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数学符号意识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0
/ 2

小学低段数学符号意识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

张瑜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新区小学 710300

摘要:在当前的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着重关注小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即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数学符号的认识、书写、理解以及正确运用。低年级数学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孩子们认识数、数的概念以及对于数字的敏感程度。因为数学中的符号较多,而且大都比较重要。因此要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为孩子以后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符号意识;含义;表现形式

数学符号在数学中是运用最多的一种工具,它可以直接地对数学信息进行直观表达,并且在进行数学计算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况且数学符号非常多,每个符号代表的含义都不一样,有时同一个数学符号在不同的表达中代表的也不是一个层次的含义。因此,小学低学段的数学教师务必要重视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及其表现形式的培养,从而方便学生对数学符号的理解并且能够进行相关的数学计算。

一、有关“符号意识或符号感”含义的不同看法

最开始的时候,数学符号的意识被称作“符号感”,但是后来由于各界看法的不统一,就改称为“符号意识”。国外一部分的数学专家和学者在理解数学符号的含义时,更倾向于认为数学符号是一种用于预测和学习数学的工具,并且在他们看来,符号感是一种感觉,是一项不太准确的技能,它可能主要用于推理、估测、验算等,并不认为它可以应用到实际的数学运算和推理中;而另一部分数学专业的人才他们对于数学“符号意识或符号感”含义的理解却截然不同。他们认为数学符号感是一种可以实际参与数学应用的技能,它不是虚无缥缈的假象、或者不切实际的推理、猜想,它是可以实际应用并且有现实依据的,而且对于一种数学符号的使用还可以通过最基础、简单的四则运算找到印证。因此,对于数学“符号意识”人们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并且各持己见,即使是到现在,不同的人对于数学符号意识也有不同的看法,因为从不同的角度去讨论这个问题,或许结果是不一样的。

二、符号意识的含义

数学符号是人们进行数学表示、运算、推理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符号的教学十分重要。因为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它既是小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他们逐步提升数学成绩的关键。此外,在理解数学符号意识时,把这个词拆分为数学符号和意识,那数学符号就比较好理解了。就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初步进行数学学习时,能够通过对数学符号的深层理解和应用来学习数量变化以及一般的数学运算,掌握运算规律和法则。它可以帮助小学生掌握数学的规律、深入了解数学,为以后解决数学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相对而言,意识就是一个心理学层面的词,它是指人的主观意识,与人的思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一种让学生把数学符号印到脑海里的具体体现形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三、小学低段符号意识的存在性、符号类型及其表现形式

3.1关于用符号表示数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年龄较小,学习能力比较弱,所以小学低年级数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孩子们认识数字,会查数,之后再每学年对孩子的要求进行逐渐增长。数字符号也是对数的加工和表示,对于数的表示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就数的起源和发展来看,人类社会本身是没有数这个概念的,在原始人的时代,那个时候的牛、羊、狼等动物比较多,人们开始发现一只羊与一群羊看起来是不一样的,所以人们便产生了对数的认识,人们开始用石子、绳子等等这些物象的东西来表示数。后来再到罗马数字的出现,人们用手指来表示数,以至于后来出现了“I、V、VI”等这些符号。再后来就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出现了阿拉伯数字,比如“1、2、3、4”这些,现在阿拉伯数字已经发展为世界通用的了。由此可见,数的表示是一个随着人类的进步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小学生学习写数字就是学习数学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基础部分。

3.2关于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小学低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数的认识和计算是最基础的部分,目的是让孩子们能从具象化的物体表示数的形式上来了解抽象的数字代表的具体概念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比如,在学习一年级数学时,教学大纲要求孩子们要认识“>”、“<”、“=”这些符号,并且能判断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比如3>1,4<5,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利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水果来帮助同学么理解,“我有3个苹果,而你只有一个苹果,那你的苹果是不是比老师少呢?”“小明有4个橘子,而他的同桌有5个橘子呢,那谁拥有的句子更多呢?”通过这种物象的举例子,引导孩子们用比较熟悉的东西来代表数字,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加快速学习数字。再比如学习“+、-、×、÷”时,用这类数学符号可以表示数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比如“2+2=4,5-2=3”这就是数量之间的变化,通过加减乘除这类数学符号来表示阿拉伯数字之间的变化,在帮助小学数学在学习、书写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总的来说,小学低年级数学符号的教学是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数量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变化规律的。

3.3关于使用符号可以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

对于小学低年级数学的教学,往往除了需要使学生认识数以及数学符合等,还要求小学生能够使用数学符号进行一般的运算和数学推理。一般在起初学习数字的概念以及数量变化时,教师通常采用具体的事物来帮助同学们理解学习,那么对于小学数学的一般运算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比如,在一年级学习《减法》时,教师说“小美有4个西瓜,可是她吃不完,她就把西瓜分给了小月2个,那小美还剩几个西瓜”?“东东有3个足球,他分给了石头1个,他还剩几个足球”?这种利用实际情况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可以给学生一种解决生活问题的错觉,会使他们对于计算更加感兴趣,也会很容易使同学们明白“4-2=2、3-1=2”,小学生很容易想到直接把数字相减就可以了;而对于不同的事物之间,孩子们可能就不明白了,比如2个西瓜和1个足球之间,小学生们可能就不会再使用上面直接把数字相减的方法,因为西瓜和足球是两个不一样的事物,所以,在教会小学生充分理解数量关系之后,就要改善教学方法,把重点放在数字符号和运算符号上。还有关于数学运算的推理,比如在学习《加法》时,要让同学们明白3+2=2+3这其实就当于加法的交换,只是两个数字位置交换,但是数字却没有改变,那么它们的和自然也就不会变。因此,在让同学们学习数学的一般运算时可以先采用物象具体地教学,然后在学习四则运算的具体运算时,通过引导他们联系之前的知识让同学们有数学符号的意识,更好的明白其含义。

结束语

总的来说,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的教学十分必要且重要。它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还方便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数学推理及计算。因为数学符号是学习数学的关键性知识,只有同学们充分了解并掌握数学符号的含义和形式,才能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更加顺利、有趣,从而爱上数学。

参考文献:

[1]李艳琴,宋乃庆.小学低段数学符号意识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J].课程.教材.教法,2016(03):92-97.

[2]李艳琴,宋乃庆.小学低段数学符号意识测评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J].教育学报,2018(04):23-28.

[3]李艳琴,宋乃庆.小学低段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8(05):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