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企业西北区域备案制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2
/ 2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西北区域备案制度

时振振

中交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200

摘要:我国现行的建筑施工企业在西北区域的备案制度存在备案流程和手续繁琐、备案条件严苛以及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较为淡薄等问题,阻碍了建筑行业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步伐和西北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论文对西北区域备案制度目前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相关政策法规对西北区域数省的备案制度提出了逐步简化和改革企业异地备案制度的建议,以期望进一步推进西北区域建设市场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 西北区域;异地备案制度;政策规定;改革方向

自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对建筑行业开始实行资质管理,通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和改革,建筑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随着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在异地承揽工程,当地政府为了便于监管和维护市场环境,纷纷出台具有针对外地建筑企业特征的备案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筑行业市场一体化的进程。

1 建筑施工企业区域水利备案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备案制度存在的问题

通过本人近一年半的时间在西北区域各省、市亲自办理公司备案和了解现行的备案制度,整理出以下在西北区域备案存在的几方面问题。

(1)备案流程和手续繁琐

就目前而言,有些省、市规定备案所需要的资料仍然较多,在备案过程中往往需要提交公司三大证、开户、人员业绩、社保证明等资料清单原件,且需要同时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填报,审核之后再到现场进行原件的审核。部分地区如青海

5f4f37872d1f1_html_ef9187a28117409b.gif

作者简介:时振振(1991— ),男,助理工程师,西北区域公司主办

省仍要求在省建设厅备案之后才能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再次进行备案,2018年在陕西存在同样的问题,需要先办理入陕备案之后方可在市级主管部门备案。

(2)备案条件严苛

有些省份对外地施工企业设置了较为严苛的备案条件,对企业人员、当地的办公场所有一定的要求;有些省份备案时要求提供企业及参与施工人员、审计报告等各类证书原件到当地进行审核;有些则要求提供备案业绩的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的批复文件等等。以上这些要求和规定不但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在实际办理过程中也增加了许多难度。

(3)备案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较为淡薄

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存在服务态度较为恶劣、办事死板、要求严苛的情况。一些政府官网上的咨询电话经常无法接通,工作人员在接受咨询时语气生硬、缺乏耐心,不给予详细的说明或者互相推托,导致外地施工企业反复往返两地进行办理,“最多跑一次”口号未得到彻底的落实。

以上这些外地施工企业在异地办理备案时存在的问题,导致建筑企业在区域参与工程建设时,前期投入较多的人力和财力成本。据编者备案时了解,有外地企业前来办理备案,前后跑了六次才办理好,可想而知额外支出不少。这些情况会极大地影响建筑施工企业跨区开展业务拓展市场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违背了建筑行业公平竞争的原则。

1.2 原因分析

各省、市出于加强对建筑企业和市场环境监管的目的,要求外地企业来承揽工程前进行市场准入式的备案情有可原,然而现行的备案制度不仅给企业增加了负担,也容易滋生腐败。分析原因如下:

(1)由于部分建筑企业自身从业的不规范,如存在人员挂靠、业绩弄虚作假、钻法律的空子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当地行业的管理难度,也影响招投标市场的公平和正当竞争,故当地方政府出台各种相应的治理政策和制度。

(2)部分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意识仍然存在,意识不到或者有意忽略引入外来理念先进、技术强、品质高的施工企业一方面可以提高本地的工程建设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动本地建筑行业的技术能持续发展。片面的认为外地企业的进驻就是冲击了本地企业的生存环境,抑制了本地企业的发展。通过备案制度设置条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部分外地企业到本地来承揽业务。

(3)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变相以行业协会名义收费,入会企业备案享有优先审核优先公示权,非会员企业审核期较长。

总的来说,上述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政府管理存在思想意识未转变、监管不到位、法律法规不健全等。

2 建筑施工企业异地备案制度的政策导向

各地区的政府因为出台的政策和制度差异较大,近些年国家为了加强管控陆续出台一系列的法规政策进行指导和规范。

2012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其中第三十三条规定了潜在投标人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项目的投标,不受任何地区或者任何部门的限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非法干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5年针对跨省备案发布了《关于推动建筑市场统一开放的若干规定》,其中规定在建筑企业跨省参与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中,不允许擅自设置任何审批和备案事项,禁止将资质等级作为外地企业进入本地区参与投标的条件;禁止设置在本地区建设工程业绩、本地区工程获得奖项等作为企业投标条件等。

从国家近年的政策导向可以看出,我国在大力推动全国建筑市场的良好环境和统一开放,不允许设置排斥外地企业的不公平条件,对全国各地的备案制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今后全国各地的改革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3 建筑企业异地备案制度的改革趋势和措施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大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也面临着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和冲击,建立与世界接轨的开放、包容、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大势所趋。

尽管住建部近年针对异地备案陆续出台具体的指导管理规定,比如不允许收取备案手续费和强制在当地设置分、子公司,禁止要求重复备案等。这些管理规定均旨在取消各省市的地方壁垒,有效减轻企业负担。但是通过本文对西北区域各省异地备案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在质量管理等方面实施异地备案仍然有其必要性,若直接取消异地备案无助于稳定区域市场环境的秩序,完全照搬住建部规定也有一定难度。结合西北区域当前建筑市场的实际情况,编者建议应不断简化、改革企业异地备案制度。

3.1 简化异地备案流程和操作手续

通过官方网站详细列明备案所需的材料,网络平台填报后相关部门预审核,审核通过后,再预约时间进行原件的复核,避免企业办事人员因材料不全或不正确而多次往返。打造服务型政府,让“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行政目标得以实现。

3.2 完善备案制度、强化服务意识

要继续完善建筑行业的法律和规章,规范各地的备案管理制度,防止冗余的行政审批,创建全面、统一、高效、协调的制度环境,为全面实现建筑行业一体化进程提供有力保障。各地应继续加强管理水平、提高服务效率和提升服务质量。

3.3 完善行业自律的健康市场环境

逐渐完善建筑市场信用环境,完善建筑企业的诚信管理档案。对建筑企业进行实时动态的监管和评价,通过全国统一的信息平台对外界进行公布,提高建筑市场监管的时效性,逐步形成促进行业发展的健康市场环境。

4 结语

备案是建筑施工企业投标和承揽业务的重要前期工作,备案制度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企业开展业务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结合本人近一年半的时间在西北区域各省、市办理公司备案的经历,总结出西北区域的备案制度存在备案流程和手续繁琐、备案条件严苛以及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较为淡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简化异地备案流程和手续、完善制度和强化服务以及完善行业自律的市场环境等相应措施。通过对国家备案制度相关政策法规的解读,了解到各地备案制度的改革方向,提出应不断简化、变革企业异地备案制度,这将有助于西北区域建设行业的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

[2] 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合同备案管理办法[J].新疆水利,2014(04):45-46.

[4] 陈静.建筑设计企业异地备案制度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4(09):134-136.

[5] 住建部修改五项规定电子招投标文件无须备案[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19(02):24-25.

5f4f37872d1f1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