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在老年退行性瓣膜病中的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9
/ 2

超声心动图在老年退行性瓣膜病中的诊断价值

王晓霞 吕晓静

武警山西总队医院   山西太原     030006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在对老年退行性瓣膜病的诊断中,超声心动图的应用对其有何作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需分为两组研究对象,调取在我院接受诊断的老年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其临床诊断资料共640例,其中经超声心动图确诊患有老年退行性瓣膜病的患者有285例,为瓣膜钙化组,其余355例为无瓣膜钙化组,即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心脏房室大小、心脏瓣膜形态、厚度、活动度、回声、左室壁厚度和左心功能。结果:285例老年退行性瓣膜病患者中,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其中主动脉瓣钙化发病率(73.68%)最高,二尖瓣环钙化(14.75%)次之。瓣膜钙化组患者左室增大、左室壁肥厚、射血分数<50%和心率失常患者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超声心动图可以及时发现左心功能及形态的异常,检查具有无创性,值得推广,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超声心动图;诊断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SDHVD),又称老年钙化心脏综合征、老年钙化性心瓣膜病、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主要的发病群体,且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超声心动图具有无辐射性、无创性等优点,主要检查心脏及大血管的结构功能情况,是临床上用来诊断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一种普遍使用的手段。本次实验调取在我院接受诊断的老年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其临床诊断资料共640例,其中老年退行性瓣膜病患者285例,为瓣膜钙化组,其余35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心功能有何区别,对其统计结果进行探讨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调取在我院接受诊断的老年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其临床诊断资料共640例,其中老年退行性瓣膜病患者285例,为瓣膜钙化组,其余355例为无瓣膜钙化组,即对照组。对照组中女性162例(45.63%),男性193例(54.37%),患者年龄分布范围是:65岁~84岁,平均(76.92±2.18)岁。观察组285例患者中,女性146例(51.23%),男性139例(48.77%),患者年龄分布范围是:61~82岁,平均(78.09±2.45)岁,对比了患者的所有基本资料,发现数据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方法

指导患者左侧卧或仰卧,用ATL—8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全方位观察患者心脏瓣膜形态、回声、厚度、血液等情况,获取右心室、左心房的大小数据。

1.3诊断指标

(1)主动脉瓣硬化、钙化:主动脉瓣瓣膜回声增强,活动不灵活,厚度增加,且大于等于3mm。(2)二尖瓣硬化、钙化:二尖瓣叶回声有增强现象,呈斑块状,厚度增加,且大于等于3mm。(3)肺动脉瓣硬化、钙化:回声增强,血液信号异常,肺动脉瓣当右心室进行收缩时张开度异常。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20.0软件包对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的诊断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对两组患者心脏结构、左心功能和心率失常情况对比采用计数方式和x2检验,差异显著性水平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不同年龄段的患病率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患病人数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数据见下表1:

表1 不同年龄段的患病率(%)

年龄段

60-70

70-80

80以上

患病人数

20(7.01%)

122(42.81%)

143(50.18%)

2.1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瓣膜受累情况

主动脉瓣钙化发病率(73.68%)最高,二尖瓣环钙化(14.75%)次之,数据见下表2:

表2 患者瓣膜受累情况(%)

年龄段

主动脉钙化

二尖瓣环钙化

主动脉合并二尖瓣环钙化

患病人数

210(73.68%)

42(14.75%)

27(9.47%)

2.3两组患者心脏结构、左心功能和心率失常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左室增大、左室壁肥厚、射血分数<50%和心率失常患者人数明显比对照组多(P<0.05),数据见下表3:

表3 两组患者心脏结构、左心功能和心率失常情况对比(%)

组别

n

左室增大

左室壁肥厚

射血分数<50%

心律失常

观察组

285

16(5.61%)

19(6.67%)

10(3.51%)

96(33.68%)

对照组

355

5(1.41%)

4(1.13%)

2(0.56%)

70(19.72%)

X2

/

3.423

p

/

<0.05

3讨论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是由心脏瓣膜结缔组织发生病变引起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该病初期表现不明显,患者容易忽视,病情发展后临床症状也没有特殊性,容易发生漏诊现象,随着病情的发展,心脏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主动脉瓣膜和二尖瓣环会出现硬化、形态改变、增生变厚等现象,患者会出现心率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等情况,病情恶化较快,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及早确诊病情并进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超声心动图能对心脏形态结构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检测的各项指标准确度高,为医生的诊断提供精准数据,并且仪器简单易操作,诊断准确率高,具有无创性,不会给患者带来检查的心理压力,老年人对此检测手段接受度高,较为满意。

经过对本次实验的结果分析发现,年龄越大的患者越容易患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该病最主要的表现是主动脉瓣钙化,其次是二尖瓣环钙化,并且患者出现左室增大、左室壁肥厚、射血分数<50%和心率失常的现象比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现此类现象的概率明显多很多,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超声心动图可以及时发现左心功能及形态的异常,检查具有无创性,值得推广,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苏爱军.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或 24h 动态心电图、血尿酸水平对于诊断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诊断价值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3):39,42.

[2] 罗晓婷,安县朝,舒俊,孟小丽,韩宝华.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的超声诊断方法和结果分析.影像技术,2017,29(1):13.

[3] 马麟,廖宝兰,钟周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观察.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8):1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