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建筑学刍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4
/ 2

民居建筑学刍议

杨美丽

北京东方华脉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北京 100044

[摘要]以建构“民居建筑学”学科为出发点,通过回顾20世纪初至今的国内民居建筑研究历程,梳理及确定“民居建筑学”学科层面上的研究内容、对象、方法等核心内容。国内民居建筑研究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呈现出其既有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使民居建筑学的学科属性逐渐明晰。今日所提出为抛砖引玉,展开争鸣,恳望学界、业界对此展开广泛讨论,批评指导,唯望共同推进民居建筑学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民居建筑学;文化精神;现代建筑

引言

中华民族在悠悠历史的长河中,始终迎难而上,不畏困难,最终走到了历史的今天。在传统的古民居建筑中,不仅融入了许多建筑的基础元素,并且加入了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研究古民居建筑蕴含的文化精神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洞察古人智慧,融贯中西,推动现代建筑设计向前发展。

1国内“民居”建筑类型独立与历程概述

从不同时期的已有成果出发,我们发现,建国前国内建筑研究如中国营造学社等团体与个人之论述,已是具有涉及到“住宅”与“居住建筑”内容的“民居”建筑类型研究之萌芽;建国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促使中国民居建筑研究在以“住宅”与“居住建筑”为切入点上获得了诸多成果;梁思成与刘敦桢先生50年代的成果书写,实则是国内民居建筑学学科建构之滥觞及民居建筑科学研究之先声。而自50年代各部门逐渐推动了各地区传统建筑(含居住建筑)调查及建筑史的写作,这使直至70年代末的相关成果在研究内容、广度上开始尝试从“住宅”研究向“民居”研究转变,为“民居”建筑类型专门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当然,这也推动了后继80年代“民居”建筑类型从“居住建筑”或“住宅”的称谓中独立出来,并得到更加专门性与系统化的研究。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国内正式迈向改革开放新阶段。1978年陆元鼎先生于《建筑学报》第4期发表的建筑史研究文章《南方地区传统建筑的通风与防热》和1981年发表的《广东民居》;以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尚廓1980年于《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一辑)》中著文《民居—新建筑创作的重要借鉴》等,以上诸文对“民居”之研究与对其之称谓的使用,是为改革开放后新观念引领下“民居”建筑研究再次登上历史舞台的第一枪。

改革开放后,“民居建筑”类型研究也经历了从地区分类、民族分类到材料构造、民系方言、匠作体系及气候分区等的多角度、多类别的研究。80年代的民居研究工作成果卓著,也是国内各实践机构、重点院校与科研院所的重点发展时期,在该时期学术刊物与学术团体也逐渐增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历史与建筑理论委员会、中国民居学术会议等各类科研院所、省市的规划设计院,大专院校及学术团体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并催生了一大批地域建筑研究学者与学术机构,出现了“民居建筑”的首个繁荣期,一直未曾消散的延续到了20世纪90年代乃至今天。

迈入21世纪的民居建筑研究则继续20世纪80~90年代的新时期研究态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5)、生态文明建设(2012)、新型城镇化(2014)、国家大数据战略(2017)等各类政策导向下,以城乡聚落(民居)遗产及民间文化遗产为切入点进入跨学科、多元化、深层次且分类更为细致的全国民居系统性研究。该阶段由陆元鼎先生明确提出应在有条件的院校建构“民居建筑学”之学科尝试,该阶段也出现了民居建筑研究空前的繁荣,如自2008~2012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陆续出版的“中国民居建筑丛书”、2014年《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上、中、下册)》以及2018年《中国传统民居系列图册》丛书等,即为见证。而在国内民居建筑研究的专业性与发展的普及性等方面,截止到目前,23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历经30载,业已成为民居建筑研究的领头羊与风向标。其数十年来留存的学术成果对我国建筑历史、城乡一体化、聚落发展、传统建筑及文化传承、建筑技术等领域均产生了极大的积极意义。

2民居建筑设计

2.1把握和分析民居元素的体现

在城市环境中,不同民居元素与建筑因素较为繁杂,对最终的建筑设计有着直接或间接的约束。陕西省的党家村是国内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民居建筑村寨,该建筑的石砌巷道高端气派,其内部四合院木刻雕花结构细致精巧,精美绝伦;山西省的王氏宗祠,外观顺物应势,内设窑洞瓦房,屋楼叠院,错落有致;福建省的客家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建筑风格独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以上三种典型的民居建筑元素兼容了我国南北不同地域的建筑情调,选址有理,布局有据,内涵丰富,实用美观,因地制宜,具有极高的建筑设计文化品味,现已成为我国重要旅游景点,同样也是民居元素的完美体现。

2.2因地制宜的科学设计

古民居的选址,以“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坐北朝南”为最佳选择,这种建筑设计在今天看来也是很有科学道理的,因为朝阳具有良好的日照,缓坡能避免水淹之灾,背靠山能抵挡冬季风沙侵蚀,面向水能迎春季南风,这种因地制宜的房屋设计宜于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当然,“负阴抱阳”不一定要有山有水,在平原地区只要背靠依托,或者处于有利地位的空间也属于这种格局。

2.3分析建筑的文化传承与环境机理

建筑与景观的融合除了达到物质上的要求之外,还需更加深入对文化与环境的传承和理解。文化是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沉淀,设计过程中不能脱离传承至今的地域文化,缺少文化的设计也便失去了其最根本的东西。文化的传承是建筑与景观设计的关键展示,生态环境又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关键住所,国内很久以前便提议顺应自然、感悟自然、改善自然,而非实行盲目地安排与改善。这样才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出切实符合建筑设计的自然景观,达到交互融合,实现共同发展。建筑与景观设计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过程产物,两者本身上有着许多不同。根本因素体现在两者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用感性的方式去识别、以理性的态度去对待。新型建筑保证两者都不会再以单独的方式出现,也就是建筑和环境相互融合,进而使两者相辅相成、相生相伴。所以,在融合的时候,设计人员应当使用准确的视角与态度去解决两者融合所出现的矛盾,丰富经验,透过现象了解本质,达到建筑与景观真正意义上的完美融合。

2.4天地人和的自然之道

古民居院落承接阳光雨露,吸收日月之精华,纳气通风,是沟通天地之气的中心,也是生活居住的中心,因此被看作是人与天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场所。尤其是院落内的“天井”设计,不仅能吸取大自然对人类的雨水、阳光馈赠,也是为了方便居民的取水、晾晒需求。有的大户人家还把院落扩大为私家园林,种植树木花草,小户人家即使面积很小也要挤出空间种点花草蔬菜,满足其审美与生活的需要。

结语

本文通过在“民居建筑学”的学科建构视角下回顾历史研究而确定其核心研究对象“民居”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并以此为基础简述之研究内容、对象、方法的演变历程。限于单文之篇幅,本文亦有诸多未尽之事仍需再斟酌与叙述,最基本的即是“民居”的确切定义及英文翻译,有学者用“VernacularArchitecture”指代民居,笔者仍觉还需斟酌,本文暂用90年代书写的“民间居住建筑”之英译“FolkResidentialArchitecture”暂代。笔者关于“民居建筑学”学科基础建构之探讨,将以续作形式陆续刊发,即以此文抛砖引玉,展开争鸣,恳望学界、业界对此展开广泛讨论,批评指导,唯望共同推进民居建筑学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会勇.徽州古民居建筑文化隐喻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7:15-23.

[4]蒋佳.汲取传统民居营养的居住建筑设计节能初探[D].重庆大学,201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