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情趣阅读促语文能力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8
/ 2

新课程理念下情趣阅读促语文能力发展

朱利美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高级中学 广东五华 514400

[内容摘要]在高考语文试卷阅读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以及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刻不容缓应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的情趣尤其重要。作为语文教育者,应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对学生学习语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美读乐读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发展能力。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情趣阅读 语文能力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而且近几年来,高考语文试卷阅读量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学生不能只停留在过去的刷题,而是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但是在现实学习生活中会出现学生不太喜欢去阅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尤其重要。在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在课内外加强阅读,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充满情趣地去阅读呢?

一、把玩文字,品味文学之趣,提高阅读理解与审美鉴赏能力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而语文课堂大半是古诗文的课堂,我们应改变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模式,应加强对学生实践性、趣味性的阅读,应增加审美鉴赏的元素。教师在备课时要去挖掘有情趣的内容,寻找课堂快乐的因子,让学生满怀期待心生好琦充满情趣地去阅读文章。当然老师首先应自己去阅读,赤手空拳地去读,读出自己真实的感受,然后再设想学生读了这些文章时或许会有什么反应,有那些难点,可能会有哪些兴趣,在玩味语文中去解决难题,阅读的兴趣才会浓厚,从而提高学生阅读与审美鉴赏能力。

首先语文阅读少不了品玩古诗词的,品玩古诗文中的炼字炼句,可以提高学生对古诗文阅读的兴趣以及对古诗文的审美鉴赏能力。古人写诗作词是非常讲究炼字炼句的,时常因把玩文字而妙趣横生。古人吟诗作赋力求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确实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会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的,大多便是所谓“诗眼”、“词眼”。如在学习唐诗宋词时,把玩《辛夷坞》中的尾句为什么连用两个动词“开”与“落”?把玩《越女词五首》其三诗中的描写越女为什么是“佯羞”不出来呢?把玩《月夜》一诗中描写有儿女为什么写妻子是闺中只“独看”,会不会相矛盾呢?把玩文字,教学效果也许会更好。如把玩《归园田居》一诗中的“误”字,此字跟诗眼“归”遥相呼应,一个“误”字把全诗的情感带到了高潮,真是用得惟妙惟肖。教师可以借炼字炼句活跃一下课堂的氛围,让学生去讨论此字或词句的妙处。文言文也如此,《小石城山记》中的“奇”字;《黄州快哉亭记》中的“快”字;《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字等等都是上等可品玩的文字。古人炼字,真可谓是字字斟酌,另辟蹊径,因此让学生去品一品其中的许多乐趣。借品字为切入口来鉴赏手法、描写内容和情感主旨,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同时也可以用此方法引导学生阅读课内外古诗,不断地提高我们的古诗鉴赏能力及对古诗文的审美情趣。

其次,现代文阅读也如此,关键之处用什么字都是有巧究的,多探究研讨这些节骨眼处的字,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大多数学生可能只注意到“浮”这个动词,但此句更好玩的是探究研讨那个“青”雾,为什么不是“轻”雾?让学生选词填空,九成的学生都选成了“轻雾”,作者为什么避开了常用词?那是因为在月光的笼罩下的荷塘上面,雾就不但是轻柔的了,而且是有颜色的啦!那雾就看起来是青色的轻纱了,顿时会让学生顿悟,这字儿真得是别有一番情趣呀,耐人寻味, 给人以无穷的想象。一个“青”字,用得绝妙之极,体现了朱自清具有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尤其是体现了他的散文语言的凝练美。如《故都的秋》明明写的是“北国之秋”为什么要先写“南国之秋”?《林黛玉进贾府》一开头为什么要描写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跟下文内容有何联系?品玩这些文字,确实能感受到中国文字独特的魅力,培养学生文学趣味。

二、玩赏关联,学会系统总结,提升阅读理解与发展思维能力

新课标提出“任何学科都要培养思维能力与品格”。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而阅读又是语文科的重中之中,所以以情趣阅读促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可以说是语文的重头戏。外国教育家奥苏贝尔说:“学习者应具有把新知识和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知识,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心向作为有意义学习的首要条件。”注意书中提到的新旧知识,建立联系,教师不能硬性灌输,要引导学生实践性思维相联系,以促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新课标如此强调思维发展,那么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学会联系,促进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呢?

