诊治经验。我有幸跟随老师抄方学习两年,总结老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学习。

  1. 中医理论渊源

中医病名多以症状定,故本病的中医病名多为以下几种:“胃痞”“虚痞”“痞满”“胃痛”“嘈杂”等[1]。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位在胃、在肝、在脾。胃为腑,以通降为顺;脾以升为常,脾胃共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肝为刚脏,喜条达,主疏泄,胃依赖于脾之运化、肝之疏泄。邓铁涛[2]教授认为本病病性为本虚标实。本病之虚,主要为脾胃亏虚。本病之实,为脾胃亏虚后所继发,胃阴亏损伴随胃络瘀阻,使胃失濡养滋润,导致胃腺体萎缩,形成本病。

  1. 现代医学的认识及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胃固有腺体减少的一种慢性疾病,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一般认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将经历慢性萎缩性胃炎一肠上皮化生一上皮内瘤变,最后发展为浸润癌。

目前现代医学治疗上缺乏针对性的药物,目前以根除HP(幽门螺旋杆菌)、保护胃黏膜、改善胃动力等对症治疗为主。

  1. 任南鑫老师对本病的辨治经验

    1. 病因病机认识

任老认为中医分析病因病机要随时代变化有所调整,现代人普遍存在饮食失调,情绪压力大,也有先天禀赋不足、外邪犯胃因素。任老认为,本病非一日之功,叶天士曾说“久病入络”,任老也同意此观点,治疗上在补虚同时,注重疏理气机,注意活血化瘀。

    1. 辨证论治

任老注重病史搜集,四诊合参,慢性萎缩性胃炎常出现胃脘痞胀、纳差、嘈杂、胃脘疼痛、口干口苦、胃灼热感、嗳气、倦怠乏力,搜集详细的四诊信息,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选方选药。本文主要介绍肝胃不和、脾胃虚弱两种证型的治疗。

3.2.1 肝胃不和证

肝胃不和证,可见胃脘痛、多有胁肋胀满不适,甚至疼痛,嗳气、呃逆、吐酸,伴随有一定的情绪抑郁,不欲食,苔薄黄,脉弦。治以疏肝和胃,组方常用:柴胡6g 青皮6g 陈皮6g 郁金10g 煨木香10g 香附10g 炒枳壳10g 莪术10g 白花蛇舌草20g 石见穿20g 拔契15g 炒谷芽15g 炒麦芽15g 炙甘草4g

加减:嗳气,恶心呕吐,可酌情加入和胃降逆的药物,如半夏、丁香、代赭石、刀豆壳等。咽中不适,可加木蝴蝶、八月札。胃脘疼痛、胁痛,加延胡索、川楝子。胃脘灼热、口干、反酸,可酌加牡丹皮、栀子、黄芩、黄连等清泄肝胃郁热。若觉烧心感、反酸可加制酸药,如乌贼骨、煅瓦楞子等;便秘者加火麻仁;胃胀者加厚朴、枳实。

3.2.2 脾胃虚弱证

脾胃虚弱证,证型较为复杂,可有气虚、阳虚、阴虚等杂糅一起,这里主要以脾气虚为主,治以健脾和胃,组方常用:炙黄芪15g 党参15g 炒白术10g 炒白芍10g 茯苓12g 陈皮10g 煨木香10g 制香附10g 制半夏10g 莪术10g 白花蛇舌草20g 菝葜15g 炙甘草4g

“胃络虚则痛”,胃寒,任老多加用以桂枝、半夏、良姜、生姜。任老喜用升阳益胃汤加减,升阳益胃汤是李中梓的名方,载于《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虚则怠惰嗜卧……故起名为升阳益胃汤”。全方补而不滞,照顾到脾胃的特性。

两种证型中都加入了活血化瘀药物,三棱消络中之瘀,参、芪等保护气血,使祛瘀不伤正。任老在各证型中都喜加入白花蛇舌草,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治疗肿瘤,尤其是消化系统肿瘤最常用的君药为白花蛇舌草[3]。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利尿除湿等功效,现代医学也证实其有一定抗癌作用。常用的另一味中药菝葜,有研究证明其有一定消炎镇痛,抗肿瘤作用[4]

3.3 注重情志调节

早在《内经》中就提出情志因素可以损伤脾胃,导致脾胃气机郁滞不畅。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喜怒伤气”,又曰:“怒伤肝”、“思伤脾”;《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藏,藏伤则病起于阴也”;《素问·举痛论》曰:“思则气结”,又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飨泄,故气上矣。”明确怒气伤肝,致使肝脏疏泄失常,横犯脾土,出现呕血、泄泻等病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从情绪等心理性角度来处理和治疗。任老看病过程中常常会花精力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多次沟通交流,也体现医者的人文关怀。

3.4 HP阳性患者的辅助治疗

抗HP是本病治疗中重要的环节。近期南京医科大学研究团队成功配置出小分子亚麻酸锌,对幽门螺旋杆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5],但是投入临床、大规模使用还需一些时日。在传统抗菌三联、四联治疗过程中,有部分患者服药后感不适,无法耐受,以致无法继续服药,初次抗HP治疗不规范会导致耐药性产生。针对患者易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常出现脘腹隐痛,可分以下几个证型,辨证论治。肝胃不和证,治以疏肝和胃。脾气亏虚证,治以补气健脾。胃失和降证,治以理气和胃。脾胃虚寒证,治以温中和胃。脾胃虚寒兼气滞者,治以温中理气和胃。脾虚湿阻证,治以理气化湿。寒热错杂证,予辛开苦降法。在辨证准确的基础上合理用药,临床疗效可。

参考文献:

[1]杨东宁. 中医症型与中药作用靶点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 29(05): 474-476

[2]邓中光.邓铁涛教授临证中医脾胃学说的应用[J].新中医,2000,32(2):13-15.

[3] 陆培华. 消癌解毒方中白花蛇舌草抑制结肠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

[4] 曹莹莉,孙妙,张存莉,史伟杰.菝葜属植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02):53-60+78.

[5] 黄衍强. 亚麻酸锌小分子化合物对幽门螺杆菌的抗菌活性研究[A].《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社:,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