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铁路益羊线应对台风“温比亚”抗击重大防洪灾害的实践和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4
/ 2

地方铁路益羊线应对台风“温比亚”抗击重大防洪灾害的实践和思考

王勇

山东大莱龙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通过参与地方铁路益羊线应对台风“温比亚”抗击重大防洪灾害过程,通过总结分析,对地方铁路防洪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地方铁路; 防洪灾害; 安全管理

在2018年18号台风“温比亚”的影响,山东很多地区连降暴雨,使13个市67个县均遭受了程度不同的灾害,最严重的的是潍坊市,特别是寿光地区,其降水量达到1949年后此地区气象记录的最高值,可谓“百年一遇”,而我公司地方铁路益羊线也正位于此钛粉最严重的寿光地区。

1 台风及降雨情况

第18号台风“温比亚”于2018年8月15日登陆,19日20时入山东境内,益羊线沿线自18日夜间就开始降小到中雨,19日变为大暴雨,经检测点检测沿线降雨量,其24小时平均降雨量227.4毫米,最大降雨量298.5毫米,已达到特大暴雨级别。

2 出现的水害情况

2.1 数量多

巡查后统计,益羊铁路和支线路基不同程度水害137处,65处桥涵锥体水害,1处水浸路基,水灾203处。

2.2 种类全

在发生的水害中,120处路基边坡坍塌,占59.1%;13处路肩沉降裂缝,占6.4%;路基边坡冲沟4处,占2%;65处桥涵锥体破坏,占32%;1处浸水边坡,占0.5%,铁路常见的水害都几乎发生。

2.3 水害大

路基边坡滑塌水害中,80处滑塌长度低于50m(不含)的,占67%,50m-100m(不含)36处,占30%,100m及以上4处,占3%,边坡滑塌总长5042m,4万多立方米的坍塌土方。只路基边坡坍塌到道床枕的路段有19处(15.8%),对行车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水害极其严重。

3 水害原因

3.1 降雨量大

1)总降雨量大,加之13日的“摩羯”台风降雨与7月23日的“安比”台风降雨,使得铁路沿线总降雨量高达570㎜。2)降雨持续时间长。水害出现前的28天内,降雨天有15天,11天都达到大雨级别和以上。3)单次降雨量大。此次“温比亚”台风24小时有227.4mm的平均降雨量,最大降雨量达298.5,mm,实属少见。

3.2 路基土质填料含水量饱和后,承载力降低

发生水害的路基,表层为混合填料,内部全是土质填料,大雨长期浸湿土质填料,含水量饱和后期强度飞速降低,并且增大了收缩性,在外力下易导致出现边坡崩塌、凹陷、开裂和变形等。

3.3施工质量差,后期缺乏养护

其一,新线施工中,片石骨架护坡、桥涵锥体防护所用砂浆强度不足,造成风化、压碎、脱落,片石间缝隙裸露,且后期养护中没有进行及时修补,结果,雨水涌入缝隙,冲走了碎石下面的填充物,形成了一个空洞。当空洞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它就会坍塌。其二,部分路段路肩外高内底排水不畅,路肩形成雨水回流积水,路肩内侧经过长期的反灌和水蚀后,路肩沿路基坡脚开裂下沉,出现了严重的边坡坍塌。

4 应对台风及水害的过程

4.1 提前预警,全面部署

前期对台风气象预报及时关注,并对防洪预警通知及时发布,以为应对“温比亚”来临做好充分准备,将防范措施落实好。

4.2 情况不明,果断封锁

夜幕降临后,线路检查在雨中进行。由于受视线、天气和路基高度的影响,工作人员无法准确了解受降雨影响的铁路线路的具体状况,且降雨伴雷电,考虑到线路情况不明,夜间雨中巡防人员存在人身安全隐患,我们坚决申请封锁全部线路。巡查员停止冒雨检查,都返回驻地备齐抢险工具等待命令,以准备雨后巡查及应急抢险。

4.2 迅速行动,积极应对

雨过天亮后,发现益羊线多处发生路基塌方和水毁事故,危及行车安全,如果剩余路基水害继续受降雨影响,则趋势会扩大。防洪应急指挥部需立刻启动防洪I级响应预案,积极动员,全面开展抗洪抢险及恢复生产工作。

