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砂石行业规模化与集约化生产的必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5
/ 2

浅议砂石行业规模化与集约化生产的必要性

白艳伟

川铁集团 四川 610031

摘要:作为我国基础建设过程中的基础材料,砂石的需求量在近年来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天然砂石资源的匮乏造成砂石市场的供求量不均衡,在此背景下,机制砂石行业发展起来,本文对其发展现状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呼吁推进砂石行业规模化与集约化生产,促进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砂石生产;规模化;集约化

砂石,也被称作“骨料”或者是“集料”,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砂石年产量高达200亿吨,是世界最大的砂石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天然砂石资源约束趋紧和环境保护日益增强,机制砂石逐渐成为我国建设用砂石的主要来源。目前,机制砂石生产已由简单分散的人工或半机械的作坊逐步转变为标准化规模化的工厂,但机制砂石行业还面临着质量保障能力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绿色发展水平低、局部供求不平衡等突出问题。为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砂石生产过程中,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有效推行砂石行业的规模化与集约化生产,大力提升砂石的生产效率与砂石质量,促进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

1.砂石行业概述

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推动之下,我国的基础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作为基础建设基本材料之一的砂石在市场中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并飞速发展。传统自然砂石主要来源为我国的河流、山脉和海洋等处,自然砂石的开采已经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但是随着近年来砂石需求量的增大,自然砂石的产量逐渐不能满足我国基础建设的需求,并且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与利用也不利于我国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为了减少砂石过度开采对自然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机制砂石应运而生,近年来其采集与制备工艺得到了迅速发展,使得我国砂石生产逐渐走向了工业化发展的新时期,为我国的基础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物质基础和材料保障,具有极佳的发展前景。

但是,虽然机制砂石生产正在迈向标准化生产和机械化生产,但机制砂石行业仍然面临着质量保障能力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绿色发展水平低、局部供求不平衡等突出问题,整个行业工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从现状看,我国的砂石生产仍具有传统的粗放生产的影子,即虽然从事砂石生产的企业数目有所增加,但是受到企业规模的局限和生产设备的约束,导致砂石的生产没有统一而严格的生产标准,“小、散、乱、污”现象依旧存在,规范化程度不足,生产效率低下。其次,我国近年来大力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给砂石市场的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然砂石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求,而机制砂石质量良莠不齐,导致我国混凝土基础材料砂石需求端与供给端之间的矛盾被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另外,对于机制砂石生产中的技术研发与改进研究工作也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导致企业技术革新受到阻碍,迟滞不前的生产模式也不利于我国机制砂石生产量以及生产质量的提升。此外,砂石生产企业环境保护理念缺失,盗采乱挖现象严重,对河道与山体等破坏严重,与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严重不符。最后,砂石行业生产地域性强,存在地区分割甚至壁垒现象,这不仅导致局部供给不平衡,也给行业监管带来了困难。

2.规模化与集约化的概念与优势

2.1规模化

规模化,是指事物的规模大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是指其所具有的格局、形式或范围,是一种评价标准。规模化生产是指工厂组织秩序的按照固定模式进行大批量的生产,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固定成本可以认为变化不大,那么新增的产品就可以分担更多的固定成本,从而使总成本下降,这就是规模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的优势还能够实现产品规格的统一和标准化,有利于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化和精简,有利于新产品的研发,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等。

2.2集约化

集约化,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在同一经济范围内,通过经营要素质量的提高、要素含量的增加、要素投入的集中以及要素组合方式的调整来增进效益的经营方式。本意是指在最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的基础上,更集中合理地运用现代管理与技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效应,以提高工作效益和效率的一种形式。简单讲,就是“集合要素优势、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单位效益的生产方式。集约化生产的优势在于将质量经营放在重要位置,注重“强化内涵”的经营思路,要求生产要素的相对集中,经营集团化、规模化,摒弃“各行其是、各自为战”的壁垒局面。集约化以提高效益为最终目标,以科技和人才为重要抓手,注重生产效率的提高。

3.砂石生产规模化与集约化的必要性

3.1是统一行业标准、加强行业监管的要求

砂石生产在由传统粗放式向工业化转型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小、散、乱、污”现象和砂石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有时甚至滥竽充数,这不仅给行业的监管带来了困难,同时也对建筑质量形成了隐患。规模化生产对企业有一定的门槛,可以将一些“小、散、乱、污”企业抵制在外,同时规模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更有动力和实力去推进砂石产品及生产装备标准化、系列化,规范生产流程,统一产品标准。集约化的生产方式更利于企业集中生产要素优势,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不断降低平均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众多规模化企业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会逐渐统一行业标准,利于政府加强行业监管,从而推进砂石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砂石行业良性发展。

3.2是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砂石质量的要求

现阶段砂石生产逐渐转向机制砂生产时代,在此过程中,一拥而上现象严重,各区域间也多存在壁垒分割现象,局部供求不平衡突显。这导致局部生产效率低下,甚至砂石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企业可以调动更多资源,整合行业创新资源,搭建行业技术创新和交流平台,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在机制砂石行业应用,提升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甚至可以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过程质量控制,确保出厂产品质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3.3是保护生态环境、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目前砂石生产行业还面临着环保意识薄弱、绿色发展水平低的问题,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为此,砂石企业要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建设绿色矿山,进行绿色生产。比如生产线配套建设抑尘收尘、水处理和降噪等污染防治以及水土保持设施,对设备、产品采取棚化密封或其他有效覆盖措施,推进清洁生产,严控无组织排放,满足达标排放等环保要求。而这些均需要资本与技术的支撑才能实现,于是,推进企业联合重组、促进产业集聚,实现砂石行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生产,进而引导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

4.小结

综上所述,为践行新发展理念,促进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推动砂石行业规模化与集约化生产,才能实现砂石行业节能降耗、提质保量、绿色发展的良性局面。必须大力推动砂石企业联合重组,促进产业集聚,进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砂石行业供给侧改革,才能实现砂石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央印发“砂石二十三条”全面梳理砂石行业发展方向[J].商品混凝土,2020(04):7-10.

[2]关于促进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J].江西建材,2020(03):1-2.

[3]宋京平. 推进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N]. 中国建设报,2020-04-06(006).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