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怒目的不平雄歌——《咏荆轲》赏析兼论陶渊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4
/ 2

金刚怒目的不平雄歌——《咏荆轲》赏析兼论陶渊明

袁峥

武警工程大学乌鲁木齐指挥校区文化教研室

摘 要: 提及晋末诗人陶渊明, 人们往往认为他是田园诗之鼻祖。如果就此认为陶渊明是一个与世无争、甘于平淡、清静无为的闲逸诗人,就被他的表象所迷惑了。本文试从陶渊明的《咏荆轲》入手,从人生不平淡、创作不平淡、思想不平淡三个方面来阐述陶诗“金刚怒目”的一面。

关键词: 陶渊明; 金刚怒目

清代龚自珍就清晰地看到了陶诗中的愤愤不平之气,他告诫世人:“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在龚自珍看来,陶渊明的诗绝非平淡,它气势豪迈,心怀忠贞,这一点在他的诗歌《咏荆轲》中表现的尤其突出。

一、人生不平淡——闲士的豪放之气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诗人。他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里。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曾为武昌太守。外祖父孟嘉,出身仕宦之家,才华过人,为时人称慕。祖上建立的卓越功勋,在他身上和内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陶渊明自幼学习儒家经典,从小就树立起了“大济苍生”的人生理想。在《拟古》其八中,他甚至还透露过实现壮志的具体设想:“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字里行间,活脱脱跳跃着一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少年英雄形象。

但现实的情况却使得陶渊明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生活的社会,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动乱时期的东晋末刘宋初。东晋自立朝之日起,便处于“王与马,共天下”的事实中,门阀势力强盛,皇权旁落,各种争端暗流涌动,篡位夺权的阴谋此起彼伏,国家动荡不安,人心惶惶。

身处如此环境,理想与现实产生了巨大的冲突,是当官还是归隐?这样的矛盾困扰了他很多年,自二十九岁至四十二岁,陶渊明先后五次出仕并辞官。

陶渊明的仕途是短暂的,也是不成功的,反复的入仕与归隐是理想与现实相矛盾的结果。也足见陶渊明为实现拯救黎民的愿望是多么执著。可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历经诸多政治变幻后,陶渊明看透了世态炎凉、人情曲折,实在无法容忍官场的黑暗和人心的险恶,最终选择了隐居自得其乐。直到去世,二十多年不再出仕。

二、创作不平淡——壮士的赞美之歌

陶渊明素来擅长表现恬淡静穆的“田园”风格,然而在他59岁时,却创作出了《咏荆轲》。这是一首咏史五言古诗,共三十句,以叙事为主,主要描写了荆轲刺秦王的壮烈举动,充满阳刚之气。在诗中,陶渊明抒发了建功立业的豪情壮怀,显示出“金刚怒目”式的另一种姿态。虽然这种“猛气冲长缨”的“商”“羽”之声,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田园牧歌中仅是偶露狰容的“变奏曲”,却成为陶诗中一枝炫目的奇葩,千百年来,“引得无数诗家竞折腰”。

陶渊明赞叹荆轲,不仅仅赞扬其人是侠义之士, 其事为英烈之举,更在咏叹其人其事表明了士的一种运遇遭际。倘使能获知遇,事死节,报知遇,立奇名,从而不朽,于愿足矣。这是荆轲最让陶渊明动情的地方, 也是他所要表达的思想。荆轲生前获知遇, 死节报知己,身后留奇名,非常值得庆幸和羡慕。正是基于这种思想,陶渊明深情地描述“君子死知己”的易水诀别的悲伤情景,直白的坦露“心知去不归”的为理想而九死不悔的心理,豪放地表现“且有身后名”的征赴秦庭的英雄气概。“其人虽已没, 千载有余情。”是说千载以下,自己与荆轲的感情仍然一脉相通。表现了他也希望获得荆轲那样的知遇和机缘,愿为知己者死而立身后名的豪情壮志。然而,现实偏偏是事与愿违,陶渊明在仕途上五起五落,最终,为了保持内心的安宁与纯洁选择了归隐田园,而他对荆轲的仰慕、慨叹、歌颂、惋惜,恰恰透露出的是对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与愤慨。因此,我们说,陶渊明选择荆轲,不仅仅是为了赞颂一个豪侠,更重要的是托古喻今,抒发自己辅佐明主、铲除奸臣的一腔豪情。

