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高校研究生导师岗位动态管理精细化程度的探索——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3
/ 2

对提高高校研究生导师岗位动态管理精细化程度的探索——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

李明伦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沈阳 110168

摘要

针对目前大部分高校校院两级研究生导师岗位粗放式管理现状,沈阳建筑大学以辽宁省教育厅开发推广高校研究生指导教师综合评价与分析系统为契机,结合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各项工作开展的新思路、新做法,对如何进一步提高高校研究生指导教师岗位动态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进行了探索和分析。

关键词:导师岗位 精细化 动态管理

0. 前言

2017年,辽宁省教育厅开发了高校研究生指导教师综合评价与分析系统,并全面推广到省内各高校,将其作为对各高校研究生导师基础信息管理及导师指导能力常态化监测的平台,并要求各高校定期组织本单位研究生导师进行信息维护并完成审核,同时明确所填报内容是确定各高校招收研究生和导师指导研究生数量、高校绩效考核管理及学科建设水平评估评价等调控各项教育资源分配的重要参考依据。此举体现了宏观的导师管理精细化以及微观的教育资源调配精细化,也借此对省内高校导师队伍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本文主要阐述高校普遍在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沈阳建筑大学的实践做法,探索提高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岗位动态管理精细化程度的可行方法。

1. 目前高校导师岗位管理存在的问题

就像本科扩招一样,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推进,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持续扩大,研究生教育正由精英化教育向普及化教育甚至大众化教育过渡。在校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保障研究生学位授予和培养质量的难度也随之增大,而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和核心保障者就是导师,所以,高校研究生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间接体现在导师队伍建设水平上,如何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素质过硬、结构合理、趋于稳定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成为重中之重。

针对上述对导师队伍建设的四点要求,目前,很多高校主要都在前两点上下功夫,着重在围绕高水平师资引进和提高导师培养质量上完善制度,加强建设,但是在研究生导师岗位监控和信息化管理方面,很少将其作为一项专门工作去开展和落实,岗位监控和信息化管理作为后两点要求的保障,首先起码要做到对导师整体信息的精准掌握,很多高校并没有形成全面精确完整、实时动态调整的导师信息库,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

(1)人事部门聘任与研究生导师遴选不挂钩。人事部门聘任的不是导师而是教师,被聘任者需申请并通过学校导师遴选程序方具备导师资格。此外,学校遴选的校外兼职导师也不经过人事部门聘任手续,只是作为兼职导师履行培养职责。所以导师整体情况掌握在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而非人事部门。

(2)以往粗放式管理的遗留问题。导师主管部门也有自身的难题,以导师岗位管理为例,很多高校导师遴选办法规定导师若连续两年未招收研究生,则自动撤销其导师资格,想继续指导研究生就需要重新申请导师资格,以此实现导师岗位的动态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高校没有严格对导师未指导研究生情况的统计和审查,导致导师遴选工作出现混乱,同时丧失导师岗位动态管理的实质。

(3)管理系统数据库维护滞后。随着各项事业的信息化发展和无纸化办公的不断推进,高校都有着自己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绝大部分研究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都要依托于系统完成,导师管理也不例外,但是管理平台需要全面准确的信息数据库来支撑。以研究生与导师双向选择为例,研究生信息来自招生信息库,数据十分完整准确;而导师信息库则是动态变化的,比如导师人事和专业隶属关系变化、招生学科领域的调整等等,然而这些变化却未能全部实时准确的反映在管理系统当中。

(4)内部各部门管理系统信息库互不兼容。很多学校存在人事系统、科研系统、研究生教育系统互相不兼容、不联动的情况,校内系统不打通,导师就常常无法兼顾所有系统的同步更新维护,同时也增加了导师信息管理的工作量。

2. 沈阳建筑大学在加强导师精细化管理方面的做法

  1. 整理汇总现有数据,建立完整的导师基本信息数据库

全校研究生导师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是导师队伍整体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信息库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真实性决定了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程度。然而,高校研究生导师涉及人员复杂,学校与学院间掌握的导师基础数据存在出入,原因有:

①导师遴选有时会有校级直接遴选和院级推荐遴选等不同情况,有时对遴选导师的定位不清,信息掌握不全,在后续各项工作中,对于界定不清的导师关系,易出现管理上的疏漏。

②导师岗位是动态变化的,导师岗位不是终身制,随着导师的退休和调离、以及人事调动,相应的隶属关系都随之改变,存在岗位信息变更不及时的情况。

③很多导师对个人信息的维护工作并不重视,以辽宁省研究生导师管理信息平台为例,每年需要导师个人登录并维护九部分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近五年指导研究生情况、科研情况等),学校组织,学院落实,导师执行,但总存在导师不及时维护,或推给研究生代替自己进行维护等主管情况,导致信息维护不准确不充分。

学校每年导师遴选、导师考核、导师招生资格审核等工作,如果组织者没有事先明确对导师的审核方法和审核标准,就无法将上述具体工作做实做透做顺。沈阳建筑大学在2019年通过整理历年来导师资格认定文件以及研究生教育管理后台数据,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但信息相对老旧的导师信息库,之后结合年龄、人事关系以及指导研究生情况筛查,初步整理出学校目前现有的导师岗位信息数据库,兵整理汇总了近四年研究生与导师双选结果数据库,以此作为导师管理各项工作开展的依据和保障。

  1. 落实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任务要求,将导师年度考核与招生资格审核工作结合开展

沈阳建筑大学研究生院在每年年中开展导师年度考核工作以后,按照本年度参加导师考核的人员情况,将其作为确定当年指导研究生数量限额的依据;同时将导师考核结果与同期完成的导师遴选结合,作为随之开展的下一年度导师招生资格审核(及招生章程中导师招生资格部分)工作的绝对依据。

  1. 建立导师动态数据更新与导师管理工作审核相辅相成的工作机制

沈阳建筑大学研究生院在审核导师招生资格以及导师年度考核结果的时候,以(1)中形成的导师信息动态更新的最新数据库为参照,除了审核各学院报送的导师的情况的正确性外,对于没有上报但是导师信息库中存在的导师也会进行统计,并将出入情况一并反馈至学院,由各二级学院跟导师本人核实并反映情况,以实现研究生院与二级学院的信息交互,不但能够进一步校正导师信息库,而且能够确保校院掌握的导师信息能够保持一致、以持续校正的导师信息库为基础,达到导师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3. 结语

导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力量,如何进一步提升导师队伍建设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掌握导师岗位信息尤为重要。导师信息管理是一项动态管理工作,同时贯穿导师队伍建设和导师管理各项工作始终,具有工作内容多样、对象分散、动态变化的特点。沈阳建筑大学在探索导师精细化管理方法的过程中,注重建立和依托动态调整的导师基础信息数据库,通过加强自主审核,逐年核准导师岗位,并结合年度导师考核情况,与导师主要依托单位之间建立交互式同步数据库,以此作为导师动态管理的依据,以及每年导师招生资格审核和导师招生计划分配的执行依据。对于不满足招生条件以及超龄导师,按照特殊人员记录在案,并结合学校学科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严格其申请继续指导研究生的审批和备案程序,通过完善导师信息库不断提高导师管理各项工作开展的严谨性和关联性。

5f27a79a51aeb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