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系车企生产一致性管理体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1
/ 2

浅谈日系车企生产一致性管理体制

孙瑶

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7

【摘要】为切实维护国家、社会及用户的利益,规范汽车企业行为,国家对汽车产品的生产一致性管理日益严格、完善。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家关于汽车产品强制认证及生产一致性管理的相关法规研究,结合车企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完善车企生产一致性体制。保证企业现产车辆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与《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批准的车辆产品、用于试验的车辆样品、产品《合格证》及出厂车辆上传信息中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一致,以满足相关法规要求。

【关键字】质量管理、强制性认证、生产一致性、法规风险

1引言

工信部于2010年7月1日颁布《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一致性监督管理办法》,预示着工信部对汽车产品生产一致性管理由理论转向实际行动。在当前的环境下,汽车生产企业如何做好生产一致性管理,满足法规要求,规避运营风险,已成为摆在车企面前迫在眉睫的课题。

2 日系车企现行的生产一致性管理机制

2.1 生产一致性管理体制建立的法规依据

日系汽车生产企业依据以下要求建立和完善生产一致性管理体系,保证车辆产品一致性。

2.1.1 《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和注册登记工作的通知》

2.1.2 《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办法》

2.1.3 《CCC强制性认证产品实施规则及实施细则》

3 车企的生产一致性管理现状

日系车辆生产企业的汽车产品生产一致性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以下8个方面工作,下面进行详细解读。

3.1 法规一致性保证

关于整车及零部件的标准符合性保证。

3.1.1 日本母公司、设计公司及相关部署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及设计验证工作。

3.1.2 设计技术管理部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整车的型式认证试验,试验结果应该满足相关设计及标准的要求。

3.1.3 车辆在试生产阶段,由整车工厂品质管理部署进行法规式样点检,符合中国法规要求后,车辆才能获准量产。

3.2 车辆生产过程中的一致性保证

3.2.1 整车工厂生产过程按照程序文件《产品实现及生产过程管理程序》用【QC工程表】或【作业要领书】的形式,由车辆制造部署进行管理。

3.2.2 监视、测量使用的计量仪器由车辆制造部署按照程序文件《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程序》的要求进行管理。

3.2.3 五大制造工艺(冲压、装焊、涂装、成型、总装)的设备、工装按照程序文件《生产设备管理程序》进行管理。

3.2.4 整车工厂各制造车间人员能力、资格的控制按照程序文件《人员配备与培训管理程序》要求进行管理、执行。

3.2.5 整车生产过程中的变化点管理:生产过程的变化主要指生产要素4M(人Man、设备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的变化情况,当生产要素发生变化时,要针对变化点进行管理和监查,必要时进行评审。

3.3 车辆零部件的一致性保证

3.3.1 零部件供应商的选定与日常管理

对于供应商的选定,主要通过考察以下几个要点,经综合评价来决定供货商。

(1)有能力提供顾客满意的零部件。

(2)品质、技术、价格、数量及交货期的确实性和稳定性。

(3)经营的稳定性和技术开发力。

3.3.2 量产后的供应商日常管理

车辆批量生产以后,对供应商交付周期、质量稳定性等项目的管理直接影响车辆品质及国家法规、技术标准的满足度。在日系整车生产企业中,对供应商的日常管理明确相关部署的职责分担。调达部负责归口对应零部件供应商的成本、质量、交货期等状况进行综合管理。对供应商提出期待值并定期跟踪达成情况并进行评价、指导。

供应商选定后,对零部件的日常进货检验,由零部件的使用部署及生产工厂的品质管理部署负责实施。依照《部品检查法》的要求,供应商对零部件出厂实施全数检验,整车生产工厂的品质管理部依据《购入部品品质保证要领书》对零部件实施抽检,并定期对关键部件的检验数据进行确认。发现问题时,按照《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实施处置。增加零部件进货抽检数量、频度。

3.3.3 特殊零部件的日常管理

针对中国法规对象零部件(CCC、环保等法规要求零部件)由整车生产工厂的品质管理部署实施SI法规监查。针对CCC强制认证零部件,由品质保证部联合调达部对供应商的CCC证书有效性进行监控,并定期实施供应商的工程监查。

3.4 整车一致性保证

3.4.1 企业标准及车辆检查法的编制

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以及产品设计要求,由设计技术管理部署编制《企业标准》,整车生产工厂品质管理部署编制《车辆检查法》,对完成车实施车辆下线检查及确认检验,检测合格后完成打印车辆出厂合格证,方可出厂,并保留相关记录和数据。

3.4.2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依据公告、环保、CCC强制产品认证的要求,公司品质保证部根据产品特点编制了各在产车型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对申报信息、关键件、关键工序、整车完成检查及整车COP识别并进行一致性管理。依据要求,编制并提交一致性年报。

根据CCC强制产品认证及环保一致性的要求,依据产品标准识别出整车工厂必要的生产一致性COP试验项目,定期进行COP试验,监控整车一致性状况。

3.5 变更管理

量产开始后,如果需要变更产品,对变更部分进行设计、评价、生产准备等,经确认变更部分的各步骤工作确实进行了以后,实施量产产品的变更,如果是法规认证相关的变更,要与政府部门联络、申请,在获得必要的认可后,指示生产部门实施变更,另外,如果是重要的变更,要对变更后的产品进行识别,并保留相关记录。

如果生产工厂发生工程变更,由制造部署、品质管理部署和相关部署进行变化点确认,如对产品造成重大影响,必要时应进行评审、确保满足产品要求。

如果整车生产工厂的质量体系发生重大变更,应进行评审并保留相关记录。

3.6 合格证管理

根据国家法规、标准要求以及生产企业现行管理体制,由品质保证部编制《法规认证文件管理规定》(后称《规定》),在《规定》中明示了国家关于合格证的法规及标准要求,从合格证用纸设计、采购、打印配布至上传车辆数据的整体流程。公司各部署的职责分担:

品质保证部负责:合格证的参数维护,社外相关机构的对应、联络窗口,合格证用纸的式样设计及变更管理,合格证再发行工作,合格证数据再次上传及订正。

品质管理部负责:法规认证文件首次发行,法规认证文件用纸接收、管理

调达部负责:法规认证文件供应商选择、管理,法规认证文件用纸生产准备及按期纳入

生产管理部负责:法规认证文件用纸的订货,法规认证文件相关系统设计、开发,法规认证文件相关系统的定常检测、维护,法规认证文件再发行工作的协助。

设计部署负责:合格证基础参数的展开,公告及相关法规的配布。

4 结论

综上所述,整车生产工厂的产品生产一致性管理要在公告及CCC参数申报时,考虑将来车辆产品配置变更、成本降低等因素,正确充分填报,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生产一致性管理培训,强调CCC认证参数信息变更流程。同时作为主机厂也要不定期的对供应商进行CCC零部件实施工程监查。在做好这些事前考虑工作前提下,坚持执行整车工厂的生产一致性核查管理,避免整车生产企业发生运营风险。

参考文献:

《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一致性监督管理办法》工信部 2010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