一是精品阅读可寻找知识的关联点:引导学生阅读新课文时可联系所学过的课文,特别是有相关联的课文都可以联系起来玩味玩味。温故而知新,可以丰富知识,可以巩固知识。学生随着学识的渐长,体会不同文章相似的人文之味,学会联系去寻找知识的链接点,语文思维能力自然能得到提升。如学习苏轼的《后赤壁赋》时,定要联系之前所学过的《前赤壁赋》,这姐妹篇章都是在“乌台诗案”后,为排遣内心郁闷,泛舟赤壁,写下的文章。作者时隔三月,再游赤壁,赤壁景象变化如此之大,才引发了这么大的感慨“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假如不联系前篇,是难以理解后篇的人文精神。当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时,可以设置这么一个情境,题目是“拿来主义”,作者为什么要先讲“送去主义”? 这样设置的问题,学生读课文时自然能联系到后文所写的我们应该怎么拿来,而不应该送去;当学习施耐庵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可以抛出这么一个问题,李小二这个小人物可以删掉吗?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去研究李小二跟下文情节展开的关系,然后知道李小二看似是小人物却起着大作用:没有了他,故事情节都无法展开了。用问题激发学生自我阅读的兴趣,肯定比单纯的讲解效果会好得多,也更能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的能力。通过联系比较阅读,也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审美鉴赏思维发展的能力。

二是系统阅读可建立知识体系:指引学生读课文时须联系相关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人生态度,善于联系总结作者的一些写作手法和技巧,横向和纵向都可以积累,建立知识体系。知人论世,文章合为时而著。应该大致要知道作者写文章时的背景及他自己的心态,要善于自己总结。作为叫者应启发学生在阅读书籍中,一定要学会建立知识体系,这样才能扩散思维,提升语文能力。如可以给李白诗和杜甫诗建立知识档案。读诗仙李白的作品,要联系他经历过盛唐的太平盛世,也饱受过"安史之乱"的战争苦痛,喜欢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来表达他的冷热两端、痛并快乐着的情怀;且李白生性嗜酒,诗作中多以醉时所写,代表作《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多首,这些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绝对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而读诗圣杜甫的作品,要联系他是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时值安史之乱,喜欢用写实的手法来表达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杜甫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诗风沉郁顿挫,创作的“三吏”和“三别”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又被称为"诗史"。这样学文章就能把作者的人生经历及背景、主题都联系起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充满丰富的知识的课堂,相信学生会更感兴趣,思维也会更活跃。

三、玩味情感,体味人性之美,增强阅读理解与写作运用能力

学习语文单靠课本阅读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课外阅读,才能从书中体会百味人生,才能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要去读各种文体的文章,各类题材的文章都要去涉猎,这样才能提高自我审美的能力。品读人性之美,让学生养成喜欢读书的好习惯,感受情感之美。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之美,诗歌美在婉约豪放,体味人生的柔情阔达。元稹吟“曾经沧海能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美在柔情;李白吟“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美在豪放;杜甫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美在韵律。引导学生品味小说之美,美在情节曲折离奇,体味人生的多姿多彩。学生会为《西游记》中孙悟空有勇有谋而多次救出唐僧而感到惊喜,也会为《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谋略和难得的才干而佩服;也会为《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个好汉个个嫉恶如仇感到惊讶,以及会为《红楼梦》中贾宝玉爱不由己,情不由衷而伤心。同样可以引导学生品味散文之美,美在形散神不散,体味人最深的灵魂之处。读朱自清的《匆匆也》我们感到时光从身旁悄然离去,不可触及,一去便不复返,告诉学生要爱惜时间,把握时间的分分秒秒;读鲁迅的《朝花夕拾》,让学生去深深体会到旧社会黑暗剥削势力的强大;读老舍的的《骆驼祥子》让学生领略到了祥子悲惨命运的遭受。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之美,感受情感之美。

在有了丰富的阅读的基础上,相信写作就不会是件难事了。学会表达情感之美,增强语言文字与写作运用能力。阅读只是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听说读写才是一体化的教学。引导学生阅读报刊杂志时,可圈点批注、摘抄书作、写写读后感。还可以促读、促写,如读书交流会、习作分享、辩论演说等等。听说读写能力,要一并进行。首先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篇美文,每个月读一本名著,品读之后写出自己的见解,专门利用读书笔记做好这一项学习任务。久而久之,发现学生表达能力越来越强,情感表达越来越美了。其次我们可以利用课前演讲形式,分享阅读,所读过的名著、素材、社会新闻都可以在课堂内外分享,学生在演说前的准备其实就是一种写作的过程。

总之不断地拓展阅读内容,拓宽阅读途径,激活写作思维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美读乐读中促进了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一版。

[2]马光复.中学生阅读方法[M].北京:知识出版社,2010.9。

[3]彭玉平.唐宋名家词导读新编[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5。

[4]罗宗强、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

[5]朱立元.美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