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5
/ 2

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讨

张尧 彭鹏 蒋雁声

山东博仲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3100

摘要: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进程中,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对于其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就我国当下的建筑行业发展来说,其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大都是由于渗水引起的。所以说,在实际施工进程中施工人员就需要重视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以此来强化建筑工程的施工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技术;探讨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也逐渐增多,想要保障工程的质量,就要提高建筑防水性能,雨水的渗透会破坏建筑的结构,从而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渗透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必然会缩短建筑物的寿命,建筑单位应重视建筑物的防水防渗施工,从而提升建筑物的质量,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权益也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建立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方案,建筑企业在遇到突发事故时,能够及时的做出相应的措施,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

1建筑工程中容易出现渗漏的部分

1.1外墙面、屋面渗水

不管是建筑外墙面,还是屋面,都是容易出现渗水的部分,外墙面作为连接外墙与门窗的重要部分,需要进行装饰的部分也比较多,从而增加了外墙面出现裂缝的几率,导致渗水、漏水;屋面漏水常常发生在屋面设备与现浇层间的结点上,与漏浆、钢筋变形有关,从而增加了漏水的概率。

1.2地下室渗水

在建筑施工进程中,地下室渗水情况较为常见,导致这一现场出现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混凝土的质量效果不佳,也就是混凝土振捣密度不够,这就导致建筑物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穿孔、坍塌等情况,最终影响建筑物的后期投入使用效果。

1.3建筑厨房、卫生间渗漏

家居生活中,厨房、卫生间是接触水分最多的地方,是由人为造成的且无法避免的常见渗漏区域。但随着建筑工艺的不断改进,针对厨卫排水设计已经有了较大改善,但是少部分施工单位存在偷工减料的行为,导致厨卫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渗漏问题非常严重。常见问题如下:第一,厨卫地面坡度设置不够造成积水问题,导致渗漏;第二,结构设置不严谨导致渗漏现象。

2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2.1屋面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

屋面是建筑抵抗自然环境侵蚀的前线,想要提高屋面防水防渗水平,必须从两方面着手:第一,在施工时选择合适的防水卷材,根据屋面的面积和屋面下方空间结构的布置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同时必须保证质量达标;第二,在防水防渗作业之前,需要对屋面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工作,将杂物全部清除,使防水材料与屋面能够紧凑贴合在一起,在结合部位需要精细化处理,拼接宽度更要符合设计要求,从而达到防水防渗的目的。目前市面上流行的bs防水卷材是最理想的屋面防水材料,它具有延展性好,耐热性高,而且粘结性强的特点,是屋面防水补漏的不二之选。对于一些不适合防水卷材的屋面,需要使用防水涂料,将之均匀涂抹在屋面上,起到防水防渗的效果。

2.2防渗技术在建筑外墙的应用

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关注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比例,从而增强外墙防水防渗的可能性,同时管理人员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合理挑选施工材料,可以适当在施工材料中加入聚丙烯,从而提高墙面的整体性,减少建筑外墙发生渗漏的概率,加强窗户与外墙的紧密程度,更好的提高墙体的质量。

2.3 卫浴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运用

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进程中,对卫浴这一空间防水防渗处理的过程中,首先就需要把卫浴的整个地面全部降低到1.8米处,在墙面土上防水材料,而后要做好完整的防水测试,确保不会出现渗水情况之后竣工。另外,要对卫浴线管的布局实行科学的布局,确保混凝土能够与线管紧密接触,防止排水管出现渗漏情况。除此之外,在实际建筑施工进程中,有关施工人员务必要严格依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施工,为了提升建筑物的防水防渗技术就需要重视对混凝土材料的高效运用,并且做好施工预留口,对后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实行填充,确保卫浴渗水情况有效缓解。

2.4地下室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

地下室防水防渗的工作重点在于将地下室与地下管网及建筑地基有效隔离。一般情况下,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有以下三种方式:第一,外防内贴法,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在地板上下建造额外的垫层砌筑保护墙体,之后分别涂抹防水涂料或铺设防水卷材,在完成防水层设置后浇灌混凝土。第二,外防外贴法,直接在底板垫层上面铺设防水卷材,墙体保护层施工完毕之后再铺设一层防水卷材,采用双重防护的方式,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证地下室的干燥程度。第三,建设内墙。在地下室内部贴合墙体建造一层内墙,本身墙体和新增内墙都需要铺设防水卷材,虽然效果良好但是工程造价会十分高昂,因此不建议大规模使用。

2.5在门窗中运用防水防渗技术

门窗在整个建筑物的使用中非常容易接触外界的风霜和雨雪,如果其防水防渗质量不好的话,就会出现渗漏情况。那么在实际建筑施工进程中,施工人员为了优化门窗的防水防渗效果,就需要重视对防水防渗技术的使用,并且针对施工现状,制定相对完整的施工流程,确保施工效果的提升以及施工进度的正常开展。在此基础上,施工人员就需要在防水防渗技术的高效运用进程中,严格的依照国家相关施工标准执行,并且借助各种专业的培训活动,强化施工人员的专业施工技能,强化施工人员的施工效果;另外,施工人员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就需要确定施工材料质量的优质,保证施工材料性能的齐全和绿色,特别是对于门窗来说,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门窗和墙体之间的缝隙保持在3cm之间,并且对缝隙处填充建筑材料,以此来高效地预防门窗渗漏水情况的出现。

3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讨

3.1选择优质的防水材料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很多建筑工程防水材料的性能都有所提高,但目前建筑材料市场上的密封材料、防漏材料鱼龙混杂,消费者在选择时应擦亮眼,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材料,熟悉材料的性能,平衡各种材料的优缺点,从而选择最具代表性、最合适的材料,与施工人员商讨材料的厚度、长度以及各种必要的条件,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的标准,达到防水防渗的目的。

3.2提高设计方案合理性

建筑工程需要进行防水防渗施工的范围较广,且都具有很高的针对性,位置之间的分布距离也较大,所以在对防水防渗施工进行方案设计时,不仅要针对不同的位置设计针对性的施工技术,还需要注意在具体施工中的可操作性和便利性。如在屋面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设计方案中,除了需要考虑雨雪天气可能造成的积水情况以外,还需要注意到在强烈的日光照射下、在强大的风力吹拂下,施工技术和材料的应用情况,是否会对防水防渗效果造成影响等。在制定好使用的施工技术后,还需要对施工技术的标准进行严格要求,如设置分隔缝在屋面板支撑端,并将防水层中混凝土结构产生的裂缝集中到分隔缝处等。

结束语

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具有较为重要的关键性,需要针对建筑工程可能存在的渗水问题和原因进行防水防渗施工方案的合理设计,对施工技术进行指导,再通过有力的监督管理制度,对施工技术进行约束,实现防水防渗的施工技术目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章远齐,高鑫.浅谈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6):26-27.

[2]潘淑兰.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46):36.

[3]郜瑞君.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6):1-2.

[4]牛青山.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山西建筑,2018,44(32):113-115.

[5]赵涛.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N].中国建材报,2018-10-2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