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2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李钟

成都骨伤医院创伤科 四川成都 610031

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应用开放手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骨外科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32例行开放手术治疗者作为对照组,32例行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①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②随访6个月,实验组伤椎后凸Cobb角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予以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可减少出血量,缩短恢复时间,促进骨折复位,值得推广。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开放手术

因外力作用导致胸腰段骨质发生连续性损坏引起的骨折,被称为胸腰椎骨折[1]。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稳定型胸腰椎骨折的首选方案,本次抽取64例胸腰椎骨折进行对照研究,旨在比较开放性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两种术式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6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所用治疗术式分组: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6例,年龄21-63岁,平均(43.6±17.5)岁;实验组中,男性24例,女性8例,年龄22-65岁,平均(45.3±17.8)岁。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临床症状符合《骨科疾病诊疗指南》[2]中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②经影像学检查确诊;③新鲜骨折,即骨折时间不超过7d;④意识清晰,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骨质疏松性疾病;②存在病理性骨折;③合并骨膜炎、骨髓瘤等疾病;④肝肾功能不全;⑤伤后出现严重神经症状。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患者开放手术治疗,操作流程为:取俯卧位,全麻后,以伤椎为中心,经后路做一12cm切口,逐层剥离肌肉、皮下软组织,在伤椎相邻两侧椎弓根置入4枚螺钉,安装金属纵棒,初步复位伤椎,切除椎板,置入椎弓根钉,安装连接棒,行纵向撑开复位,确认复位满意后,缝合切口。

实验组:予以患者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操作如下:协助患者取俯卧位,在胸部、髋部下放置软枕,使腹部抬高。借助C臂机对伤椎及临近上、下椎体椎弓根进行定位,并用克氏针标记。于4个标记处各做一纵行切口,长度约为1.5cm,钝性切开肌纤维,电凝止血。在C臂机透视下于上关节突外缘与横突中线交点处插入穿刺针,确认穿刺针准确插至椎体中柱后,沿导针插入导向套筒、扩张芯,压紧导向套筒使其固定于骨质皮上,拔出扩张芯,沿导针插入空心平突椎,磨开关节突皮质形成25mm3小孔,沿导针用空心丝对椎弓根攻丝,拔出导针,拧入椎弓根螺钉,选择适宜长度固定棒,预弯后将其插入椎弓根钉U形开口内,连接同侧椎弓根螺钉,安装锁紧螺母并拧紧一端,经小切口垂直插入撑开加压器两臂,使两臂U槽横跨于连接棒上,沿连接棒移动椎弓根钉,对压缩椎体进行复位后,确定复位满意后,拧紧螺母,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随访6个月,对伤椎后凸Cobb角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5f179a7bad446_html_5248caf81a4bebdc.gif ±s表示,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评估标准。

2 结果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实验组多,手术及住院时间明显较实验组长,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伤椎后凸Cobb角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伤椎后凸Cobb角均下降,对照组下降程度明显较实验组小(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效果对比[5f179a7bad446_html_5248caf81a4bebdc.gif ±s]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

伤椎后凸Cobb角(°)

术前

术后6个月

对照组

32

287.98±137.85

109.98±18.56

11.03±2.76

13.76±6.28

7.19±4.23

实验组

32

67.88±23.53

51.25±7.83

5.31±1.78

13.92±6.33

4.78±2.84

t

-

8.903

16.493

9.852

0.102

2.676

P

-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传统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矫形、固定能力强,在胸腰椎骨折中的治疗效果受到广大学者认可[3]。但该术式创伤大,术中需广泛剥离软组织,不仅增加了术中出血量,且术中可能损伤神经功能,引起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影响预后恢复质量。近年来,微创技术飞速进步,微创椎弓根螺钉系统被Mager研发出来,并在脊柱外伤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4]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少,这主要是因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手术切口小,避免传统大面积肌肉组织剥离,故出血量少;该术式在C臂机透视下操作,便于医师准确定位及复位,这大大节省了手术治疗时间;微创手术植钉时避开了重要血管神经,对组织损伤较小,故术后恢复速度快。远期效果观察,实验组术后半年伤椎后凸Cobb角明显较对照组低,表明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更利于伤椎复位,纠正后凸畸形[5,6]

综上,相较于传统开放性手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效果更佳,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军, 杨淮河, 徐亚平, 等.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s角的比较[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 v.15;No.215(07):78-80.

[2]肖易, 谭斌, 陈华燕, 等. 微创经皮和传统开放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 贵州医药, 2017, 42(11):73-75.

[3]刘亮, 蔡丰, 刘晓东,等. 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5, 14(9):713-716.

[4]边江. 经皮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26例[J]. 安徽医药, 2019, 23(9):1811-1813.

[5] 刘俊涛, 王小勇, 黄建军, et al.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技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 v.31(01):85-87.

[6] 侯江业, 姜棚菲, 张宁, et al.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6, v.14;No.53(01):46-4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