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6
/ 2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

刘兴燕

新疆伊宁市第十九小学 835000,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占据较为重要的应用地位。在现如今的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并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够有效地反映我国现阶段信息教育的教学质量,故,小学信息技术的培养已成为了我国现如今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本文针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进行一系列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素养;教学;培养

对于现如今21世纪这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人们不仅仅是在生活中享受着信息技术所给予生活中的一系列便利方式,也在另一方面承受着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信息爆炸”这样的不确定因素。对于我国教育部门来讲,合理的进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际教学,不断的提高教师及学生的自身信息素养,将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策略渗透到实际小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来,为其日后信息技术等学习方面奠定一系列的基础。

一、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概念的酝酿始于美国图书检索技能的演变。“信息素养”在专有名词上来解释是指“信息文化”。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在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条件下,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并且覆盖面特别广泛的能力。信息素养包含关于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一系列的基本技能[1]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对于现如今的小学信息技术的方面来讲,由于我国信息技术逐渐变得越来越发达,国家逐步开始重视小学信息技术的实际教学,使其能够在小学的学习阶段,逐步具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但是,信息技术的教学不同于其他数学、语文等学科的教学,信息技术是一项具有较强实践动手操作的学科。并且,信息技术的实际教学内容,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了解的不同区域以及其教学内容的不同,均有着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此,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来讲,教师应当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年龄,以及其对信息技术的了解程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教学目的,使其能够发挥其自身学习方面的主动性,来不断调整自身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实际教学策略。

(一)巧妙的进行教学引入

对于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来讲,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总是对一些新鲜事物产生着强大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可以抓住这一显著特点,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巧妙的运用教学引入,使其能够有效的吸引小学生的实际学习兴趣,并使其能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进行自主的学习[2]

首先,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了解小学生的一系列喜好,从而做到,从学生的喜好入手进行引导式教学模式,并且在引入课堂的过程中,适当的提及一些小学生所感兴趣的问题,使其能够自主的进行钻研,养成自主学习这一优良的学习习惯,并且,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在旁进行辅助性鼓励,从而使其逐渐学会独立思考。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基础键盘教学时,由于运用键盘来进行操作训练,十分枯燥、无趣,对此,教师应当在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将电脑中的《金山打字通》软件作为教学的辅助性软件。由于小学生往往会对游戏这种生动形象的事物产生着极大兴趣,因此,教师可以运用“金山打字通”来进行游戏性教学引入,使其能够在自己的兴趣中,通过运用“金山打字通”中“青蛙过河”这一款小游戏,在不断进行实际的游戏过程中,提高其自身对键盘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且,在实际进行操作的过程中,为了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开展一个比赛时的学习活动,同学之间分组进行比赛,根据游戏中所得到的分数决出分数最高的同学,然后每个小组派出最强者进行再一次的PK。如此能够促进同学之间的竞争意识,使其能够在不断进行练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对键盘的运用能力,并且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对事物的反应速度。这样,使同学们在娱乐中既学习到了键盘的如何使用,又在学习的过程中玩起了游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其对信息技术这一课程的学习兴趣[3]

(二)在课堂上设定鉴赏环节

教师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课堂上的鉴赏环节,使学生可以通过每节课的介绍环节来获取自身的成就感。在课堂上将一些优秀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对其实际制作的内容进行鼓励,即便是一个较为简单的图片,只要这个图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或者是特殊意义,都应当对其进行鼓励。展示学生的作品能够给予其大幅度的表扬,使其在完成作品过后,具有一系列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因此,在进行课堂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开展作品鉴赏环节,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对鼠标的运用能力,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电脑中的“画图”软件进行教学。学生通过画图软件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可以通过这个软件来对自己想要绘制的内容进行绘制,还能够在具有强烈兴趣的情形下进行绘制,提高自身对鼠标的运用能力,并且逐步熟练“画图”这一电脑软件。并且,在课堂结束前十分钟内,教师应当对一些绘制出较为有意义图片的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表扬,使其能够在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教学情境,并且,在潜移默化的绘图过程中,提高学生自身的艺术水平,逐渐的使其对信息技术课堂充满着强大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总的来讲,对于现如今小学信息技术的实际教学情况,教师应当在教学时从实际的教学情况出发,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引导,使其能够更大程度的自己进行动手实践。教师应当根据其课堂上对信息技术的实际掌握情况,对自身教学方案进行一系列的调整,逐步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并在学习信息技术时好奇心的驱动下,提高其自身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志远.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甘肃教育,2019(21):112.

[2]吴蔚青.基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163+167.

[3]周斌.谈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36):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