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爱不爱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5
/ 2

妈妈,你爱不爱我?

亓新英

潍城区潍城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山东省潍坊市 261057

在孩子成长的漫漫旅途中,家长对孩子真正的教育绝不是来自于数不胜数的课外辅导、家庭成员之间冷谈的相处,而是给予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与温馨愉悦的家庭氛围,在教育上多年,目睹了众多问题家庭和问题孩子,下面是我去年访谈的其中一个事例。

在一个周日上午,接到一位老同学的电话,说她的一位朋友的女儿乖巧学习好,但跟儿子的关系非常紧张,因我在教育一线上工作多年,于是同学向朋友推荐了我,让我尽力帮帮她们,我爽快答应,并约好下午见面。

两点半左右,一位漂亮的妈妈带着两个孩子来了,乖巧可爱的女儿,不拘言笑的儿子。女儿微微依靠在妈妈身边,看上去跟妈妈关系融洽,在一旁有些沉闷冷静的男孩,看上去却微微有些不符合他年龄的老成。我们来到客厅后,我先跟女孩聊了几句,女孩面带微笑,漂亮懂事,男孩在一旁表情凝重,一声不吭,当我与这个男孩沟通时却有了些困难。这个男孩长得十分健硕,说话声音却小的出奇,脸上自始至终带着忧郁和困惑,我对这位妈妈说“这个孩子不快乐”。一谈到儿子,妈妈的脸上渐渐露出了担忧的神色。她对我讲述到,母子俩总是发生冲突,一谈学习就会生气,矛盾历时升级,她既焦虑孩子的学习又想帮助孩子,但总是引起冲突争吵。在交谈中,妈妈说着说着泪水却几番溢出眼眶,看得出,这是一个着急的妈妈,一个无奈的妈妈。

面对母子之间疏远尴尬的气氛,决定先让妈妈带妹妹回避一下,来留出充足的空间,与男孩独处,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面对一直沉默的男孩,我先试图打开他的内心,便寻问起了他的兴趣爱好。他告诉我他喜欢力量型的运动,骑自行车、网球,尤其喜欢拳击,学过许许多多的兴趣班,跆拳道、萨克斯、超强记忆、书法、网球等等,父母也曾给他报兴趣班而投入了高额的花销。紧接着他又与我谈起了他对动物的浓厚兴趣,在聊起动物来时,他变得滔滔不绝,语言也变得异常丰富,与开始时沉默寡言的他截然不同。

当谈起他的同学老师,校园生活时,就显露出这个孩子看问题的片面。他说他曾在多所学校上学,因为转学甚至读了二次一年级,但无论是那个学校,老师学生素质都很差。有老师冤枉错怪他,他便与老师动手,老师上课从未叫他,还认为有的老师收红包。而同学们有抽烟的,有打架的,他也常常因为同学要他钱而打架,却也认为这样的处理是理所当然的。只是一个步入初中的孩子,却有了愤世嫉俗的怨念,本应纯粹、充满爱心的年龄却被太多的消极的情绪所充斥和支配。而对于这些负面情绪和易怒性格的产生,与他所成长的环境一定密切相关。

为了对面前的男孩加深了解,便与他谈到了他的家庭,当我让他说出妈妈的优点和缺点时,他态度坚决地说没有优点,只有缺点。我有些无奈想要劝说他,他却脱口而出了妈妈一系列的“缺点”。妈妈喜欢发脾气,动不动就会打他;为了生妹妹,小时候四年、整整四年,把他扔在奶奶家,不再去看他;他摔着时也没有带他做检查,后来因为总是疼痛却也是带他去了小门诊说没事;横竖看他不顺眼,讨厌他皱眉头,又总唠叨他学习不好;在家里,面对妈妈的脾气,他又不能直接与家长对抗,感到压抑,甚至对妈妈怀有了怨恨……面对面前的男孩,我变得沉默了起来。好一个仇恨的孩子,抱怨、压抑、消极,不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只会用狭隘的心态面对身边的人,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解决纠纷与矛盾。

为了缓解他太多的负面情绪,我给他讲了一碗面的故事,一个孩子与母亲吵架而出走,在饥饿时因为好心阿姨的一碗面而感动。有时候,我们对别人给予的一点温暖而心怀感激,却对亲人默默无悔的付出视而不见。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是可怜的,但作为纯洁的孩子又何尝不是一种遗憾和可悲呢。

太多的父母注重提供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为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兴趣班,把太多的期望寄托于孩子,渴望他成才,但却忽略了如何去关心他,欣赏他,教他如何去爱亲人、朋友、师长,没有教他如何去成人,成为一个勤劳善良、有爱心的普通人。因此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才会不懂得理解亲人,没有朋友,而自己更是无法体验幸福、获得快乐。记得有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一个人在人生的每一阶段能够具备获得幸福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不管贫穷富有能耐大小。

在对他了解过后,我便逐渐试图打开孩子心中沉重的心结。我列举出他们母子二人的许多优点:妈妈年轻漂亮,把两个孩子扶养长大,一定也付出了很多;拥有自己的事业,这一定是个勤劳、能干的妈妈;为他提供优质的生活,也是妈妈对他爱的一种体现。儿子帅气有力量;有自己的思想,课外知识也十分丰富;并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不知不觉聊天已过去了四个小时,在谈话的最后,我一再叮嘱他,要转变自己的观念,用宽容的心态面对生活,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多体谅妈妈、站在妈妈的角度去看问题。临走时,来之初一直低头沉默的男孩,疏远冰冷的眼神变得有了温度起来,头也抬了起来,看得出经过今下午的谈话,他心中许多压抑的东西释放了出来,心情也轻松了许多。不知道他回到无法一刻改变的家庭环境中又会是怎样的呢。

在孩子离开后,便与他妈妈通起了电话。在交谈中了解到妈妈成长的原生态家庭就充满了暴力,导致为人母亲的她身上缺少了一些柔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总是简单粗暴。在谈完孩子身上的问题后,同样也希望作为母亲的她做出改变,对她提出了几点建议,今后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与孩子沟通与教育:欣赏自己的儿子,从而影响孩子欣赏周围的人和环境,才更让他多一份自信和勇敢;告诉孩子身边那些不好的人或事是个别现象,更多的吸取身边的正能量;鼓励孩子主动去交朋友;告诉孩子用拳头去解决同学间的冲突是最低等的方法,要用智慧去解决;让孩子多学习文化知识,不做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主动接近孩子,尊重孩子有益的兴趣,通过给孩子买他所感兴趣的书籍送给孩子等方式,多与孩子交心。

像这样的家庭在现在的社会并不是个别的现象。越来越富足的生活让许多家长忽略了孩子成长中十分重要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学校教育是带有目的性的,而自发性的家庭教育,却会带给孩子许许多多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会影响一生的老师。不知何时,家长的某些表现便会“言传身教”给孩子。因此,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需要重视起家庭教育,为他们尽可能的提供一个幸福有爱的成长环境,对于孩子,比起成才,他们更需要的是先成为一个快乐、善良、有爱,能够融入集体社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