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家园合作如何协助幼小衔接平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3
/ 2

浅析家园合作如何协助幼小衔接平稳

陶昌丽 蔡汝秀

广西柳州市鹿寨县导江乡中心校 545622

摘要:为使幼儿更快适应小学生活环境,家庭和幼儿园应该共同配合完成幼小衔接工作,这不仅仅是幼儿园或者家庭其中一方的责任,而是他们共同的责任。因此家园合作协助幼小衔接平稳过渡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幼儿更好地完成这个过渡。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小衔接;过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园合作作为家庭与幼儿园互助协作的良好互动模式在引领幼小衔接平稳过渡方面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1 家园合作协助幼小衔接平稳过渡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1.1家园合作协助幼小衔接平稳过渡的必要性

每一个有孩子的家庭都会经历幼小衔接的过渡阶段,它不单单是幼儿园和小学的责任,家庭也应该格外重视。家园合作一方面给孩子带来了亲切感,另一方面促进了孩子的过渡,所以家园合作协助幼小衔接平稳过渡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1)家园合作有利于家庭教育向幼儿园教育发展进步。

因为家园合作就是家庭和幼儿园互相合作,帮助幼儿平稳的度过这一衔接过程,每一个孩子在从幼儿进入小学时都会经历很多挫折和麻烦,这时候幼儿园就会用他们专业的知识帮助它们克服,而家庭在这方面的不足之处就会暴露出来,进而就会向幼儿园学习。

(2)家园合作更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孩子的求学欲望和兴趣,但是学习的激发者不能没有家长,因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兴趣的启蒙者,家园合作更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家园合作更能够为幼儿上学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生活方面,家长可以与幼儿园的教师一同探讨孩子的必需用品,因为在这方面,教师是比较有经验的,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生活自理其实是很难的,家长和老师就要一起想办法如何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生活小培训等;在心理方面,一个幼儿从一个舒适娱乐的环境进入到一个充满学习竞争氛围的环境中需要克服很多障碍,其中,心理方面就是最大的障碍,因为他们习惯了原来的生活环境,本来人的天性就是爱玩,突然让他去学习,可能会有些不适应,而且由于他们的心智发育得还不够成熟,突然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肯定是无法接受的。这么多的障碍少了家长和幼儿园当中的任何一方,都是无法完全克服的。

1.2家园合作协助幼小衔接平稳过渡的可能性

(1)幼儿园与家庭在幼儿衔接上的目标是一致的。

因为国家法律条文规定,幼儿园必须要与家庭、社区建立好联系,保证幼小衔接平稳过渡,而几乎所有幼儿园也都做到了这点,这足以说明,幼儿园与家庭的目标是一样的。

(2)幼儿园与家庭在对幼儿教育方面的态度是一致的。

所有的幼儿园在幼儿刚进入的时候,都会对他们进行教导,教他们如何度过一个快乐舒适的幼儿园时期,在他们从幼儿园毕业的时候,也会告诉他们如何告别过去面对一个新的环境、新的开始、新的人生,帮助他们完成一个好的过渡,而他们的家长也是如此,他们的教育态度是相同的。

2家园合作如何发挥协助作用的具体措施

2.1平稳过渡中幼儿园是基础

(1)营造一个良好的衔接氛围。

对幼儿来说,光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是不够的,必须得营造出一种合适的氛围才能够让幼儿更快地融入到新的环境中,比如师生之间融洽相处,改变原来围坐式的课桌为单人单桌式,为学习创建准备。

(2)举办家长交流会。

每年召集大班同学的家长开一个“毕业+衔接” 交流会,让家长们明白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和意义,并且和家长一起想办法如何让孩子更好更快地过渡到新的环境,提出建议并实施。

(3)开放观摩,提前感受小学生活。

幼儿园可以设置一天“观摩日”,邀请小学一年级的老师来园内开展一系列学科教育活动,一定要有吸引力 ,吸引幼儿和家长提前感知小学活动,或者让幼儿和家长去小学直接体验,参观浏览,并适当加入一些幼儿可以参加的活动,提前适应一下小学生活,如果觉得有不足之处可以提出建议,为接下来的衔接做好充足准备。

2.2平稳过渡中家庭是帮手

(1)家长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及时转变思想观念。

在幼儿即将进行衔接的时候,家长就应该做好充分准备,时刻提醒孩子已经不再是一个事事都需要依赖父母的婴儿了,有些事情需要自己独立去完成了,不能再时刻都把孩子“捧在手心里”,可以向幼儿园老师学习一些经验,适当提出一些要求让孩子独立去完成。

(2)家长要学习如何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再加上心智发育不成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要远远低于成年人,所以家长要努力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尤其是提升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小的时候一遇到挫折就会哇哇大哭向父母求助,但是上小学之后肯定不能这样,心理素质非常重要。

(3)协助幼儿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和幼儿园老师一起不仅在学校养成自立习惯,家里也是,培养孩子独立穿衣、洗漱、吃饭、上厕所等。

(4)协助幼儿园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

在幼儿园内设立一系列校园规则,通过一开始让孩子被动地遵守规则,再到后来孩子形成了一种遵守规则的习惯,从被动到主动。

2.3拓展互动渠道,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1)成立“家庭互助小组” ,创新家园合作形式。

每个班级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家长成立小组,小组与教师一起为幼儿的衔接助力,家长的选举由由投票选出,小组与教师定期召开研讨会。

(2)邀请家长参与课程调整。对幼儿园来说,不是只有幼儿才是他们的好朋友,家长也是他们的忠实伙伴,家长的资源是非常多的。

邀请家长参与课程调整,不仅能够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积极性,还能够多方面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因为家长是最了解他们的孩子的人,这样一来,家长就能根据孩子的喜好,在课程中适当加入幼儿喜欢的元素,就能提高幼儿对学习的兴趣。

(3)构建家园网络沟通渠道。

通过互联网,家长与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线上一对一交流,教师可以在网上设置一些小衔接任务,家长带领着幼儿完成,提前学习和了解小学该做的事情。

(4)幼儿园发放小衔接学习手册。

幼儿园根据最新的信息,制订小衔接学习手册,发放给幼儿家长。手册的内容包含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小学初期的学科活动、衔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处理措施等。

参考文献:

[1]周淑群,陈湘,卓琳.幼小衔接策略探讨[J].2011.

[2]樊玉莲,樊冬梅,陈琛.构建幼小衔接联动机制的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0.

[3]李秀丽,潘进芬.幼小衔接中社会适应性教育的家园协作[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