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在疫情传播中的作用与防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3
/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在疫情传播中的作用与防控研究

赵兴惠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0031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目前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爆发疫情,无症状感染者使传染范围扩大,疫情防控也变得更为复杂。因此,本文对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在疫情传播中所产生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防控策略。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疫情传播

引言:新冠肺炎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引起的病症,与SARS病毒有较高的相似性,疾病可以通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介导入侵人体细胞。目前,针对这一疾病的特效药和疫苗仍处于研发阶段,尽早诊断并提前隔离,是防治新冠肺炎的关键。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在疫情传播中作用

根据国家与部分省市对密切接触者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存在二代病例情况,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也显示,部分无症状感染者导致聚集性疫情,而且部分样本显示,无症状感染者呼吸道样本中病毒载量与已经确诊病患无明显差异。由此可以看出,无症状感染者也存在传染性,但是,关于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期长短、传染性、传播方式等,都需要进一步展开研究。部分专家提出,因为无症状感染者患者呼吸道标本能检测出病原核酸,但是,通过打喷嚏、咳嗽等方式传播机会少,所以确诊病例也较少[1]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防控措施

2.1 加强健康码管理

将所有聚集性疫情报告与病例个案调查进行汇总,筛选出含有无症状感染者的聚集性病例资料,收集基本信息和临床资料。在大数据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健康码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和使用。健康码简单、客观而且容易推广,所以应用效果较好。在综合医院内实行健康码与体温检测双层管理,期望真正实现全覆盖、无盲区。按照当前防控要求,对出入公共场所、医院等场所的人员进行检查,需要出示健康码。如果检验为绿码,则可以通行。因为人员具有流动性,为了加强各个地区、场所防控管理,需要把握好管理力度,防止出现错漏情况。例如,对于存在发热或者健康码为黄色、红色的人员进行国内、国外旅居史等流行病学史进行检查,之后再次进行扫码。对于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或者与新冠肺炎患者有密切接触者,需要隔离检查[2]

2.2 扩大核酸检测范围

无症状感染者可能会增加复工复产工作环节的风险,一旦发现无症状感染者,要立刻展开隔离观察,并详细记录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同时,对生活或工作在同一场所的人群进行重点排查。通过这种方式,尽可能确定更多的无症状感染者,减少病毒传播机会,加强疾病防控力度。根据党中央号召扩大全国核酸检验范围,要求对无症状感染者进行更积极地排查,确保早期主动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坚持安全、质控与全覆盖原则。重点对医院进行安全防护与生物安全检查,从标本的采集、运送和送检等环节加强管理,并且对医疗废弃物的收集与转运进行管理。学者叶莹等人研究提出,对于到医院就诊的所有发热病人,必须实现核酸检测全面覆盖,并且对于有发热症状的疑似病例,要留院观察,对有所住院患者、陪护人员和医务工作者都要全面检查,主动筛查处无症状感染者[3]

2.3 坚持“四项杜绝”原则

目前,国内疫情防控中心在对无症状新冠肺炎感染者进行筛查和控制的主要途径包括:对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期间的主动检测,对聚集性疫情调查中的各类人员进行主动检测,对新冠肺炎病例传染源追踪过程中暴露人群进行主动检测,此外,还要对有境内外新冠肺炎病例持续传播地区、居住、旅行人员进行主动检测。在日常检验和防控工作中,坚决落实以下原则:

2.3.1 杜绝密切接触

杜绝密切接触。人与人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要保持1米上的安全距离,特别是在医院内一般诊疗的病人和医护人员,也要保持安全距离[4]

2.3.2 杜绝人员聚集

因为新冠肺炎病症有聚集性爆发的特点,要避免人员聚集。在公共场所内人员密集环境内要重点管理。设置等候区、服务区等隔离区域。在医院内同样要为每一个科室设置专门的等候区和家属等待区,严格限制探视时间。对公共区域内进行定时消毒,特别是在电梯、餐厅等人员相对密集和流动性强的场所,要持续加强管理[5]

2.3.3 杜绝暴露

在说话、咳嗽、打喷嚏等行为发生时,会产生气溶胶,所以要做好科学防护。在外出时要佩戴口罩,在与人对话交流时,也要在佩戴口罩后保持安全距离,尽量避免直接接触。重点场所工作人员需要穿戴好防护服,佩戴口罩和眼罩。

2.3.4 杜绝旅居

鼓励人们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在节假日尽量减少旅行。没有特殊情况,不提倡人员旅居,跨省市、跨国旅行。

总结:综上所述,我国通过快速且有效的应激反应体系,在全国人民的积极响应与配合下,国内新发新冠肺炎病例数已经控制在较低水平。但近期境外输入特别是无症状感染者检测难度大,表明疫情仍需要得到高度重视。随着对新冠肺炎进一步了解,对疫情加强防控,有关新冠肺炎对诊断、治疗和防控措施也将更完善。

参考文献:

[1]吴尊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在疫情传播中的作用与防控策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06):801-805.

[2]王新宙,任曼,候彦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分子诊断技术及其防控措施[J].医学信息,2020,33(11):27-29+33.

[3]叶莹,尤爱国,黄学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中无症状感染者与确诊患者的流行差异[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0,19(06):492-497.

[4].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系列问答[J].健康中国观察,2020(05):95-96.

[5]王贤,郑璐.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如何?怎么排查?[J].智慧中国,2020(04):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