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0
/ 2

尿常规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宋明宇

虎林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 虎林市 158499

【摘要】:目的 针对尿常规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尿常规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对其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探讨。结果 尿常规+尿液有形成分分析联合检测的诊断阳性率高于尿常规检测(P<0.05),检验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尿常规+尿液有形成分分析联合检测结果得知,亚硝酸盐的特异度最高,其次为细菌定量、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酯酶。结论 临床对尿路感染患者诊断中应用尿常规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有助于迅速筛查与排除尿路感染,从而节省尿培养操作,诊断价值高。

【关键词】:尿路感染;尿常规;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初筛价值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routine urine and analysis of urine physical composi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urine routine and urine visible component analysis in the diagnosis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8 to June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Urine routine and urine physical components were analyzed, and the application value in clinical diagnosis was analyzed and discussed.Results The diagnostic positive r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routine urine test (P<0.05), the test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ecificity of nitrite was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bacterial quantification, white blood cell count and neutrophil esterase.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urine routine and urine physical component analysis in the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s helpful for rapid screening and elimination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thus saving the operation of urine culture and high diagnostic value.

【 Key words 】 : urinary tract infection;Routine urine;Analysis of visible composition of urine;Early screening value

尿路感染属于一种较为多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多因各类病原体(真菌、病原菌等)感染所致。清洁中段尿的尿培养是当前诊断尿路感染的金标准。但由于尿培养等待时间至少需要3d及以上,且诊断阳性率相对较低、成本高等缺点。故而,临床医生往往会在等待尿培养检测结果期间给予适当抗菌药物,这样就会增加了细菌感染尿路的可能性。尿常规检测有助于诊断尿路感染早期,同时结合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可缩短检测结果等待时间,迅速筛查出阴性标本。本文结合我院收治的80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尿常规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在其中的诊断价值,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例,女49例,年龄6~68岁,平均(32.4±3.2)岁。80例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1.2诊断方法

首先在尿常规检测中对亚硝酸盐、中性粒细胞酯酶进行研究。采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对亚硝酸盐、中性粒细胞酯酶进行检测。半定量方式表示中性粒细胞酯酶,定性结果表示亚硝酸盐。随后同时结合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中对细菌定量、白细胞计数进行研究。采用全自动尿液有形成份分析仪对细菌定量、白细胞计数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

评价并同步记录:①单独进行尿常规检测与联合检测的诊断阳性率;②每个检测指标的诊断效能。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项目数据资料均纳入SPSS21.0软件分析,t检验与χ2检验,P<0.05可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检验方式的诊断结果对比

尿常规+尿液有形成分分析联合检测的诊断阳性率高于尿常规检测(P<0.05),检验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中检验方法的诊断结果对比 [n(%)]

检验方法 例数 阳性 阴性

尿常规检测 80 35(43.7) 45(56.3)

联合检测 80 17(21.2) 63(78.8)

2.2联合检验的诊断效能

经尿常规+尿液有形成分分析联合检测结果得知,亚硝酸盐的特异度最高,其次为细菌定量、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酯酶,见表2。

表2 联合检验的诊断效能

监测指标 特异性 灵敏度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亚硝酸盐 0.981 0.316 0.797 0.209

中性粒细胞酯酶 0.572 0.704 0.416 0.296

细菌定量 0.858 0.298 0.479 0.132

白细胞计数 0.826 0.300 0.524 0.127

3讨论

在诊断尿路感染过程中主要是以尿定量细菌培养进行检测,该检测方式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精确度较高的优势。但有大量临床实践显示,存在≥65%患者的尿培养结果呈阴性,加之检测耗时长、成本较高等,降低了诊断有效性、初筛性价比。泌尿道内含有尿液有形成分,主要是由排出、渗出以及脱落结晶所形成,如结晶、细菌、霉菌、细胞等。有研究指出,充分结合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有助于明确筛查出尿路感染,即白细胞计数增加则可初步诊断为尿路感染。另外,还可从尿路上皮细胞数目作为一项检测指标,可有效预测出尿路病变实际部位。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过程中,可正确反映出不同部位泌尿系统的病变状况。另外,还可缩短检测耗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稳定性,且还避免出现故障。但若单纯采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进行检测,仍然容易存在假阴性问题。经深入分析,可能是由于难以对活菌、死菌予以区别,从而无法获取正确的药敏信息。因此,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升初筛价值,可与尿常规方式联合检测。据本次研究结果得出,血常规中的亚硝酸盐特异度最高,其次为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中的细菌定量,表明将尿常规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联合检测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漏诊、误诊风险,提高初筛效果。总之,通过检测亚硝酸盐、中性粒细胞酯酶、细菌定量、白细胞计数可为初筛尿路感染提供可靠性参考依据。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尿常规+尿液有形成分分析联合检测的诊断阳性率高于尿常规检测,提示应用尿常规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可有效检测出阳性标本,从而进一步提高诊断阳性率。经尿常规+尿液有形成分分析联合检测结果得知,亚硝酸盐的特异度最高,其次为细菌定量、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酯酶。

综上所述,临床对尿路感染患者诊断中应用尿常规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有助于快速筛查与排除尿路感染,从而节省尿培养操作,诊断价值高。

参考文献

[1]熊明珍,王志娟,聂颖俊.尿常规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初筛价值[J].医疗装备,2018,7(2):63-64.

[2]岑恩光.尿有形成分检测联合应用干化学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7,15(4):384-387.

[3]虞培娟,张杲琳,严茹红,冯萍,孙兰云,朱雪明,王敬华.尿液有形成分分析联合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2018,33(4):299-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