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玛蒂尔德”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8
/ 2

探究“玛蒂尔德”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周琴

雅安市名山区职业高级中学 四川雅安 625100

摘要:玛蒂尔德的悲剧命运有其必然性。首先社会是个大染缸,它是造成玛蒂尔德悲剧命运的罪魁祸首;其次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态度、人生观、价值观、创作《项链》的意图,是玛蒂尔德悲剧命运的主要因素;再其次讲究门当户对的婚姻,也促成了玛蒂尔德的悲剧命运;最后有一个有钱的女友,有一个处处依着自己的丈夫,是造成玛蒂尔德悲剧命运的又一因素。

关键词:玛蒂尔德 悲剧命运 必然性

玛蒂尔德是莫泊桑短篇小说《项链》中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今天,我们常常将她作为反面教材来教育那些一味追求享乐、爱慕虚荣的人,这无可厚非,但我总认为仅把追求享乐、爱慕虚荣怪罪于玛蒂尔德一人,有些不公正,其实玛蒂尔德的悲剧命运有其必然性。

首先社会是个大染缸,它是造成玛蒂尔德悲剧命运的罪魁祸首。19世纪的法国是一个崇尚浮华、追逐享乐的社会,不同的阶级,物质生活差异极大。玛蒂尔德的家“住宅寒伧、陈设简陋,四壁萧索,桌椅板凳破破旧旧”。吃的也极其简单“丈夫打开汤锅的盖子,带着惊喜的神气说:啊,好香的肉汤!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了!……”;而贵族家庭却是“幽静的厅堂,那里装饰着东方帷幔,点着高脚的青铜灯”,“宽敞的客厅,那里张挂着古式的壁衣,陈设着精巧的木器、珍奇的古玩”,“挂在墙上的壁衣,上面绣着古装人物,仙境般的园林,奇异的禽鸟”。吃的也特别讲究“精美的晚餐,亮晶晶的银器,盛在名贵的盘碟里的佳肴,粉红色的鲈鱼,松鸡的翅膀”。物质上的天壤之别所造成的强烈冲击,为玛蒂尔德的悲剧命运埋下了祸根。

其次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态度、人生观、价值观、创作《项链》的意图,是玛蒂尔德悲剧命运的主要因素。莫泊桑出生在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法战争爆发,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也开始了文学创作。他的小说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本主义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项链》就是其中的一篇。《项链》写于1884年,当时正是法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代,大资产阶级依靠疯狂的掠夺走向垄断,他们过着奢侈的生活,小资产阶级的经济地位极不稳固,他们“升级”为大资产阶级者寥寥无几,相反因破产沦为平民阶层的却越来越多。莫泊桑的小说侧重于描摹人情物态,他常常蔑视、嘲笑小资产阶级对大资产阶级上流的仰慕,但对他们每况愈下的境遇也给予了极大的同情。作者塑造的玛蒂尔德就是这类深受资本主义思想腐蚀的小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

然后讲究门当户对的婚姻,也促成了玛蒂尔德的悲剧命运。在19世纪末期的法国,对于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但对于婚姻如果门不当户不对,即便具备了上述的条件,也进入不了上流社会。美丽动人的玛蒂尔德“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所以她的婚姻并不是她所期望的。婚后“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只好穿得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份似的”,“她没有漂亮服装,没有珠宝,什么也没有,然而她偏偏喜欢这些”,“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她一向就向往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所以一旦有可能,她都会以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根本不去想之后的生活会怎样。这样的世俗婚姻、这样的婚后生活、这样的梦想追求,为她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最后有一个有钱的女友,有一个处处依着自己的丈夫,是造成玛蒂尔德悲剧命运的又一因素。玛蒂尔德有一位有钱的女友佛来思节夫人,婚后她们依然有来往,但现在“她再也不想去看望她了,因为看望回来就会感到十分痛苦。由于伤心、悔恨、失望、困苦,她常常整日地哭好几天”,同一所修道院读书,同样都美丽、漂亮,但彼此婚后生活的差距竟如此之大,怎能不让玛蒂尔德痛苦万分呢?!这让她下定了争取过上和朋友一样富足的生活的决心;玛蒂尔德的丈夫是一位教育部的小职员,能娶到美丽动人的玛蒂尔德,他已心满意足,所以在生活中,他处处依着她,尽量讨她的欢心。“有一天傍晚,丈夫回到家里,神采飞扬,手里拿着一个大信封,说:你瞧!专给你的东西”,“但是,亲爱的,我原以为你一定很喜欢的,你从来不出门,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好机会!我费了多大力气才弄到手,大家都希望得到,可是很难得到,一向很少发给职员,你在那儿可以看见所有的官员”,“他脸色有点发白了,他恰好存着这么一笔款子,预备买一杆猎枪,好在夏季的星期天,跟几个朋友到南代尔平原去打云雀”,不过,他还是答应了“就这样吧,我给你四百法郎,不过你得把这件长衣裙做的好看些”,“你多么傻呀!去找你的朋友佛来思节夫人,向她借几样珠宝,你跟她很有交情,这点事满可以办到”。珠光宝气的朋友刺激着她,小职员的丈夫娇宠着她,这也最终成就了她的悲剧命运。

由此可见,玛蒂尔德的悲剧命运有其必然性,如果要说她本人有什么错的话,错就错在:长得楚楚动人却又生在小职员的家里。今天,生活在无比优越的社会中的我们,再读《项链》时,除了了解小说的批判性之外,还应该从玛蒂尔德的身上获取一些有益的生活启示:仅凭哭泣、抱怨、幻想、死等、高颜值是换不来幸福的;要想获取幸福必须得好学上进、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诚实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