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肾脏病知识误区,你错了几个

/ 1

常见的肾脏病知识误区,你错了几个

陈智勇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富加中心卫生院  四川 眉山    620500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逐年上升,全球一般人群患病率已高达 14.3%,我国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显示,18 岁以上人群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 10.8%。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CKD 发病率也呈现不断上升之势。可见现在肾病确实不容忽视了,那么你知道多少关于肾脏病的知识呢?又存在多少知识上的误区呢?

一、肾脏病的保健方法

  1. 得了病一定要找正规的医生治疗,不要乱找诊所治疗,在治病过程中,如果发现身体有变化一定要及时与医生联系,找清楚病因,及时治疗;不要盲目的找偏方治病,不仅可能耽误治疗,甚至会导致加重病情。

  2. 经医生诊治之后一定要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药物,不可以自己调整药物及用量,或者随便停止用药,这样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注意要按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平时可以自己测一测血压、血糖、体重,计一计尿量等,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身体的变化。  

5f4e01648f8f1_html_db76a71c7c0703c0.jpg5f4e01648f8f1_html_ab3e4a1c60c634da.jpg

  1. 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肾脏病患者的饮食区别于正常人,饮食中所要补充的营养也与患病的病人有所差异,应该按照医生的指导合理搭配饮食。通常需要注意盐和蛋白质的摄入。   

  2. 平时可以做一下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每天饭后走一走,练一下太极,打一下羽毛球等,但是注意一定要适量运动,不要过度劳累。

  3. 平时注意保暖和饮食的清洁,避免感冒、腹泻等情况导致病情加重。

6、如果女性患者患了肾脏病但又有生育需求,那么应先到医院咨询后,根据医生的建议谨慎考虑。并且在怀孕期间一定要按时检查,以防危及到胎儿和母亲的安全。

二、常见的肾脏病知识误区 误区1、患有肾脏病的人不能吃盐。

患有肾脏病的人的确应该限制盐的摄入量,但是并非大多数人认为的一点都不能吃。盐是身体所需的重要元素,长期不吃盐不但不会缓解病情,还会导致很多病症的出现,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控制,甚至还会危及到生命。一般情况下,如果患者没有明显的水肿、高血压等,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有浮肿、高血压的人每天不超过3克,但最终还是以主治医生的嘱咐为准。

误区2、肾脏病患者应该少喝水,甚至不喝水。

人体的很多代谢产物都要通过尿液带出体外,如果饮水量不足会使尿量减少,使代谢产物在体内堆积,不利于健康。在没有心衰、水肿的情况下,可适当多饮水;当然,如患者尿量已明显减少,心累、气促、水肿明显的情况下,就需要及时就诊,并按医生要求限制饮水量。 误区3、过于迷信偏方。

不论是中药还是西药,在体内代谢后,部分的代谢产物会经过肾脏排泄。而这些代谢产物中的一部分,可能是会对肾脏产生严重影响。而患有肾脏病的病人,因为肾脏已经存在损伤,故切不可再使用有肾脏毒性的药物。所以就偏方而言,成分及药理作用可能都不明确,会产生的毒副作用也难以预料。所以,请大家还是相信专业医生的建议。

误区4、害怕且排斥透析。

一部分病情已很严重的患者,在医生谈到透析治疗时,表现出排斥或害怕的情绪。其实,慢性肾脏病,特别是终末期肾病,基本是不能治愈的,患者是带病生存。当病情严重到一定程度时,肾脏已不能正常工作,这时就需要采取一种措施来替代肾脏的工作。常见肾脏替代措施有肾移植、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目前采用最多的还是血液透析。事实证明在适当情况下采取肾取代治疗是非常好的,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还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减少患者的病痛。 误区5、一味的认为尿蛋白“+”号越多代表病情越严重。

的确,在开始患有肾病时“+”越多表示蛋白尿越严重,但是到了肾病的终末期“+”会越来越少,这并不能说明肾病减轻了。尿蛋白的多少并不能决定肾脏病的严重程度。肾病的严重程度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各种检查来综合判断。 误区6、患者认为肾脏病就只是肾脏的问题。

肾脏是人体代谢的重要器官,调节着全身的平衡,如果肾脏出现了问题那么就会导致全身的器官都受到影响。常见的有心衰、高血钾、高血压、贫血、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等。这些也是肾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所以患有肾脏病的患者一定要注意有无其他病症的出现,在正规的医院接受一体化的治疗。

温馨提示:肾脏病是一个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有些症状在刚患有的时候不容易被发现,等发现了之后病情就发展的比较严重了,所以在平时一定要注意身体的保健,定期到医院做一下身体的检测,也不需要花费太多的钱,如果发现身体有异常及时治疗,也不会延误病情的最佳治疗时间,使身体更好的恢复,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也要多注意饮食习惯和作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