4.3 全力抢险、确保开通

应急指挥部需要结合险情危害程度以及影响范围和发展趋势,尽快明确抢险思路,制定行之有效的抢修线路方案,同时,组织可调动的所有人员进行抢险,并调派机车、轨道车和车辆运送应急物资,在最短时间内抢通线路。

4.4 继续加固、逐级提速

在最短时间内确保线路被抢通时,还邀请了国防防洪专业亲临现场对抢修加固进行指导,针对专家提出的建议,进一步加固了临时抢通地段线路,从而确保每条线路都能实现逐步安全,尽快提速。

4.5专业复旧,杜绝隐患

线路开通并恢复交通秩序后,随时监控洪水区线路的运行状态,并委托专业设计院根据洪区地质、地形条件和运输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水灾恢复方案,在尽量减少路基修复施工对运输影响的同时,分段实施,进而将水害影响彻底消除。

5 针对防洪工作中的几点思考

5.1 提前做好防洪安全工作,防患未然。

5.1.1 防小慎微,消除防洪安全隐患。防汛检查初期,要注意处理裂缝裸露、石下空洞、路基积水、排水不畅、集中集水等小问题,要防微杜渐,及时消除一切隐患

5.1.2 安全第一,情况不明不可盲目放行列车。一直以来,铁路防洪在执行雨量警戒值制度,在铁路防洪预警中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不能盲目、僵化地进行。水害程度不知、设备状态不明、安全隐患不清时,需对铁路线路果断封锁,不可盲目放车,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原则。

5.2 抢险中要调动所以资源,有条不紊应对。

5.2.1 统一指挥,多方配合,适当放权。组建的应急指挥中心应设专人负责,统一指挥,避免多次指挥造成混乱。各职能部门要相互配合,共同做好一线救援、物资供应、运输调度、生活保障、卫生防疫、安全防控、涉外协调、宣传报道等工作,同时,要让受一线控制的工区工长在人员使用、救援机具联系、零星物资采购等方面做出适当决策,避免上下请示耽误一线使用时间。

5.2.2 先急后缓,制定精准水害抢险步骤。面对线路多、范围广、量大的情况,全面同步救援各种水灾,力量、精力不足时,必须针对险情程度、影响范围和发展趋势,队水灾抢险步骤精准制定。地方铁路物客运业务,第一步要对关键的货物与物资运输通道进行抢通,此次水害抢险中,其中重点先抢通电厂煤炭供应通道以及国铁车辆通道,保障电厂发电需求和道路车辆接送,优先考虑国计民生。

5.2.3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人员和力量投入救援。根据水灾的数量和程度,派出应急人员。若人员严重短缺,则需要在短时间内召集社会专业施工团队参加抢险救灾工作中,且调派其他运输单位的轨道车和技术人员加强救援,救援人员的及时到达可充分保证救援成功。

5.2.5 抢险物资集中存放,统一调配。由于突发性洪灾发生地多、面积大,防洪储备物资不足,应调动一切力量,调动一切关系,联系运输防洪抢险所需的碎石、山土、生石灰、木桩、钢桩等物资。统一存放全部物资,然后由专人调配,以期可及时运送到抢修现场,为水害抢修进度保驾护航。

5.3 认真总结,巩固、完善现有重大自然灾害应对方案。

5.3.1抢险中制定特殊的行车办法。抢险中我们看到,按正常管理办法,同一区段、同一方向不可同时进入两列列车,因此一个区段内多个洪灾地点的应急物资需要从铁路线上卸下,则就无法有效利用封闭区间与封闭时间,延长并浪费了抢险时间,在持续加固和逐级提速中,根据正常管理办法,临时限速小于40km/h必须派人24小时值守接车,在持续救援、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也难以派人看守限速,鉴于此,需联合多专业协商,进而合理制定抢修中的特殊行车办法。

5.3.3 疏通沿线道路,保护铁路边界和安全防护区。铁路边界不断受到当地人的侵蚀,例如耕种农田和种树。道路堵塞,救援机械和物资无法从线路运输到洪水现场。安全保护区不复存在,在应急救援中,存在着与沿线村民协调、青苗补偿、占地等问题,总体协调困难,影响救援进度。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要逐步疏通沿线道路,保护铁路边界和安全防护区范围。

6 结束语

虽然“温比亚”台风和重大防洪灾害的应对工作顺利完成,但是,防洪工作要提高警惕,不可放松。且要认真总结、思考每次抗洪抢险的经验及暴露出的不足,使未来工作拥有明确方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