一首《咏荆轲》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以往判若两人的陶渊明。常人眼中的陶渊明总是那样安然自在,陶诗最显著的艺术风格,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平淡自然。但宋代大哲学家朱熹就曾这样说:“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这是最早看出陶渊明豪放本性的评语。鲁迅先生对陶渊明的认识更是一针见血,他说:“被论客赞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范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的飘飘然。” 从某种意义上说,《咏荆轲》这首诗的重要性在于: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诗人于“淡泊”“宁静”之外的另一个侧面,即鲁迅所指出的“金刚怒目”的一面。

三、思想不平淡——隐士的入世之情

陶渊明的诗中为什么会出现平淡和豪放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呢?因为在陶渊明的思想中,儒家道家思想兼容并包、杂糅并行。

陶渊明生于书香门第,又遭逢魏晋政治黑暗、社会动乱的年代,自幼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终其一生,都在着力追求立功立德,但是,他所生活的时代却是一个没有生机、没有理想的社会,这就注定了他拯救苍生的理想成为泡影。建功立业不成,陶渊明便选择了退隐,但他的济世情怀、豪放之气常会扰乱平静的田园生活,使他内心矛盾丛生、进退无措。不满当时的黑暗社会而又不能公开抗争, 身处官场而又不愿同流合污, 虽挂冠归隐而又不能决然遁世, 这是陶渊明的实际处境, 也是形成他多重矛盾性格的重要原因。这种思想矛盾, 表现在创作上, 则出现了“悠然见南山”一类冲淡自然的田园诗和“猛志固常在”一类“金刚怒目”的不平雄歌, 这一静一动, 恰是诗人貌似静穆而内怀激烈的思想性格的生动写照。

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在陶渊明内心深处愈演愈烈。陶渊明的归隐, 既不象有些假隐士那样“身在南山, 心存魏阙”,以图待价而沽; 也不象有些真隐士那样, 万念俱灰, 甘心与草木同朽。他是既隐而又不能忘怀世情, 徜徉高蹈的背后, 胸中始终燃烧着一团郁郁不平之火。时时留意于世事, 而又时时有所感发。如果说, 在他归隐之初, 确乎如释重负,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心情异常欣悦, 以为从此便可以远离浊世, 过着“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了。然而, 当真实地走进和深入现实生活时,农村经济的凋敝, 天灾人祸的袭扰, 农民生活的劳困破败,让这样一个曾经胸怀济苍生之志的人, 怎能视而不见, 无动于衷, 一味“静穆”下去呢?诗人的内心陷入更加深刻的危机之中。陶渊明的生活需要继续,内心需要平静,田园需要欣赏,他要怎么办呢?

当儒家文化并不能安抚他内心骚动的时候,他就很自然地在道家文化那里寻找出口。与儒家不一样,道家追求逍遥自在,无拘无束,自由洒脱。在道家文化的影响之下,陶渊明选择了一条最好的退守道路,他在田园之中寻求自我的寄托,寻求自我的无限光彩。

儒道思想看似矛盾,但在陶渊明身上又是完美融合的。他始终徜徉在儒道之间,求得内心的安宁。他一生饱含拯救苍生的激情,但他也能够在仕途不顺、遭遇坎坷之时及时转身,使自己依然拥有一份恬淡的美。

[参 考 文 献]

[1]张亚新.汉魏六朝诗,走向顶峰之路[M].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罗宗强,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二)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