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中地下管线保护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1
/ 2

市政公用工程中地下管线保护策略

黄小春

身份证号: 50038319840420**** ,广西省 530000

摘要:地下管线保护工作对于城市建设工作整体开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首先进行市政工程中的管线保护方法的研究,进而进一步讨论牵引管道的整体施工以及设计理念,希望可以为相关的研究者以及施工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地下管线;保护策略

1 市政公用工程地下管线损坏原因分析

(1)规划设计不合理。在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中,其对于地下管线产生明显损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关规划设计方案不合理,相关市政公用工程的规划设计没有能够较为全面考虑各个方面的干扰因素,对于地下管线的布局不了解,或者是设计规划中没有考虑到该方面的保护和控制,最终必然也就极有可能会导致地下管线受损明显。

(2)地下管线自身原因。对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造成的地下管线受损问题,其往往还和地下管线自身存在直接联系,因为地下管线在长期应用过程中受到了较为明显的侵蚀影响,自身的稳定性不足,强度和承载能力也受到了较大干扰,如此也就容易随着周围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建设造成受损缺陷出现,影响也是极为突出的。

(3)施工不规范带来的破坏。在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建设过程中,其同样也有可能会对于地下管线造成直接影响,因为施工操作不规范,没有能够严格控制施工操作的精确度,如此也就必然极有可能导致地下管线受损。比如在各类挖掘机械设备的应用中,其就很容易表现出明显的地下管线损坏影响,由此形成的威胁较为常见,和具体施工操作人员同样也存在着较为直接的联系。

(4)保护工作执行不彻底。一般在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建设中,都会对于周围地下管线制定相应保护规划,而如果相应保护方案制定不完善,或者是具体执行不彻底,必然也就无法发挥出较为理想的全面防护效果,在一些关键区域容易形成较为明显的损坏和不良干扰,尤其是在一些较为复杂密集的地下管线连接区域,其保护难度比较大,形成的威胁必然也就极为明显,应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予以高度重视。

2 市政工程地下管线的施工技术

2.1 地下管线浅埋施工技术

浅埋地下干线的施工技术是进行管线工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进行此项环节过程中,为了保证埋设管线的质量,必须要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工作,减少埋设过程中隐患的发生概率,确保其后期的正常使用。因此,在实际的浅埋施工中,通常都会采用加盖法来提升管线埋设的安全性,从而延长管线的使用寿命,确保其功效的合理发挥。另外,在进行浅埋施工时,还要结合市政工程建设的需求,对管线的管径进行严格的控制。如果发现施工过程中管线等直径较大,就要采取合理的方式提升管线的坚固性,确保浅埋管线的质量。如果施工中管线的直径较小,就需要采取加槽盖法来提升管线的稳固性,确保其施工的质量。

2.2 深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

在市政建设工程中,地下管线比较复杂,施工人员必须了解工作思路。如有必要,可采用深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使管道施工更可靠。采用该技术进行工作时,必须采取相关技术措施,结合管道施工的具体操作,从而对管道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保护:①当管道直径较大时,应综合考虑城市建设的地基,并将地基与管道直径相结合,以保证埋深和地基深度的一致性,避免管道施工对建筑物的影响;②要充分考虑管道周围土壤的地质条件,使用恰当的浇注方法固定深埋管道。同时,这也可以保护管道周围的土壤,防止土壤松动;③要结合具体的施工条件,采用特定的施工方案。例如,可以在地下管道的相关位置布置一定数量的注浆孔,注浆孔应与管道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浆液影响到管道;④为了更好地完成注浆工作,相关人员应该从外到内依次进行注浆工作。这样做的好处是确保泥浆沿管道方向流动,从而增加注浆的效率,使管道加固更加完美;⑤注浆加固范围要合理确定。如果管道周围的土壤条件不是很稳定,就必须适当扩大灌浆范围,并加强管道周围的所有土壤;⑥应该必须注意浆液配比,必须以一对一的比例混合水和灰,并充分混合以确保浆液的质量,使地下管道更加稳定。

2.3 城市地下管网的施工技术

2.3.1 定向钻技术

该技术有一个可以向前钻进的钻头,钻头的位置可以通过定位设备监控,在钻头往前钻进的时候,与其相连的管子可以随其向前移动,从而完成管子的铺设。该技术在多种管网的铺设中都有应用,且其应用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只要其精准度继续提高,该技术的应用范围还将继续扩大。

2.3.2 顶管技术

随着我们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顶管技术被应用得越来越广泛,使得我们国家城镇化的过程中地下管网的施工技术进一步提高。该技术的原理是挖掘设备在前挖土,然后排土系统将挖出来的土排出,相适应的管子就可以不断地向前推进,如果方向位置有误差,可以通过定向设备来调整,该技术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机械化。

3 市政公用工程中地下管线的有效保护策略

3.1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避免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受到损害,从施工准备阶段开始就要对其给予高度重视,首先,掌握施工地区的地下管线情况,通过多个途径获取该地区地下管线本件资料,并积极参加到管线单位的讨论会议当中,没有专业管线单位都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做好记录工作,将图纸资料、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相互结合,进行核对。施工组织设计工作过程中,首先掌握每个地区地下管理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地下管管线的情况,制定一个适合的、科学的操作方案,与地下管线应急预案,一旦出现地下管线损坏现象,在第一时间里立马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保证地下管线的顺利运行。

3.2 做好方案控制工作

市政公用工程做好一切的准备工作之后,接下来要开展的就是方案控制工作,地下线管施工方案贯穿着整个施工过程,为此,要倍加注意方案的有效控制。完善下地管线施工管理制度,开展安全验算,施工单位的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都一一同意并签字之后,地下管线管理方案才确定。在地下管线埋设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方案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施工单位主动组织技术专家,严格审查地下管线的专项方案,在正确的方案指导下,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具有安全性,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都得到保证。方案控制工作要求,在进行地下管辖埋设设计图的制作时,需要对设计图纸上的所涉及的环境进行调查,根据环境对施工方案做合理的更改,保证其具有可行性。

3.3 竣工后的保护对策

市政公用工程地下管线施工工作顺利完成之后,后期的地下管线的保护对策就是要做好检修工作,保证地下管线处于一个安全的环境下运行。定时开展检修工作,在检查过程中,详细记录,若是在定期检查中发现存在地下线管损坏的情况,不但要及时采取措施看看,还需要做好记录工作,将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日后研究分析。在施工工程顺利完成之后,检查工作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完成,查看管线的使用情况,排查管线信息,发下存在损坏严重的地下管线,此时,根据损坏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使用年限较长的地下管线,检查人员认真查看,从安全的角度上考虑,应将此类管线进行更换,避免检查完毕之后,不久就出现管线损坏的问题。在管线施工竣工之后的保护工作上,还包括了隔离保护,采用隔离措施,是对市政公用工程地下管线保护的一种有效方法。

结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市政工程建设的时候,需要注意规划好地下管线的位置和布局,并进行保护,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处理,加强市政公用道路地下管线的施工技术,如此才能确保市政工程在建设中的质量问题,保障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高小勇.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地下管线保护措施探析[J].中国标准化.2017(08).

[2]崔瑞.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的保护问题浅析[J].科技传播,2010(17).

[3]柏建东.关于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的保护探析[J].建筑与装饰,2018(19):16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