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模式之“四学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1
/ 2

数学课堂模式之“四学课堂”

王中林

北大附属宿迁实验学校 223808

摘要:数学是一门比较高级的学科,它是一种高级的语言。任何形式的课堂模式,数学课都可以用上,教学不光关注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看待世界,解决问题。数学的涉及面非常广,在各个学科都可以用上,互相融合。作为学科教师,寻找一种适合于班级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堂,在课堂上绽放光芒,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最欣慰的事。如今越来越多的课堂模式遍地开花,本文将对“四学课堂”教学模式展开探讨,在课堂上怎样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字:四学课堂;学习方法;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学科之一,它既不枯燥,也不乏味,反而显得生动有趣。小学阶段的数学主要学习的内容为四个方面:1、数与代数。2、图形与几何。3、统计与概率。4、综合与实践。荷兰教育家弗赖登诺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1随着网络的普及化,数学课堂变得越来越科技范。越来越多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课堂质量,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成长。用怎样的方式方法来提高课堂效率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呢?不断地创新与深化我们的课堂模式。

一、“四学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学校倡导“少讲多学”的教学方式,取得了一定成绩。部分教师还是以讲授为主,不敢放手。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这样涂鸦式教学,教师教,学生学。主要问题在于:教学本质了解不够,备课不到位,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结果影响了课堂质量。导致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来,不爱学习,不喜欢学习。

学校应尝试建立一种新的课堂教学体系,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的要求,关注内涵,明晰教学流程。把握规律,建立课堂模式。

二、“四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流程图

“四学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学为中心,明理创新。以学为中心的基本思想,知识归纳的整理思想,合作探究的共创思想,检测反馈的堂清思想。“四学课堂”流程为:自学,共学,理学,测学,这四个环节。

  1. 自学环节。此环节一般用时8分钟。精心设计预学题,要做到切合学情,有层次有梯度,保证重点问题,体现“三维”要求。学生独立学习,学后生疑,与同伴交流分享。教师要筛选题型,有针对性的选题目,启发学生思考。两段时间,课前可对学生提好要求,逐步养成预习的好习惯,课上保证时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安静的环境下思考。

  2. 共学环节。本节为核心环节,至少安排16分钟。教师主要关注的点有:(1)教师给出共学问题,问题是要有价值的,适合合作探究的问题。(2)组织严密,建设好合作组织,保证有主持人,记录员,发言人,补充发言人等基本分工,并实行轮岗制。(3)主动合作探究,鼓励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和交流合作的能力。(4)大组交流,运用小组成果。组与组之间分享各自成果,求同存异,要给出交流空间,以便教师掌握学情,进行适度讲解。

  3. 理学环节。此环节一般用时8分钟。教师主要关注,(1)关注学习的方法,帮助消化吸收读、写、记、辨、理。(2)关注知识要点,实现精准归纳,揭示规律、规则、法则、道理、原理。(3)理解记忆,刚性读记题例,训练帮助记忆,帮助所学环节。

  4. 测学环节。此环节一般用8分钟,教师主要关注,经过设计问题,独立完成和检查评定的三个步骤(1)知识性检测,(2)能力性检测,(3)迁移性检测,(4)堂测,当堂反馈。控制好题目难度,数学作业要在课内完成。

这四个环节可以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做适当修改,对于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也可以重新设计方案。

三、实施有效评价

1、 建立自主师生互动的多元评价系统。鼓励学生自评,引导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

2、围绕“四学”以下几方面有所体现。目标定位,关注教与学两个方面。正确把握教材,适当调整。重点、难点、关键点明确。目标定位准确,符合《课程标准》。关注落实“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基本思想。2

3、“四学”评价,关注学生主体学习。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需要关注的地方,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独特性,要让孩子乐学,爱学。

四、围绕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关注

关于组织:1、教学程序,有利于学生学习,符合学生学习。2、课堂氛围体现民主、平等、开放、和谐。3、课堂问题要突出重难点,聚焦难点,体现真问题。4、教师讲授时间要合理分配,低年级占整堂课的二分之一,中年级占整堂课的三分之一,高年级占整堂课的四分之一。

关于方法:1、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尽量把时间、空间留给学生。2、教态亲切,激发灵活,书写工整。3、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4、课堂教学评价准确,关注课堂生成。

关于效果:1、已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目标达成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2、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效及时进行评价反馈,适时总结归纳。3、不同学习水平层次的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均等到发展。4、注重打基础,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 怎样布置作业和批改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作业布置与批改,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效果,以及时改进教学策略。

  1. 作业布置要科学性。作业内容必须符合学生学情,符合教学目标。作业要尽量体现启发性、典型性、多样性,有助于帮助学生巩固与加深所学知识,并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

  2. 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差异学生,作业不搞“一刀切”,提倡“基本作业+弹性作业”。3

  3. 作业布置要适量。作业要少而精,做到精挑细选,难易适度,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要控制作业量,坚决做到“题海战术”或者布置大量作业抢占时间。

  4. 作业形式可灵活多样。作业布置要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和激发学习兴趣,也可以有一些口头性的、实践的、活动的、探究式的等等。

作业批改要及时。要按时批改作业,以便及时发现教学效果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作业批改要规范。字迹要整洁,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要统一批改符号,使学生清楚的知道教师的批改意图,有利于吸取经验教训,纠正错误。批改要用红笔,批改要有日期、等级或评语。

  2. 作业批改要认真细心,方式可多样性。灵活使用各种批改形式,在坚持以教师批改为主的前提下,可尝试作业随堂改、当面批改、小组合作批改、学生自改互改相结合的作业批改模式。凡是布置的书面作业,应做到有做必改,有改必评。

  3. 作业要及时讲评和复批。教师要重视作业反馈和订正环节,及时记录作业中的普遍性和特殊错误,对普遍共性问题要及时评讲;对个别学生的特殊错误,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对作业中存在的错误要求学生订正,并做好复批工作。

综上所述,对数学课堂模式“四学课堂”做了详要阐述,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不管是在课上还是课后,我们都还要深入思考,不断地开拓创新,在以“四学”模式的基础上,继续衍生出更多的经验方法。

参考文献:

[1]郭鼎民 加澍《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代替法的概念》[M]. 2019年

[2]张奠宙《中国数学双基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

[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J].北师大版,2011年

1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代替法的概念》 2012年

2 张奠宙《中国数学双基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年

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师大版 2011年