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收购储备档案信息化管理刍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5
/ 2

土地收购储备档案信息化管理刍议

冯江

乌鲁木齐市土地储备工作办公室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随着国家对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有效实施,统一整理、供地、管理成为了收购储备土地的理论基础,在土地收购、整理、储备、转让等各个环节中,会产生大量的保存价值高的文本、图纸、表格等各种形式的土地收储内容,对上述内容进行有效的归纳与整理,进而建立了土地收储档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土地收储办公采取了自动化系统,随着土地收储档案管理软件的运用,土地收储方面的电子档案数量出现了高速上涨的趋势。因此,土地收储档案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

关键词:土地收购储;档案管理;信息技术;措施分析

1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土地收购储备管理具有关键影响。在实施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可以帮助土地管理部门明确管理的目标责任和要求,为管理质量的提升和日常土地收购储备事务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同时档案管理能够为土地管理部门节约经济投入,将各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优化配置,减少资源浪费。档案管理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能够促进我国土地管理整体行业的素质提升,帮助土地管理部门提高管理水平。

2目前我国土地收购储备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1对于档案信息化管理重视程度不足

受传统土地管理部门档案管理制度影响,目前我国大多数土地管理部门中档案信息化管理专业人员较少,且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这种情况会对土地管理部门内部相关资料发展和进步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由于土地管理部门对于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土地管理人员与档案管理人员不能进行有效地配合,不仅增加了档案管理不良问题出现的概率,而且对土地管理资料数据安全储存产生了巨大阻碍。

2.2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不足

在实际的土地收购储备管理过程中,存在管理人员之间职业素养差距过大的情况,比如管理者只精通业务技术,对于档案信息化管理知识认识不足,增加了各部门之间的工作难度。同时,土地管理人员在开展档案管理培训工作时,一些工作人员由于认识不足而产生排斥心理,不配合具体工作,大大增加了土地档案信息化管理风险,造成管理成本的浪费。除此之外,专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培养需要花费一段较长的时间和投入,除了基本档案管理理论知识以外,还要进行大量的管理实践。

3提高土地收购储备档案信息化管理效果的措施和建议

3.1夯实土地收储档案信息化基础工作

土地收储档案信息化的高效开展,需要土地收储机构夯实土地收储档案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科学地调整土地收储部门的经费投入方向,加大基础性工作的投资力度,有利于土地收储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高效建设。例如,土地收储部门增加对信息设备的建设,购置计算机、扫描仪、照相机,以及各种互联网配件等硬件准备工作,通过购置正版的土地收储档案方面的应用软件,积极加强软件方面的工作。

此外,土地收储部门还要加强土地收储档案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积极建立科学的薪酬制度与管理制度,实现吸引人员与留住人才的需求,同时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与教育工作,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为土地收储档案信息化的有效建设提供优秀人才方面的支撑,保障土地收储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3.2完善土地收储档案信息化系统建设

收储档案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将信息化系统建设贯穿到整个土地收储档案管理的具体过程。从现实的工作角度出发,主要包括档案系统开发、加强数据库的有效建设、加强安全保密工作、重视数据的转换等方面。首先,在档案系统开发方面,需要融合现实的土地收储档案管理,根据具体要求实现对档案管理系统的有效开发,建立土地收储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信息化建设制度,采取科学的流程规章制度,将制度保障与标准指导提供给土地档案信息化系统。例如,对档案系统进行科学的分类,按照档案的具体性质将其分为专业档案与文书档案,文书档案具体包括机关党委、组织人事、法规监察等方面资料,而专业档案具体包括房地注销、地籍管理、抵押注销、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土地储备等方面资料。

其次,加强数据库的建设方面,只有做好数据库建设的建设工作,才能有效实现土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依据土地收储的具体工作,建立有效的土地收储档案数据库,不仅如此,还要分别建立有关土地存储、土地收购、土地出让与土地整理等方面的独立的子数据库,方便快速检索土地收储档案资源,进而实现对土地收储档案资源的精准查询工作。再次,加强安全保密工作方面,有效地控制登录权限、数字印章、数字签名等,采取数字水印加密技术,加强保密工作,实现土地收储档案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最后,重视数据的转换方面,土地收储档案信息化系统建立与国土资源局等有关部门的信息衔接,建立查询系统与全文检索,重视数据的转换工作,实现档案信息内容的健全。

3.3注重土地收储档案信息化开发利用

利用与开发是档案价值的直接体现方式,土地收储档案也是如此,它集中了各个阶段土地收储绩效,充分地发挥着凭证、法律等方面的参考意义。首先,将土地储备档案利用制度彻底完善,依据土地收储档案工作需要健全土地储备中心档案管理制度,确定土地收储档案各项制度。其次,充分发挥土地收储档案信息化检索功能,提高土地收储档案的利用率。再者,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人员进行土地收储档案信息资源的编研工作,为日后城市土地收储工作奠定参考基础。

3.4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受人为因素影响,不同管理人员自身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对于档案管理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土地管理部门要重视对于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降低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管理风险。首先,可以通过参观调研、教育培训以及不同土地管理部门之间的理论交流,对于先进的档案管理理念和方法进行学习和应用,提升土地管理部门对于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理解程度。其次可以进行有效地宣传,提升管理人员对于档案管理的责任意识,促进档案管理制度的落实。最后,对于管理人员可以进行相应的考核,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上岗资质,为土地管理部门档案管理质量的提升提供人才基础和人才保障。

3.5依靠新媒体技术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

为了加强新媒体环境下土地管理部门档案信息化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水平,土地管理部门在依托新媒体技术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网络宣传过程中,需要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性,建立日常性的网络档案信息化管理理论宣传工作档案管理制度。从一点一滴出发,进行档案管理相关知识理论宣传,提高员工的档案管理水平,将新媒体技术作为档案管理知识宣传的主要途径,提高对于新媒体技术的理解程度和应用水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时代的发展大背景下,土地管理部门档案信息化管理正在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身为档案管理的相关人员,要认识和理解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摸索出高效的档案信息化管理道路,提高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效能,并满足土地管理的发展要求,建设高效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结构,充分发挥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效用。

参考文献:

  1. 薛梅. 土地收购储备档案信息化管理刍议[J]. 档案时空, 2019(2):40-41.

  2. 孟晓华. 刍议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问题研究[J]. 新商务周刊, 2018, 000(002):284.

  3. 李春霖. 土地储备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J]. 科技资讯, 2018, 016(018):125-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