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突发脑出血患者的急诊内科急救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31
/ 2

针对突发脑出血患者的急诊内科急救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吴修卫

牡丹区中心医院,山东省菏泽市 274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将急诊内科急救治疗应用于突发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急救中心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突发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急救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实施急诊内科急救治疗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资料以及治疗结局。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参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结局明显好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将急诊内科急救治疗应用于突发性脑出血患者,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避免患者出现瘫痪或者是死亡的严重后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诊内科急救治疗;突发性脑出血;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引言

随着近年来,人口逐步进人老龄化,高血压患者的快速增加,脑出血患者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脑出血往往发病很急,一旦耽误到了治疗的时间,患者就随时会有瘫痪甚至死亡的可能,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痛苦。因此,本文主要就急诊内科中,急救治疗措施对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寻找更有效的可以用于急诊内科治疗脑出血的急救措施。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急救中心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突发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急救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实施急诊内科急救治疗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全部患者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1.4±6.5)岁。导致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有:受到外部刺激导致情绪不稳定而发病者36例,过度劳累而发病者30例,排便用力过大而发病者18例,没有明显发病原因者16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0.05),能够用于开展统计学研究。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救治疗,主要内容为:测量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压以及心率等,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实际情况,如果患者出现呕吐,就要辨别导致患者呕吐的原因,并对患者的口腔分泌物进行清理,保证在对患者气管插管时,能够使其呼吸通畅。对研究组患者则开展急诊内科急救治疗,主要内容为:(1)在患者发病时,医护人员应立即对其进行抢救,其中包括对心率与血压、呼吸、昏迷程度等指标进行检查,还需对患者出现的呕吐、颅内压增高的情况进行辨别。医护人员在救治的过程中还应对患者的口腔分泌物进行排除,如患者出现舌后坠的情况时,可用口咽通气管保持呼吸通畅,必要时可以行气管插管,以此对其通气加以保证;(2)患者若是突发脑出血,第一反应就是呼救救护车,并让患者立刻卧床休息,将头偏向一侧,禁止随意搬动患者。除此之外,尽量让患者所处的环境保持安静,禁止喧哗;(3)如果患者有出血等现象,应使用维生素K等止血效果较好的药物,给患者进行止血。(4)在患者入院后,应立即对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有效的控制,以此防止患者出现脑疝等情况。还应及时对患者进行CT扫描,以此对脑部出血的位置与出血量进行确定,之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如患者通气不畅,则应将其气管切开;如出现消化道溃疡时,应对其给予止血药物进行治疗;(5)防治并发症:根据患者实际病情,予以合适的药物治疗。若患者昏迷情况较为严重,则立刻对其实施脱水治疗,选择地塞米松、甘露醇药物进行静脉滴注,按标准予以合适的剂量。针对意识不清或意识障碍的患者,选择甘露醇予以滴注,注意滴注间隔时间,最好间隔6h进行一次滴注,时刻注意患者病情变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对本研究中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用(%)对计数数据进行表示,并用检验;计量数据以(X±s)表示,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结局明显好于参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

组别

n

痊愈

好转

瘫痪

死亡

不良结局率

参照组

50

19

22

5

3

16.00%

研究组

50

24

24

1

1

4.00

x2

-

-

-

-

-

4.000

P

-

-

-

-

-

0.045

2.2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为(42.4±5.2)分钟、住院时间为(15.7±2.6)天,参照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为(57.4±6.7)分钟、住院时间为(20.6±2.7)天。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参照组患者(P<0.05)。

3讨论

脑出血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大部分都有高血压问题,若是患者的血压因为各种原因影响下而骤然上升,血管就会爆破,引起脑出血。该病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一旦突发脑出血而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有可能会引起瘫痪,更甚至是死亡的可能。所以,如何探索一种高效的脑出血急救治疗方案,一直以来,备受临床研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综上所述,将急诊内科急救治疗应用于突发性脑出血患者,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避免患者出现瘫痪或者是死亡的严重后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振宏.探析突发脑出血患者在急诊内科中的急救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14(15):51.

[2]陈金安.评价突发性脑溢血患者在急诊内科的急救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8(11):126-128.

[3]陈莹.急诊内科治疗突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5(4):68-69.

[4]迟娜娜,宗守凯.探讨脑出血患者在急诊内科的急救措施[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8(16):68-71.

[5]陈堃.突发脑溢血患者急诊内科治疗的方法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5(1):110-111.

[6]杜家年.急诊科对突发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内科急救方案治疗的效果观察[J].系统医学,2018,3(15):53-55.

[7]邹辉,张峰涛.脑出血急诊临床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5(01):79-80.

[8]康周城.突发性脑出血患者在急诊科治疗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6(8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